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埃及与中国的教育合作

如今,在埃及,无论是民众还是政治领导人都对中埃两国教育合作抱有强烈的意愿。

埃及有三所大学开设有孔子学院,分别为开罗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和艾因·夏姆斯大学。同时,还有多所大学开设孔子学院的分支机构,如亚历山大法罗斯大学、纳赫达大学、苏伊士大学和塞得港大学等。这些孔子学院是埃及学生和教授与中国大学进行联系的纽带。

目前,埃及多所大学和学校设有中文系。但在20世纪末时,仅有一所大学——艾因·夏姆斯大学开设了中文系。到21世纪初,埃及多所大学怀着和中国大学交流与合作的强烈愿望陆续成立中文系。一开始是艾因·夏姆斯大学、爱资哈尔大学,之后开罗大学在2004年成立中文系,次年苏伊士运河大学成立中文系,随后有几十所埃及大学先后成立中文系。与此同时,埃及开展向非母语人士教授阿拉伯语的学习计划,吸引着中国学生前往埃及多所大学学习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2011年在中国宁夏银川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大学校长论坛”,被视作促进阿拉伯和中国高校在所有学术科研领域展开对话与合作的新平台。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提出,旨在扩大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全球影响力。该倡议的重要之处在于其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所有领域,包括知识、教育、文化、技术、外交和经济,因此多家埃及教育机构参与了这一倡议。同时,倡议中包括多项对开罗和北京之间互惠互利的积极因素,为加强两国各领域双边合作,特别是教育部门的合作开辟了道路。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两国多所大学签署了多项科研合作协议。如苏伊士运河大学、开罗大学、亚历山大大学、艾因·夏姆斯大学、开罗美国大学、扎加齐克大学、米尼亚大学、本哈大学和埃及教育部分别与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等多所大学签订了数十项合作和联合教育交流协议。2021年至2023年期间,埃中双方在职业和技术教育领域签署多项协议,并在开罗高级维修技术学校开设了中国的“鲁班工坊”。这些协议促成了多项教育和文化活动,吸引中埃双方众多民众参与。作为埃及和中国大学教育关系的协调人,我在其中负责协调各项协议的签署。通过与中国多所大学的直接联系,我发现许多埃及和中国的教育机构都渴望通过各级直接会面和互访,促进所有学术、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我开始走访各大学校长、院长、教员和学生,并签署了多份协议和谅解备忘录。

目前,多所埃及大学与中国大学在各领域和专业上开展高水平的平等合作。如苏伊士运河大学水产养殖学院在中国全额资助下成立,埃中应用技术学院由埃及慈善基金会、苏伊士运河大学和中国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苏伊士运河大学医学院还与中国多所大学在传统医学领域开展合作,而埃及本哈大学作为埃及大学代表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UASR)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之一。这些协议促进了中国大学和埃及大学间留学生的人数增长,以及留学专业的多样化。同时,双方在多个领域开展的联合研究,也加深了两国教授和专家间的交流。

中埃科教合作目前仍面临一些阻碍:一是双方掌握对方语言水平能力较差;二是双方习俗、传统文化等差异大,可能对双方所希望的积极合作,特别是对双方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双方未能承认对方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部分资质证书;四是在许多行政管理方面的事项中存在阻碍科研交流的繁文缛节;五是埃及大学和中国大学之间缺乏可让学生获得联合科学证书(学位)的联合学习计划和科学研究方案。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克服这些阻碍:一是推广阿拉伯语和中文教学理念,使其成为大学预科教育阶段后的第二语言;二是了解对方的文化、文明和法律,以在埃及和中国间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三是了解对方的法律法规并向两国社会进行宣传;四是扩大科学书籍和参考文献的翻译;五是加大对埃及和中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学术合作,介绍中埃学术合作的成功经验;六是加强对阿拉伯大学和中国大学合作所面临挑战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七是制定埃及和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倡议;八是促进阿拉伯和中国大学之间的学生流动和学术交流。(作者 穆罕默德·艾曼·阿舒尔系埃及高等教育部部长。感谢埃及埃中科技文化协会主席萨维·萨维对此文作出的贡献)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9-10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埃及与中国的教育合作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