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新时代高校写好社会实践育人“大文章”的福建探索

[摘 要]社会实践育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福建省高校坚持政治引领,厚植社会实践育人的思想沃土;聚焦融入融合,促进社会实践育人提质增效;注重强基固本,夯实社会实践育人体制机制,为写好社会实践育人“大文章”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育人

社会实践育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福建省高校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写好社会实践育人这篇“大文章”进行了创新探索。

坚持政治引领,厚植社会实践育人思想沃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的要求。根据这一精神,福建省高校主要从突出党建政治引领、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三个方面着力,确保社会实践育人始终坚守正确政治方向。

把方向,突出党建聚力赋能优势。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福建省委坚持把社会实践育人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将社会实践育人与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同研究、同推进、同落实,在把牢实践育人方向、构建实践育人格局、创新实践育人体制等重大问题上做到亲自指导、亲自推动。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把社会实践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情况,纳入《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测评体系(试行)》《福建省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推动社会实践育人能落地、可考核、见成效。各高校党委坚持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把社会实践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精准设计实践育人方式、载体和途径,激发每一个党组织的育人功能,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推动校领导带头上党课、讲思政课,带头联系师生,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学院主抓落实、全员协同参与”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党建引领、互促共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举旗帜,强化创新思想理论武装。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各高校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鲜明主线,带领全校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和调研活动,教育引导师生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特别是发挥地域独特的优势,注重对一系列特色教材的学习和研究。在全面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基础上,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看书本、寻足迹,悟思想、育新人”,分南北片跨地域跨学校组建实践队伍,走近时代亲历者,走进历史往事中。组建国家级重点实践团队、省级重点特色实践团以及校级实践队,并组织其奔赴各地蓬勃开展“研习红色革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各类专题实践活动,切实把科学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和推动实践发展的强大力量。

显特色,挖掘八闽地域文化富矿。福建作为革命老区,在党领导福建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福建红色文化,熔铸了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永安抗战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精神富矿,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与客家文化、闽南文化、侯官文化等地域文化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福建独特的文化优势。近年来,福建各高校挖掘艺术元素与红色资源的融通之处,梳理福建地域传统文化类型,从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探源、历史文化古城古村落寻访等方面整理了十余种门类以及福建本地的近百个实践点。以“学·游·研”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名家故里行,前往朱子故里、侯官村等地开展研学。举办侯官文化论坛,以侯官历史名人为原型,探索集体验型、互动型、沉浸式、实践型于一体的学习教育的新模式,编创展演校园情景剧和话剧。策划“金色思想”“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海丝”四大活动板块,建设“思想探源之路”“星火燎原之路”“滴水穿石之路”“绿水青山之路”“文化寻根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高质量发展之路”等七大主题线路,在文化浸润中提升广大师生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聚焦融入融合,促进社会实践育人提质增效

社会实践育人的重点在“实践”,根本在“育人”,亮点在“特色”。福建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守正中创新,着力构建具有闽派特色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大格局。

抓重点,围绕“社会实践”出实招。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空间范围不仅局限于校园,实践内容也实现了由单一的依托社会生产劳动到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等有机融合的转变。福建省高校加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推动专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的有机融合,形成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工作格局。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比重,同时在原有寒暑假社会实践品牌工作基础上,探索课余经常性实践、重点专项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志愿服务周”等品牌项目建设,以全国、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契机,推进志愿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志愿汇”平台的应用、管理以及考评,健全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和保障激励等政策制度,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专业化、制度化。探索推进“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科学设置考评模块,规范设计评价体系,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科学评估第二课堂育人成效。推动社会实践融入“五育并举”,实施劳动教育强基计划,成立福建省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中心和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支持鼓励高校建设劳动教育实验区,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场域。

固根本,围绕“育人育才”下功夫。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福建省高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将统一要求和分类实施相结合,注重区分不同地域、院校、项目及工作环节的差异,分层分类实施集中与分散、长时与短时、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破解实践育人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精心设计大纲和实施方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探索链条化、阶梯化有效育人机制,实现多类别实践项目整体设计和有效衔接。积极鼓励和组织高校学生参与重大赛事、重要活动等志愿工作,招募培训一批高校师生志愿者服务保障重要活动顺利进行,鼓励引导高校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注重优化网上网下供给,统筹线下资源和线上资源,积极汇聚教育教学、文艺文化、就业创业、便利服务等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需求,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把制度和规章有效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能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善创新,围绕“闽派品牌”求突破。创新是提升社会实践育人实效的关键所在。福建省开展全省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宣讲大赛等品牌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特色平台。创新思政载体,将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与艺术专业实践活动相结合,创排闽剧现代剧目、校园话剧、原创话剧及原创舞台剧,举办音乐党课,打造“音乐思政课”“食堂思政课”等特色思政课堂,让党史知识在青年学生的生活中“动起来”,让革命故事在校园的舞台上“活起来”。实施“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创优攻坚集体行动,通过线上渠道展播示范教学视频和优秀公开课作品,同时整合全省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建设一批特色思政资源展馆,如校史馆、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博物馆、特色教育基地、重点实验室等,以数字化形式搭建全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资源平台。推进“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按照“百年初心、红色八闽”“乡村振兴、劳动教育”“文化传承、闽人智慧”“科学精神、薪火相传”等八个主题,分类建设区域优质研学点,着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具有福建特色的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新场域。

注重强基固本,夯实社会实践育人体制机制

做好社会实践育人这篇“大文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主体、对象、载体、内容、环境等多重要素,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从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保障,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社会实践育人新格局,构建社会大课堂新生态。

建优社会实践育人“大师资”队伍。强教必先强师。为有力提升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能力和水平,福建省实行“一校一策”,推动高校加快配齐建强思政“三支队伍”,组建省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百人团”,持续开展“百人千堂”专题报告巡讲,不断增强大思政队伍建设。建立若干省级思政课教学名师和省“思政杰青”网上名师工作室,开发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系统,实施分类、分层、分岗骨干培育计划,提升教师专职化专业化水平。坚持师德第一标准,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构建“学校党委—师德建设委员会—教师工作部—二级单位党委—教师党支部—教师”师德建设体系,同时举办师德师风大讲堂,积极开展典型选树。特别是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加大思政课教师保障力度,搭建教育科研人才成长平台,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实践研修和挂职锻炼,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实现思政课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双提升”,为推进社会实践育人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构筑社会实践育人“大联动”格局。聚焦跨区域协同、校地联动、学段衔接等工作机制上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并对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探索,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涵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格局。发挥好福建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的作用,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精心设计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路线和课程,推进协同中心连点串线、连线成圈,建立大思政区域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教学,以眼前的历史、立体的文化、丰富的互动提升实践大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整合教育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从课程目标、教材体系、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等要素上找合力,推动校地联通,统筹构建“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定期组织安排研学实践圈联席会议,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开展全省层面网上集体备课活动,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组织多所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开展结对共建,以包课、包片、包校等方式建立相对固定的集体备课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区域“大思政课”共同体建设。

提升实践育人“大宣传”水平。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树立大宣传理念,是占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重要阵地和培养什么人的现实需要。福建省高校在社会实践育人过程中始终重视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专长,发挥福建高校思政工作网等“一网四端”的学校思政宣传平台和各地各校校园媒体平台作用,在福建高校思政网、新福建等平台设立专栏,集中宣传展示各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育人的探索中涌现的生动实践、特色做法、鲜活经验、取得成果,及时展现社会实践育人实际成效,着力营造全社会协同推动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提升实践育人的社会认同度。创新宣传方式,围绕“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发布主题推文、报道稿,征集视频、摄影作品等,制作绘画渲染、帆布袋、明信片、马克杯、日历等一批文创产品,形成一批调研报告、论文课题、宣传视频等实践成果。广泛宣传网络文明道德,利用线上线下多途径开展专题讲座、网络文明校园行动、主题教育活动、案例警示、网络道德文化实践,打造清朗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识网用网,提升网络素养,规范网络言行;不盲目“追星”,自觉抵御“饭圈”、极端“粉圈”等不良网络文化影响,建立多形式联动的立体化网络宣传阵地。

【作者叶燊: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原载2023年第17期《中国高等教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新时代高校写好社会实践育人“大文章”的福建探索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