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科院校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摘 要:面对新冠疫情这样一个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科院校党委宣传部门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抓住关键时间节点,以防控新冠疫情为契机,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做好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医学生爱国情怀,不断提升思政教育队伍水平,多方面构筑防疫宣传渠道。同时,发挥平台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塑造“微典型”,引导广大医学生坚定职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投身战“疫”。

关键词:医科院校新冠疫情;思政教育新闻宣传;舆情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医科院校作为医学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厚植医学生爱国情怀,不断提升思政教育队伍水平,多方面构筑防疫宣传渠道。同时,打造身边“微典型”,引导广大医学生坚定理想、坚守信念,对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构建育人新格局

第一,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时空和活动的概念,将其提升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重大的创新[1]。2020年春季学期伊始,受新冠疫情影响,学生由在校学习变为隔空在线学习,医科院校及时调整教学模式,通过云端教学、网络思政等方式保证正常教学计划的推进和思政工作的开展。制作个性化“线上版”调查问卷,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师生思想状态,掌握实时动态。 

第二,深入抗疫一线,厚植爱国情怀。医科院校党委宣传部门及时搜集整理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医学生感人事迹,挖掘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将鲜活的素材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医学专业特点,开辟了另一条抗“疫”战线—助力复工复产、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例如:在发出召集令的两天时间内,首都医科大学近300人报名志愿服务,最终遴选出146名师生志愿者投身核酸检测一线。仅2020年6月25日一天,累计协助完成检测16,000余人次。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对于志愿服务活动及时给予报道,引导更多学子“向善、向上、向美”。

第三,加强教师培训学习提升思政教育队伍水平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育队伍,通过持续的培训学习,让这支队伍永葆生机活力。疫情防控期间,借助线上视频会议形式开展党员集体学习提升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从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两方面提升思政教育队伍水平。对于典型案例及时予以报道,在介绍经验的同时,激发更多教师团队推出高质量的精品线上课程。

第四,利用专业知识优势,构筑防疫宣传渠道。疫情防控时期,医科院校发挥专业优势做好科普宣传,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例如:南京医科大学全面调动整合学校和附属医院的资源,及时编撰科普书籍和培训视频向社会开放,在官方宣传渠道定期推出科普常识,传播疫情防控知识;武汉大学医学部充分发挥科研人员抗疫引领支撑作用,取得系列突破,同时发挥青年师生示范带头作用,在医疗救治、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后勤保障等多项工作中贡献重要力量。

医学专业学生是医疗一线的预备人员,是医疗事业的重要接班人,其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状况,对医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对医学生将来在临床一线工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医科院校党委宣传部门积极发挥舆论主动权,利用专业优势,及时发布重要信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多方位构筑防疫宣传渠道。

发挥平台优势,传播疫情防控正能量

第一,开设专题专栏,塑造抗疫英雄“微典型”。2020年抗疫中的人物报道,在主体、内容、效果等方面均呈现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质,报道主体日益多元,内容更加丰富,效果趋于具体。在未来的人物报道中,“微典型化”倾向将更加明显,即更关注报道对象具体行为传递的正能量,而非整个人作为“典型”的光环,由此唤起新闻受众由内而外的共鸣,润物无声地影响公众行为,传播社会正能量[3]。在抗疫报道中,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开设专题专栏,对最美逆行者、抗疫故事着重报道,适时推出了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抗疫英雄“微典型”。例如:天津医科大学开设“战疫时刻”“‘疫’线报道”“抗疫实战”等栏目,塑造了吴琦教授、附属医院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等“微典型”,从不同侧面勾勒出爱护生命、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医务工作者群像。

第二,刊发科技论文,传递疫情防控最新科研成果。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医科院校党委宣传部门积极组织报道多项最新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科研成果,让广大师生及时了解疫情最新科研进展,坚定师生抗疫终将胜利的信心。同时,通过弘扬疫情中凸显的科研精神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是战胜疫病的利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科技报国的信念,在逆境中磨炼坚强斗志,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号召广大医学生以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为榜样,传承和弘扬科研工作者的锲而不舍精神,以精湛的科研技术服务生命健康,助力“健康中国”。

第三,讲好身边故事,传播疫情防控正能量。为积极报道各地抗击疫情情况媒体新闻报道的镜头和话筒对准人民群众,通过对感人事迹记录、对平凡素材积累,讲好身边人故事,传递了疫情背后的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展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4]。医科院校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抗疫期间发生的诸多感人故事,都是真真切切的身边人、身边事。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举办“用相机记录我的疫期生活”摄影作品展,以照片形式展示医学生充实且有意义的居家学习生活。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官网、官微等及时推送抗疫故事。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系列故事的宣传,师生、医护工作者由聆听者变为讲述者,讲述主角发生逆转,这种传播方式将产生“蝴蝶效应”,影响带动更多人积极投身到抗疫工作中。

第四,把握舆情动向,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场。媒体的崛起对互联网舆论场带来不小冲击,一些不负责任的新媒体为了关注度、粉丝量,甚至靠发布不实消息、虚假消息吸引关注,对疫情防控工作产生影响,也给高校宣传工作增加了难度。作为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医科院校,党委宣传部门要有所担当,在纷杂的舆论场中掌握主动权,把握主流舆论动向,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场,坚定全社会战胜疫情的信心。

高校是思政工作宣传的前沿阵地,切实保障思政工作有序开展,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把握校园舆情走势,做到积极有效引导,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高等医学院校。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医科院校党委宣传部门更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医学专业知识的优势,对事件及时解读和辟谣,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舆论环境,为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单位:姜俊吉,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李继胜,首都医科大学医院事务管理处)

参考文献:

[1]胡忠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以重要时间节点为视角[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2):48-55.

[2]赵波.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科技与创新,2020(15):70-71.

[3]庞书纬.新冠肺炎疫情人物报道观察:“微典型化”趋势初显[J].中国记者,2020(5):25-28.

[4]祝静.离群众近些再近些—漫谈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新闻报道的特点[J].新闻世界,2020(5):18-21.

北京教育》杂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科院校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