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教材建设笔谈⑯ | 教材使用要确保“用对、用活、用深”

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要求,我们设置了“教材建设笔谈”专栏,旨在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教材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一起来看专家的观点——

教材建设笔谈⑯ | 教材使用要确保“用对、用活、用深”

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好教材为何难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如何规范教材使用以有效控制“教学落差”?这是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亟需回应的重大课题。

教材凝聚国家知识,体现国家意志,担负“立德树人”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且将之作为“国家事权”加以统筹规划、狠抓落实。确保国家要求“落”在课堂、“实”于学生,成为教材建设与使用的重中之重。在实践中,教材是教师教学最常用、最重要的工具和载体,而教材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个人化的专业实践,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照本宣科”或“即兴发挥”等乱象,使得教材所承载的期望得不到落实,因此,规范并创新教材使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归纳起来,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吃透课标要求,“用对”教材。国家课程标准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学科化、具体化描述,承载着学科育人的期望,指导和规范教材编写与使用。因此,教材使用首先必须“对标”,要以课程标准为基本遵循,认清课程性质,坚守课程理念。同时,教材使用本质上是一种专业实践,“用对”教材需要从课程思维出发,厘清核心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即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确定学期、单元、课时三个层级的目标体系,把“想得到的美丽”转变为“看得见的风景”,再具体化为“走得到的景点”,并依此处理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科实践,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第二,坚持学为中心,“用活”教材。一本教材往往面向一群学生,即便不是统编教材,也有一批学生在用同一本教材,这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的现实情况是相矛盾的。那么如何实现“用相同的教材服务并促进不同的学习”呢?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用活教材”。具体而言,需要采取这些策略:一是明确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能达成的目标,在目标或学习结果层面为“用活”教材留下空间;二是依据学习目标,结合教材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编制助学材料或支架,实现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或“助学方案”的转换,为在课堂上“活用”教材留出时间;三是针对课堂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的现状,控制集体讲授时间,寻找并实施“不是面对全班,而是面对个体或小组”的教学策略,这不仅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实现教学公平;四是在确保达标性作业的基础上,提供更有挑战性的作业或任务给学优生选做,同时为学困生提供个别化辅导,拓宽“用活”教材的路径。

第三,践行系统反思,“用深”教材。教材使用对学生而言,基本上是“一次性买卖”,但对教师而言,则是一种持续性的、反复性的且需要不断改进的专业实践,也就是说,教材使用是一个个由“理解-表达-实施-反思”组成的螺旋循环。因此,反思是教材使用过程的重要组成环节,系统性地反思教材使用是“用深”教材的标志。它不仅针对教材使用结果,更关注对教材理解、表达和实施过程的反思,这有利于优化教材使用策略。具体而言,针对教材使用结果的反思有利于检验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目标与现实的落差,进而为后续教材使用、教材修订与课程标准修订提供证据;针对教材使用过程的反思,可以审视教材内容处理、教学方式选择的合理性,从而寻求“更好的”教材理解、表达与实施。

总之,教材是“国之重器”,教材使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只有在确保“用对、用活、用深”的基础上,才能提升我国自主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于课程教材研究所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教材建设笔谈⑯ | 教材使用要确保“用对、用活、用深”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