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努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摘 要]主题教育充分体现了学思用贯通的辩证关系。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广大高校党员干部教师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进一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汇聚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主题教育;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教育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重抓党的作风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切实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增强“四自能力”作为历次主题教育的明确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我们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下简称“主题教育”),高校党员干部教师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四自能力”,并将其转化为以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生动实践。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锤炼坚定正确的政治品格

切实增强高校党员干部教师的自我净化能力,就是要依靠其主体自觉祛除遮蔽在思想上的一切“灰尘”与“污垢”,时刻注重自我检视,防止个人的思想观念、精神品格、理想信念等受到不良风气的浸染,注重自我反思,始终把牢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总开关”,从而提升政治鉴别力与免疫力,强化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善于斗争、敢于斗争,铸造坚定正确的政治品格。

第一,夯实高校党员干部教师的理想信念之基。高校是弘扬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党员干部教师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紧跟党中央步伐,接受党的教育与熏陶,相较于其他群体,他们的理想信念更具有稳定性、先进性、引领性等鲜明特质,直接关系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开创。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之下,互联网技术、智能算法技术迭代更新与高度发展,西方所宣扬的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与普世价值等错误价值观念相互交织,高校党员干部教师的职业理想、社会理想以及人生信仰极易受到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因此,高校党员干部教师必须系统学习、深刻把握、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真理的力量有效激活理想信念培育的“内生动力”,避免信仰迷茫与精神迷失,以高度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强化育人初心的自我认知和育人能力的自我提升,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表现。

第二,强化高校党员干部教师的拒腐防变之本。拒腐防变是高校党员干部教师严守党风党纪,增强纪律意识与规矩意识,提高党性觉悟的必然要求。着眼于高校党员干部的主体维度,一是思想上要“明理”,有针对性地化解思想上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认识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这一道理,突出自重自省,明确什么事情不该做、不能干,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二是行动上要“守心”,高校党员干部教师不仅要提升政治敏锐性,还应该增强政治执行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实践中做到头脑清醒与立场坚定,正确理解手中所拥有的权力是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必须做到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

第三,强化高校党员干部教师的善于斗争之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高校党员干部教师在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鲜明政治品格。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本领是高校党员干部教师自我净化中必须遵守的政治要求,也是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党员干部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直接面对和精准定位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风险挑战,从而进一步分析问题,提出化解问题的具体方式;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性思想方法,从变化发展着的工作实际出发,深度聚焦问题的因果联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要遵循系统观念,在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联系观、发展观为指导,善于分析和科学部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重要地位、实践动态和工作格局。

增强自我完善能力,铸牢为人师表的高尚师魂

增强自我完善能力,就是要健全机制,丰富功能。对于广大高校党员干部教师来说,要不断把党性要求内化为情感、意志和行动,进一步铸牢为人师表的高尚师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强教必先强师”的战略高度,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立德铸魂工作、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高校党员干部教师要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内在主动。其作为弘道之师,应当具备胸怀天下的格局视野;作为爱国之师,应当彰显赤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作为品性之师,应当引领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作为仁爱之师,应当永葆乐教爱生的教育情怀。

第一,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健全人才引进、业绩考核、晋职晋级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着力提升考核主体的多元化水平、考核标准的科学化水平、考核过程的透明化水平。二是健全师德失范行为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以学校党委、职能部门、教学单位、教师群体以及学生、家长、社会为主体,以教学督导预警、学术道德规范预警、生活作风预警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测预警体系。三是健全师德师风考评奖惩制度,将师德师风考评与教师年终考核、岗位津贴、评先选优挂钩,细化落实师德师风建设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

第二,发挥师德优秀典型的引领作用。一是做好师德优秀典型的选树工作,从体现先进性、蕴含民族性、彰显时代性等维度制定典型选树标准,力求实现师德优秀典型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二是做好师德优秀典型的阐释工作,坚持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既要阐明优秀典型的国家大德,也要讲清其专业道德与个人私德;坚持自我陈述与他者叙述相结合,力求推动典型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典型事迹更加生动鲜活。同时,着力强化宣传载体的多元化、宣传手段的综合化、宣传话语的生活化以及宣传场域的协同化,不断提升师德优秀典型的精神感染力、行为示范力、价值辐射力。

第三,强化教师自我修养的主体自觉。高校党员干部教师要充分提升使命意识,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主动认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不断增强对远大理想的认同感、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对学生成长的责任感。要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将党和国家对于师德师风的新论断新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具体实践当中,以更为科学的价值立场、更为坚定的信念信仰、更为强烈的责任担当为高质量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主体伟力与精神动力。

增强自我革新能力,练就铸魂育人的硬核本领

增强自我革新能力,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开展主题教育砥砺初心使命,就是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知难而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高校党员干部教师肩负的重要职责,也是开展主题教育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练就铸魂育人的硬核本领。

第一,练就“主渠道”讲道理的硬核本领。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交融交锋日趋激烈。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透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文明赓续的战略视野,认识把握思政课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价值。要深入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科学内涵,讲清楚家国情怀的大道理、启智润心的真道理、立德树人的硬道理。要打好组合拳,画出同心圆,把道理讲深,以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把道理讲透,以透彻的理论说服学生;把道理讲活,以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讲出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和人文的温度,达到沟通心灵、砥砺思想、激扬斗志之目的。

第二,练就“主阵地”价值引领的硬核本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把“我想要什么”的个人价值取向与“我们想要什么”的社会价值导向有机统一起来,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因此,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研究认识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和鉴别应对能力,在准确把握和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作用,引导大学生充分感知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人民性和科学性,不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逐步将价值认同、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行为习惯。

第三,练就“大先生”自信自觉的硬核本领。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大情怀”,善于把教书育人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以高超的战略眼光与精湛的专业水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有 “大学问”,不仅有扎实学识,更要精于“传道授业解惑”“择天下英才而教之”;要有“大格局”,扎实落实课程思政,对接好社会需求、行业需求、人才需求,润物无声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培养环节、浸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全方位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要有“大视野”,善于将时代“大主题”转化为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小话题”,不断增强网络育人能力,有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网络育人的“最大增量”。

增强自我提高能力,汇聚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动力

增强自我提高能力,关键是以学习带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努力探索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举措不仅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以及优化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健全教育制度,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等,还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员干部教师的建设能力与履职本领,推动其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担当起教育强国建设的责任与使命。因此,有必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转化,增强高校党员干部教师的自我提高能力,从而在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一方面,要提升理论学习的能力,深化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担当。在主题教育中扎实开展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发展的宝贵经验之一,同时也是各级党员干部教师不断增强工作本领、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广大高校党员干部教师一是要追本溯源,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著作原典,汲取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领会其中饱含的精神实质,更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并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二是要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发展史,深入领悟其中生动反映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树立历史意识、塑造历史思维;三是要认真学习高校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高校党员干部教师既要全面系统学,还要联系实际学,更要及时跟进学;要在知行合一中学出本领、学出责任、学出担当,将学习的收获体现在教育强国建设事业之中,彰显于个人的党性修养之中。

另一方面,要提升实践转化的能力,打通建设教育强国的系统路径。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作为动力促使其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一是制定发展战略,回应人民关切。高校通过主题教育开展有目标、有组织的专项调研活动,深刻分析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变化,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的迫切需求,科学谋划涵盖政策与保障、内涵与结构、路径与策略各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在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中深刻回应人民对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关切与期盼,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试金石和根本标准。二是聚焦改革发展,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关键目标,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坚持全民推进依法治校,聚焦师生急难愁盼,构建常态化的服务机制;聚焦优秀经验做法,构建长效化的规范机制;聚焦历史遗留问题,构建规范化的保障机制等系列举措,尽全力织密“制度网”,推动主题教育有实效、见长效。三是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当前高质量发展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高校要围绕“学科、学生、学者、学术”四个中心,着力破解制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制度困局,畅通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努力走出一条质量高、结构优、效益好的发展新路。尤其是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解决好“破五唯”之后“立新标”的问题,全面统筹好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作者:杨晓慧,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原载2023年第17期《中国高等教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努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