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沿着河对面那条路,我走到中国

小时候,我家住在老挝琅南塔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前面有一条小河,在河的那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每逢大雨过后,那条路就变得泥泞不堪,走起来特别容易摔倒。但那个时候,这条小路却是连接村子和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我和小伙伴每天都要经过那里去上学,也常爬到小路旁边的山坡上捉迷藏、采野果,年少的我不但不觉得苦,反而有几分自得其乐。

有一天,我望着河对面的小路问爸爸:“如果沿着那条路一直往前走,最后能到什么地方呢?”爸爸放下手中的报纸,若有所思地说:“能到一个超级大的国家,叫中国,你以后如果有出息,应该去那里闯一闯。”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中国”这个名字,爸爸的话从此在我心里播下了梦想的种子,随着我慢慢长大,这个梦也越来越清晰。

人们常说,心之所向,身之所往。高中毕业后,我真的来到中国学习建筑工程,第一站便是天府之国成都。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爸爸激动得掉下了眼泪。或许是因为期待得太久,当梦想实现时,感觉美好得有点不真实。然而,这仅仅是我和中国缘分的开始。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离开家乡去中国的情景。那天早上,爸爸把我送到镇上,我跟着几个同去中国的老挝学生一起,先坐车到琅勃拉邦。由于道路坑洼不平,汽车行驶得十分缓慢,到达时天已快黑了,只好先在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我们再乘坐大巴从琅勃拉邦出发,前往昆明南部的客运站,全程1000公里都是狭窄的山路,颠簸加上酷热,我差点就晕车了,初次出远门的新鲜感早已荡然无存。在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汽车终于到达昆明。

当我登上从昆明开往成都的动车时,已是离开家的第三天,但余下的旅程给了我全新的体验。车刚驶出站,眼前便豁然开朗。随着车速越来越快,城市中的高楼飞速向后退去,接着出现了一片片金黄的田野,不时有宽阔的公路映入眼帘,远处的村庄绿树环抱,一栋栋别致气派的小楼点缀其间,令人应接不暇。动车一路飞奔,全程千余公里,仅用了5个小时。第一次乘坐动车的我被深深地震撼。我满怀憧憬地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内心却又禁不住有些自卑和胆怯。

从到中国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争气,不敢有半点松懈。所幸,中国老师和同学待人真诚而善良,虽然知道我是从何处来,但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任何轻视的表情。成都是一座很温情的城市,这里不仅有悠闲的盖碗茶,还有热辣辣的火锅和热烈的川剧。大街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我常想,来中国留学或许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除了学习课本知识,我还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视野。4年间,我看遍了中国的风景,每一处都令人刻骨铭心。最让我难忘的,是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路。在重庆,我看到了车水马龙的南滨路,夜幕中,霓虹灯与草坪灯交相辉映,周围的高楼鳞次栉比,一旁的长江碧波荡漾,游船驶过,江面波光闪闪,如梦如幻;在青海,我看到了新颖神奇的水上公路,它像一条飘带铺在温柔的西台吉乃尔湖上,将湖分成两种颜色,汽车行驶在公路上,远处水天一线,白鹭翻飞,近处湖水拍岸,鲜花盛开,令人流连忘返;在成都,我看到了浣花溪公园里别致的诗歌大道,行走在园中,脚下的青石板路上用各种字体镌刻着中国古代诗人的名句,每往前走一步,就像翻过历史的册页,庄重又浪漫。这就是中国的路,自然和人文搭配,历史与现代交融,既有山水之美,又有文化内涵。

我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把先进的技术带回我的国家,让更多人受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每天专业课很多,但我仍然选修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古诗、书法、篆刻等,我都非常喜欢。我曾经在艺术老师的指导下刻了一枚印章,内容是“长相思”,蘸上印泥摁在纸上,就会立刻显出红底白字,好看极了,我觉得这三个字最能表达我对中国的情感。

在中国的各种见闻常常冲击着我,我抓住一切机会增长见识,感觉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充实。但静下来时我也会想家,想琅南塔的小村子。每当这时,河那边那条小路和中国各式各样的大路就在我的脑海里交替闪现,真实又虚幻。我明白,那条小路虽然不堪,但我毕竟是沿着它而来的,我能为它做些什么呢?对未来的憧憬与思考,常常伴着我在深夜独自入眠。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老挝,选择到磨丁经济特区,从事道路和桥梁工程建设工作。磨丁经济特区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最南端的磨憨口岸紧紧相连,是“一带一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热土,也是接受中国产能输出和经济辐射最近的地方。在中国的帮助下,现在的老挝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条条公路相继建成,一座座大楼正拔地而起。能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出一点力,我内心感到无比自豪,对老挝的明天更加充满期待。

2021年年底,经过中国建设者历时9年的奋战,万众瞩目的中老铁路终于开通了!这条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沿途串联起无数的城市和村庄,不仅促进了老挝的经济建设,也见证了中老之间翻山越岭的友谊。众所周知,老挝境内的地形十分复杂,不要说修建铁路了,就算在这里修普通公路也没那么容易。在新冠疫情蔓延和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要完成如此宏伟的工程,其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大海不语,自是一种博大;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中国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付出的努力,相信全世界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都能感受到。

4年的留学生活,早已让我对中国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她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轻轻流过我的心田;又像灿烂的太阳,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很庆幸自己有一段青春岁月是在这个美丽的国家度过,我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人生。曾经那个自卑的我,归来时已变得自信而开朗。村子前那条小路仍然还在,但我坚信,不久的将来它也一定会发生改变。

如今,在中国留学的一幕幕一直刻在我心里,仿佛自己从未离开。今天,我的工作与生活依然和中国紧密相连,中国人民的恩情依然浸润着我,让我得以从山村走出国门,深刻体会到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相辅相成。记得一位中国诗人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是的,我从小路而来,因为中国的感召,跨越山海,前路越走越宽。无论今后国际风云如何变幻,相信中老两国人民都会携手同行,走出一条共同繁荣的金光大道。我将用奋斗的青春,努力让自己成为这希望之路上最生动的注脚。(作者 康瑞[老挝]曾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留学。供稿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9-10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沿着河对面那条路,我走到中国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