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以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研究为例

[摘要]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从阐述跨文化研究学科发展历程及其对于回应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内涵价值出发,分析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研究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四个主要途径,最后以“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例,进一步阐明跨文化研究对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国际传播;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当前,学界纷纷响应号召,从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入手,开展广泛的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学理支持。跨文化研究作为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时代一个新兴的交叉融合学科,以探究多元文化或跨文化语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和组织如何沟通、相处与合作为核心主题,理应成为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理据来源。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以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研究为例

2022年2月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专家相聚过春节,看冬奥

一、跨文化研究对于全球性挑战日益凸显的新时代具有强大解释力

一般来说,跨文化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是从上世纪40-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外派技术人员和外交官提供文化培训开始起步;70-80年代,开始进入大学专业教育并得以正式建立学科;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员国际流动日益频繁,迎来一个发展阶段,相关概念和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更加凸显,对跨文化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研究主题、理论和方法更加多元,跨文化研究学科日益成熟,几乎成为一门显学。

文化研究学科的诞生得益于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很多基础学科的支持,而发展成熟之后的跨文化研究反哺给这些学科的则更多。当前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内容丰富,视角宽广,其中跨文化适应、跨文化身份认同、跨文化关系、跨文化冲突、跨文化能力、跨文化教育培训等是当下热门研究主题。这些研究采用的多元方法,既有基于调查、实验的量化和实验研究,也有基于社会现象和文本及话语内容分析的描述性、批判性、阐释性研究;既有抽象普遍的实证主义研究,也有民族志的具象微观研究。就研究对象而言,我们可以从跨文化交际研究和跨文化传播研究两个维度切入,前者关注海外中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生活、工作的外国人,诸如上海进博会、北京冬奥会等大型国际性活动中的志愿者、外宾等个体,以及走出去的中资企业等组织机构,探究这些个体和机构在海外的适应情况以及他们作为非政府主体开展人文交流和国际传播的能力。跨文化传播则聚焦媒体的对外传播机制和效果。

当今世界,全球化正反力量碰撞,多元文化价值激荡,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平等对话、团结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共同价值的意义显而易见,然而一些国家倒行逆施,导致逆全球化和新民粹主义思潮愈演愈烈,使得整个世界陷入困境和风险之中。一些国家的政客纷纷从本国利益出发,唇枪舌战,相互指责,不仅不能带来趋好的改变,反而激化矛盾和冲突。面对此情此景,本文提出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进跨文化研究,在借鉴、吸收、批判和扬弃国外跨文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打造中国文化研究学科理论体系,以此增进不同文化及不同价值体系群体之间相互理解、和平共存、和谐相处、友好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展示中国国家和民众形象,促进民心相通。

二、跨文化研究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主要路径

作为全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时代一个颇具解释力的新兴学科,跨文化研究对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理解文化差异为目的的比较研究

这是一种传统的跨文化研究视角,将文化作为知识和信息,针对明确的文化群体,特别民族国家,通过对比两个国家文化在各文化维度上的异同,了解不同文化模式和特征。跨文化比较研究在当前仍然是很多学者广泛采用的研究视角,这类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价值观文化心理、社会习俗、交际风格、话语特点、非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异同,形成对不同文化模式和特征的理解,即“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为政府和媒体机构采取“一国一策”原则、制定具有适用性的国际传播方案提供学理支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进行“一国一策”分众化精准传播时,一方面不能只以“民族国家”为单位,忽略了交际和传播的语境变化和受众多元性。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强调文化的异质性而忽略共性,从传播效力和现实性的角度来看,可以采取点面结合,从传播对象在文化核心维度上的差异而非国别差异来考虑精准施策,如伊斯兰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话语习惯方面有其各自的特点,可以为制定国际传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二)以促进适应、解决冲突为目的的过程研究

文化过程研究将文化看作是与他者相遇及互动的过程,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关注的是具体语境中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这类研究通过分析人际和群际互动中的影响因素,如交际策略和风格、身份认同、面子管理、关系维护、冲突取向等,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和恰当性,促进跨文化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民间交流广泛而灵活,容易为人所接受,因此要挖掘民间潜能,形成人人都是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传播者的局面,以千千万万个体的言行举止演绎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无论是海外中国留学人员、华人华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还是在国内的来华留学生、高校外国专家、跨国企业外籍员工,都应该成为国际传播和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做好“离岸传播”,培育“在地”传播者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文化过程研究以人际和群际之间的交流互动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对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话语表达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情感、认知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解释交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跨文化心理学家彭凯平指出,跨文化沟通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方文化的主流社会是否能够从我们文化中找到某种心灵的感应、生活的乐趣和思维的快乐。也就是说如何让对方动心、动情和动脑,是跨文化沟通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在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之后,才能向对方宣传我们的理念、观点和信息。大众的心理决定了跨文化沟通的效果。这一论述充分说明跨文化心理研究可以解决中外人文交流中的诸多问题,对于促进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

(三)聚焦不平等和话语赋权的批判研究

在全球化进入新时代之际,强势的西方文化和弱势的其他文化之间在话语权方面长期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以及我国国际传播中出现的话语赤字和话语失语问题亟待解决。如何为弱势文化群体赋权、赋能,为他们争取应有的话语权,这是跨文化研究的批判视角。就我国的国际传播而言,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以及新全球化时代传播生态的变化,为改变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传播格局提供了契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强批判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重点关注跨文化人际和群体交际中的社会因素及其对话语权的影响,推进跨文化媒体传播中的议题设置研究,掌握话语主动权。

(四)聚焦文化杂糅的转文化研究

全球化和国际化时代背景下,世界人口流动频繁,导致文化杂糅现象凸显,用单一国家或地区文化作为标签来描述某个具体文化现象基本不可行,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新时代媒介文化传播当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新趋势,传播学学者将这类跨文化研究称为转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研究常用“第三文化”或“第三空间”(Third Culture,Third Space)来解释这种复杂的文化杂糅现象。这是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文化观,是对传播受众的一种更加复杂化、精细化、区别化的研究,符合“精准传播”的要求

概括起来,跨文化研究可以分为跨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两个维度以及比较研究、过程研究、批判研究和文化杂糅研究等四个视角。跨文化传播多以政府和官媒为主体,以国家形象、理念、政策、文化的传播为核心内容,多为有意图、有设计、有剧本的传播,民族中心主义倾向较为明显。跨文化交际则以个人和群体为主体,以促进理解与和谐为目的,以民族相对主义为导向。留学人员、外派人员、大型国际活动志愿者等多元文化主体在自然工作和生活语境中,与不同文化群体成员之间无意识和有意识的交际行为,包括单向的讲述和双向的对话互动构成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两者之间理论逻辑和实践形式不同,但关系密切,不可割裂。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价值在于探索如何挖掘民间潜能,以个体叙事演绎国家故事。

三、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根据这一要求,笔者所在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以做好身边外国人群体的国际传播工作为抓手,推进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的理论建构,发表了国际传播中“他者视角”的跨学科思考等理论文章,提出面向在华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开展“自主探索”+“组织设计”相结合的感知中国、讲述中国的实践方案,为身边的外国人感知真实、立体、全面中国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用文字记录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发挥他们作为国际传播客体和主体的双重角色优势。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外国专家的中国文化故事》系列丛书是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课题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课题组将外国专家基于个人体验和观察视角撰写的中国故事用中英双语进行编辑出版。这些故事主题多元,内容丰富,既有从宏观视角出发,关注中国历史、哲学、语言、文学,赞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也有从微观小事入手,讲述自己中国工作生活的心路历程,分享美食美景和日常见闻。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故事作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元、鲜活立体且又独特的中国面貌,即使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通过专家们的透镜,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之前忽略的中国魅力。一名法国专家在其《解读中国》一文中的论述耐人寻味:

法国正在日益变成一个停滞不前、自我封闭、对外来人愈加严苛的国家。法国可预见的、洁净的和标准化的舒适生活很容易麻痹人的感官……相反,中国却让你的感官觉醒,让你感到自己是活着的,它强迫你去感受。中国人有一种“万事皆有可能”的心态,而当今的法国人却变得日益悲观消极。中国是生机盎然的,而法国却在沉睡。对有些外国人来说,中国实在有点难以消化。但对我来说,每天的感官刺激让我能保持清醒和活力。对很多外国人来说,他们对中国的感情是爱恨交织。对我来说,它是连绵不断的喧闹、矛盾和变化,当我不在中国时,就会想念这一切。随着在中国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发现自己中国的理解和认知也日渐加深,同样,我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但我已经逐渐学会用泰然处之的心态面对它们。

已出版发行的两本《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外国专家的中国文化故事》通过故事作者以及各类国际合作交流活动传播到国外,进入大学图书馆,为世界了解中国开辟了一个小窗口。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球,疫情防控下外国专家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课题组通过多轮焦点访谈,调研专家们当下的心理、生活和工作状况,发现他们虽然对中国成功的疫情防控工作感到安全、放心,但由于国际旅行和边境管控导致长期不能回国探亲或外出旅游,让他们感到焦虑和痛苦,这种“扎根”与“悬浮”的矛盾是外国专家目前的普遍心态。如何帮助他们消减孤独和乡愁之苦,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关心和温暖之情,既是高校外事部门应竭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面向他们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前提。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高校外国专家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潜在优势,要组织形式多样、符合他们特别需求的外国人看中国活动,赋能外国专家参与公共话语,以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做好“在地”国际传播工作。

外国人讲述中国课题组与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处紧密合作,以外国专家俱乐部为平台,定期组织文化沙龙、中国故事分享、疫情防控讲座、座谈交流等活动,让专家们感受来自学校关心的同时,帮助他们融入学校,了解上海,理解中国。2022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的日子,课题组协助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处组织十余名在沪外国专家欢聚一堂,共度新春佳节,共同观看冬奥会开幕式。希腊籍专家此前受邀参加过“冰雪京张 世界冬奥——欧洲国家在华青年冬奥行”活动,对于北京冬奥会的组织和筹备已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开幕式上当希腊代表团第一个进入会场时,她特别兴奋,情不自禁站立起来,振臂欢呼,同时与大家热情分享自己对奥运会的理解。来自韩国的李老师对冰立方、冰丝带、冰之帆、冰凌花等奥运场馆充满好奇,期待尽快找机会去现场参观。当匈牙利代表团出现在屏幕上时,匈牙利籍外教非常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说,匈牙利代表团旗手是中匈混血运动员刘少昂,在匈牙利人气很高。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专家和中国同事一起观看奥运节目,分享信息,交流感受,大大激发了大家对北京冬奥会的热情,加深了对“一起向未来”理念的理解,对于他们接下来记录和撰写包括奥运故事在内的中国故事打下了基础,相信接下来的奥运专题故事集一定会很精彩。

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对接国家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能力建设系列研究课题之一。除此之外,中心在价值观与身份认同研究、跨文化交际与适应研究、跨文化能力与教育研究以及中外人文交流研究等领域形成了特色,完成了全球疫情下涉华歧视研究,组织了面向高校师生、大型活动志愿者、外派中医医师、走出去中资企业等诸多群体的跨文化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培训,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出了应有贡献。(作者 张红玲 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

参考文献:

[1]赫琳.国家话语能力建设的四个维度[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

[2]彭凯平.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3]史安斌.从“跨文化传播”到“转文化传播”[J]. 国际传播,2018(5).

[4]周树春.全面开辟国际传播新境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J]. 中国记者, 2021(7).

[5]赵磊.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方向与路径[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7).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3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以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研究为例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