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在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奋力“加速跑”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是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要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到“高教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之问中,认清战略定位、把牢前进方向,增强战略自信、把握历史机遇,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战略跃升。

[关键词]教育强国;“双一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命题下,根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战略安排,统筹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战略部署,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些重要论述,给高校以根本遵循、鲜明指引、极大鼓舞和恒久激励。

在强国征程中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跃升

“双一流”建设是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要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到“高教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之问中,进一步认清战略定位、把牢前进方向,进一步增强战略自信、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战略跃升。

进一步认清战略定位把牢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是战略先导,是战略支撑,也是战略目标。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的龙头,加快“双一流”建设是“重中之重”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坚定不移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以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大学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进一步增强战略自信把握历史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双一流”建设必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历史机遇期,“双一流”建设具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在多年来“985工程”“211工程”等重大教育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经过首轮建设,我国高质量“双一流”建设体系基本形成,若干所高校和一批学科正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带动一大批高校和学科持续提高发展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拓展的能力。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自信、强国自信,围绕筑牢强国崛起的坚实根基、激发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打造影响全球的话语体系等重大紧迫任务,坚持“双一流”建设群体引领,为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发挥龙头作用。要坚持世界一流的水平标准,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打造争创世界一流的示范高校。通过开展高水平开放合作,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助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积极参与全球高教治理,围绕人才自主培养、科技自立自强,形成全球可比性优势,打造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强有力支撑。

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战略跃升。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从高水平大学到“双一流”建设大学,是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从深层次破解“双一流”建设成效同国家高质量发展迫切需求和国际地位尚不相匹配、不相适应的问题。要坚持系统观念,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提高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正在推动实施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本质上是以“创新”为主线的系统跃升工程,旨在加快解决制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体制机制新动能加快改革进程,全面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能力。“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强化“有组织”的力量,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融为一体、系统跃升,在“人无我有”的战略优势任务、“人有我强”的战略必争任务、“人强我优”的战略制胜任务上作出更大担当贡献。

在强国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世界一流大学均是在扎根和服务本民族,并由此对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中形成的。“双一流”建设要根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逻辑,自觉融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大体系,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深度自洽,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有组织”办学优势。

坚持使命引领,塑造发展新优势。我国大学大多诞生在教育图强的历史转折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大学改革发展的使命导向特征更加鲜明。“双一流”建设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要作为使命追求,又要成为方法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我国在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所提供的广阔实践天地,提出的前所未有的创新课题,特殊的实践情境不仅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特殊的土壤也能够培育大学特性品格、独有优势。我国发展正处于系统跃升的关键期,经济建设不断向高级形态迈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为此,“双一流”建设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在识变应变求变中塑造发展新优势。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世情国情之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变、高等教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之变,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广阔舞台,也提出了重大课题。在系统质变性跃升,新知颠覆性涌现,发展日益呈现非线性加速的背景下,“双一流”建设必须以“教育创新”推进教学科研范式变革、组织模式变革、发展方式变革,换轨超车、引领变革,加快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聚焦“结合点”构筑多元一体新形态。“双一流”建设高校处于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上,要不断推进教育逻辑、科技逻辑、人才逻辑的深度自洽,聚焦“结合点”推动“三个有组织”协同发力,形成加速卓越的多元一体新形态。要率先在强化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形成新突破。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充分依托和发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优势,在学生本研贯通培养、科教产教协同融合、长周期评价支持等方面进行超常规探索,促进顶尖人才脱颖而出,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率先在强化有组织科研上形成新突破。面对科技发展、世界形势变化和国家战略需求,“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以更高站位融入全局,协调好任务驱动和自由探索性科研任务的合理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形成高效的组织体系和架构,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纵向贯通学研产、横向实现大交叉,在共同的目标下,以重大科研项目攻关、重大科研平台布局、科教融汇创新特区建设为重点,凝练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推动实现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打造“纵横交织”的创新联合体,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率先在强化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新突破。“双一流”建设高校既是“国之重器”,也是“区域引擎”,必须坚持“顶天立地”做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文章。要紧密依托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建设国家或区域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产业技术中心、高能级科创平台等,充分释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系统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为建设“两中心一高地”提供强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创新成果和创新文化的策源地、汇聚卓越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承载地,是支撑“两中心一高地”建设的战略力量。要根据国家“3+N”人才规划布局,主动融入、支撑引领,在集聚创新要素中发挥强烈的“磁石效应”“聚变效应”,努力成为中心之中的战略支点、高地之上的高原高峰。要坚持把汇聚吸引第一流人才的师资队伍作为头号工程,把“留学中国”作为吸引世界优秀青年学子的重要品牌,综合优化软硬件条件,集成为竞争力和吸引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在服务国家根本导向中实现“加速跑”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因新而生、追求卓越融入办学红色基因。

建校74年来,学校先后入选国家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涌现出以“核潜艇之父”彭士禄等为代表的杰出科技英才,以“改革先锋”倪润峰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师生和校友参与创造了第一台激光器、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座核电站、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座现代化油港等新中国科技史的诸多“第一”,成为我们党兴办高等教育的生动缩影。

新时代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追求卓越,跨越发展,按照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坚持“特色强、质量高、研究型、全球化”内涵定位,统筹实施“卓越大工”“魅力大工”“幸福大工”三大工程,全力跑出新征程“加速度”,力争实现整体实力倍增的新跨越。

打造一流学科跃升体系。坚持对接服务新发展格局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架构“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的“四梁八柱”,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学科基础,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学科供给侧改革,深入实施“优势学科攀登计划”“理科振兴计划”“文科繁荣计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战略增长点,着力推进“智能+”“生命健康+”“海洋+”等新兴交叉领域建设,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跃升”战略布局体系。

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强化新时代“学在大工、创新在大工”品牌,打造高水平育人体系,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完善“大思政”工作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大师引领、科研支撑、国际视野,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先行示范区”,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有组织实施“四融四核”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汇聚理工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国际融通“四融”资源要素,抓住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核心团队“四核”实施载体,分别设立“数字制造”“分子制造”“工程细胞生物学”三个未来学域,培养未来技术的定义者和引领者。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依托科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博士生创新服务区、区域协同创新联盟、国家级科研平台等载体,打破培养模式与评价机制的固化模式,重构全过程培养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新范式,实施有组织人才培养的“靶心计划”,精准培养关键领域紧缺人才。

坚持创新引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学校坚持以“四个面向”找准科研方向,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破解国际前沿学术难题,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新时代以来,学校师生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C919大飞机等“国之重器”研发,港珠澳大桥、南海岛礁等“大国工程”建设中谱写了新篇章。近年来,学校加强原始创新,凝练重大工程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前沿交叉问题,设立基础研究重大探索创新专项,着力培育重大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平台基地,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培育建设全链条跨学科创新团队,打造科学家工作室,瞄准信息、制造、材料、能源、海洋、环境、生命等战略方向,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深海工程、“双碳”发展、医工结合等领域,提高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组织化程度和集成攻关能力。

坚持共融共生服务新时代东北振兴新突破。学校围绕东北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面向产业升级,加快传统工科升级改造,强化信息学科与传统工科交叉融合;面向培育壮大新动能,做好学科、专业“加减法”,提高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占比。以新一轮部省市共建为契机,汇聚学校优势领域力量,围绕“三纵一横”布局,建设“大连理工大学英歌石科学城科技创新基地”,打造化工、装备制造、海洋科技三大创新链,布局建设海洋工程环境实验与模拟设施、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精细化工研究中心三个重大基地平台,并按全新体制推进建设辽宁黄海实验室,充分发挥各基地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聚集高端人才,形成新的增长点,为打造区域创新中心提供源头动力和坚强支撑。

坚持人才强校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聚贤用才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和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以建立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改革方向,以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核心要素,以增强优秀人才竞争力、吸引力为主要目标,加快形成有利于“近悦远来”的引育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师德领航计划”和“教师成长计划”,创新人才引育体制机制,构建分类卓越的教师发展机制,实施预聘—准聘—长聘制度,突出高端引领、发展亟需、潜质优秀等选才引才导向,建立健全岗位设置、人才遴选、学术资源、评价考核、薪酬待遇等系列政策、制度,强化品德、能力、业绩导向,激励教师保持高水平可持续的学术创造力和贡献力。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将改革创新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动力、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招,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 加快一流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的指导意见》,汇聚改革攻坚合力,以大幅提升治理效能为目标,大力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人才培养、人事制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资源保障等多领域体制机制创新,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学校综合改革,为“加速跑”注入强劲内生动力。按照“新方向、新赛道、新体制、新机制”要求,依托学校“精密制造”“精细化工”已有优势和“亚细胞微纳操控”新辟优势,打造“两精一微”改革试验区,系统推进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

【作者项昌乐: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3年第17期《中国高等教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在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奋力“加速跑”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