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深化体教融合发展 坚持体育精神引领

2023年11月5-1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将在广西南宁举行。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学青会组委会主任怀进鹏同志在学青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学青会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标志,是展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是广大青少年追逐梦想、拼搏奋斗的重要舞台。体教融合是学青会的重要标志。竞技体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体育运动中,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同时,利用学校教育资源,解决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矛盾,这是体教融合的重要内容。用什么样的体育精神引领和推动体教融合,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办好学青会,深化体教融合,遵循体育规律,在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体育精神的引领方面,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快乐体育

体育是快乐的事,是休闲娱乐领域和非生产劳动领域的事。把快乐赋予体育精神和教育价值,就形成了体育。快乐地玩,然后形成兴趣爱好,再坚持形成习惯,最后成为终身受益的体育方式。这是快乐体育精神的内涵。首先,快乐体育精神是体育初心。不快乐,学生就不会参加,体育价值就无从实现。玩、兴趣、习惯、爱好和生活方式,都源自快乐体育精神。只有坚持快乐体育,学生踊跃参加,才能形成有效体育教育。其次,快乐源自喜欢。不喜欢、不体育。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来说有着不同的快乐体验。学生要选择喜欢和快乐的运动项目。快乐与否是决定着运动项目的去留。虽然学校体育是强制性的,但运动项目是自愿的、有选择的。坚持快乐体育精神,面向人人,人人都踊跃参加体育运动,打好全体学生体育运动的基础。

二、坚持运动实践

体育是练出来的,不能光说不练。没有运动项目的实践操练,体育就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只有运动实践,才能接受体育教育,体验快乐。参加运动实践就必须参加具体运动项目。运动项目是体育的实操抓手。首先,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区别就在于对运动项目的认识水平,推广运动项目是体教融合的关键节点之一。运动项目从游戏演变而来,千锤百炼,经过百年历史文化积淀和亿万人几代人的实践,逐步成为运动项目。运动项目具有现代性国际性民族性,通过程序达成国际共识,拥有群众广泛参与,是具有体育精神的全球运动。对运动项目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尊重。其次,运动项目的数量并不多。能够用于青少年学生教育方法的项目更是有限。脱离运动项目实践精神的体育,会流于形式主义。第三,参与运动实践,需要选择运动项目。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群众参与和体育精神价值,以身体运动为核心,增进身心健康,磨炼意志,完善人格。学校要根据自然和人文条件、根据运动项目规律和专业人员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三、坚持刻苦训练

体育快乐,不是不要刻苦训练。在体育快乐精神指引下,自觉自愿的参加运动训练,并通过刻苦训练取得实效,才能体验快乐。竞技体育永远争第一,不能坐享其成,需要刻苦训练。苦中有乐是竞技体育的内涵。体育过程是艰苦的,结果是快乐的。经过刻苦训练,取得竞技成绩,享受比赛。没有刻苦训练就没有竞技体育。首先,刻苦训练精神是竞技体育的核心精神。通过刻苦训练追求梦想,实现梦想。中国梦、体育梦,都是艰苦奋斗的追求。奋斗才能幸福。其次,学校要依据运动项目规律,设计体育方案。同时,要解决学训矛盾,为学习和训练都要提供必要的保障。学校不仅要为学生的刻苦训练提供科学合理的保障,还包括文化课学习的保障。坚持文化课学习和运动训练一体化设计和安排。

四、坚持公平竞争

比赛是竞技体育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过去重课堂练习,轻训练比赛,缺少竞赛环节,体育不完整。比赛的公平竞争精神是竞技体育根本精神。奥运会的“不歧视精神”是公平竞争精神的相同表述。首先,要设立完整学校体育竞赛体系。坚持公平竞争精神和不歧视精神,面向人人,公平竞争。规则合理、条件对等,专业队不打学生队。其次,竞技体育永远争第一,但要坚决反对锦标主义。反对弄虚作假,不择手段夺取锦标。学校体育要避免早期专业化,避免过度训练伤害。第三,公平竞争包涵体育公平。面向人人,公平体育。建立公平竞争精神指引下体育准入制度。公平体育,人人都有参加比赛的可能性,但不是说让人人都必须参加比赛。动态变化的、依据运动成绩的选择学生参加体育代表队。公平竞争准入制度是体育公平的起点。不设置固定不变的体育代表队。

五、坚持榜样力量

体育明星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运动发展方向。比如梅西的力量,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巨大的、一生的影响。榜样力量精神是学生自觉自愿参加体育运动的动力。首先,学校要有效地用有正能量的榜样来引导教育年轻一代。对于榜样的确认,学校体育宣传媒体要有所作为。要创建学校体育良好教育生态。克服不文明的体育现象,创建学生体育良好教育环境。其次,要重建学校体育公益事业形象,明确体育运动公益事业定位,执行公益机构和组织不得营利的规定。第三,竞技体育一般包括项目、训练、比赛、荣誉和荣誉效益等因素。树立榜样新生力量,注意树立身边的榜样。要设立学校体育奖励制度,适当金钱物质奖励,着重在于学业奖励。

六、坚持以体育人

以体育人,既包括培育运动员也包括培育其他领域的人才;培育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还包括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科研人员、工作人员的培育。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渠道。首先,学校要把体育纳入教育体系,给予制度、课程、教师、场馆设施器材装备等条件保障;纳入教育评价体系;纳入国家体育奖励奖金制度,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育教学训练一体的完整体系。学校要保障学生运动员的学业和成才。其次,学校体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纳入国家对外交流体制。对学校体育中的学生和教师出国留学、自费留学、公派留学,国外引进体育人才,需要资质认证和制度保障;归化购买运动员,聘请外籍教练,需要符合市场规律,需要规范化操作。要把归化购买运动员的一时之利转化为自身学校体育建设的长久之功。自身学校体育出新人才,才是解决后备人才匮乏的根本之策。

七、坚持业余体育

竞技体育是Play,是Game。坚守业余精神,业余精神是竞技体育的精髓。奥林匹克运动明确提出业余原则和对年轻一代教育理念。学生以学业为主,兼学别样。无学业、不体育。坚持业余体育,坚持在业余时间里进行体育,业余时间里进行立德树人的正规教育,这是学校体育的优势所在。学业不合格,学生不能参加体育比赛。业余体育是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意愿。首先,贯彻学生以学为主,坚持学业第一,训练第二的业余体育,需要制度保障。用制度保障体育生学习文化、升学、考试方面合格,用法规保障学业。其次,要科学训练,向科学训练要时间、要成绩。用科学训练要保障学生运动员学业完成。第三,学校是青少年聚集之地、是教育资源聚集之地、是人才和科学知识聚集之地。撇开学校搞运动训练是没有出路的。学生学业阶段的体育,以学校体育为主渠道,不搞脱离学业教育的专业队。

八、坚持全社会支持体育

体育是学生最有趣最有教育价值的业余运动,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政府都支持学校体育。要形成共识,学校体育是公益事业,是体育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共同基础。首先,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像重视和支持全民健身战略一样,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因为在30%以上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中,有50%以上是青少年学生。其次,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人才之源,能够增加竞技体育人口规模。成都世界大运会,中国代表队运动员100%来自大学,要推进大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的重构。最后,学青会是体教融合的示范。办好学青会,推动亿万青少年学生体育新发展。体育和教育各方面,统一意志,明确目标任务,坚持体育原则精神,动员全社会支持学校体育,依托学校教育资源,构建新型青训体系,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全口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贡献力量。(作者公冶民 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交流中心原副主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深化体教融合发展 坚持体育精神引领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