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教材建设笔谈① | 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观的重大进步

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要求,我们设置了“教材建设笔谈”专栏,旨在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教材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一起来看专家的观点——

教材建设笔谈① | 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观的重大进步

成尚荣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我们各方面获得重要进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课程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教材观的真正确立是一个显著的标志。

教材观,实质是对教材功能的深刻认知后进行的价值判断与表达。离开价值,不可能构建正确的教材观,当然也不可能推动教材建设。反之,我们站在价值的高度,才能揭示教材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推动教材建设进入新境界。

因此教材观的确立是一个价值澄清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把教材定位于工具价值,这本身没有错。的确,教材是一种工具,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知识载体,所谓的“教书”正是这一观念的具体体现。但是,我们常常忘了“教书”后面紧紧跟上的“育人”二字。“教书育人”这一教育价值观,让我们对教材的认知从工具价值走向育人价值,阐明了教材育人的根本价值。显然,这是教材观的一大步。

然而,我们对教材的育人价值认知还需要再深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描述过一种现象。他说:“当看到教室里一位老师捧着教科书认真地教学时,你认为他是位好教师吗?”他的答案是否定的。他接着说了句话:“这位教师并不知道,那本教科书只不过是学生的一块起跳板。”这一描述与判断当然也是教材观的又一进步:教材的育人在于让学生凭着教材这块“起跳板”,让学生跳得更高更远更好,通过教材看到更大的世界,增长见识,收获更多的东西。这也揭示了教材的另一功能,即教材具有牵引性,推动教学改革。但我们的价值认知止于此,仍然是很不到位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毋庸置疑这些任务应落实在教材建设中。教材观,正是教材育人观,说到底就是要在育人上下功夫。这样,立德树人将“教书育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材的育人方向更明、育人目标更准、育人路径更清。我们应确立这样的观念:教材不仅是育人的工具与载体,更为重要的是,教材本身就具有育人价值,育人价值就镶嵌在教材之中,其本身就是一种育人形态,我们的任务是将育人价值充分开发出来。这是一个价值开发与价值教育的过程。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对教材观进行了更深刻的凝练,提出了八个字: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的使命在于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教材建设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大事。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推进高质量发展,指引我们将国之大者装进胸怀、深植于内心,用教材育人价值观引领教材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推动高质量中国特色教材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实现教材的铸魂育人功能,我们将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

文章来源于课程教材研究所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教材建设笔谈① | 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观的重大进步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