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小“书单”支撑育人大工程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大四学生胡晴至今还记得,她因大学录取通知书中的一张“新生书单”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结缘。刚刚步入大学的她,头脑中有许多问号,朱光潜先生像长辈般循循善诱,为青年在求学处事上指点迷津。“读书能让我把浮躁的心沉下来,将在书中收获的平静定力化为前行路上的坚定动力。”今年9月,胡晴将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继续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对外交流使者”的初心与理想。

天津外国语大学近年来着力推进“天外书单”思政精品项目,多维度打造“书香校园”,把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沿着终身阅读的方向去延伸。自2013年开始,学校每年在暑假前开展“为新生推荐一本书”活动,迄今已累计推出“通识素质类”和“专业启蒙类”书单近800本,累计辐射9届新生22000余人。《新生书单》随通知书寄出,要求新生撰写读书笔记,入学后班级举办读书分享会,使新生入学前即拉开大学读书序幕,未入学便“亲其师而信其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前移的有效载体。

在开学典礼上,校领导和各学院负责人会为新生赠送《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人类简史》《平凡的世界》等经典著作。学校每年举办多场阅读分享会,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读书心得。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荐读名师”。学校国别和区域研究院执行院长、《世界文化》常务副主编田庆立老师多次参加阅读分享会,并录制荐读视频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他推荐的书目中有陈福民的《北纬四十度》、方维规的《历史的概念向量》等多部经典书籍。谈起荐书的初衷,他说:“对于外语类院校的莘莘学子而言,注重加强经典书籍的广泛阅读,是成为契合新时代需求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制胜法宝。”

2018年以来,学校依托新媒体,邀请优秀班导师每人推荐一本书,朗读一段读书感悟,以视频、音频等形式,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出“天外朗读者”微课、“名家导读”微课100余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表达。学校连续三年举办“中外朗读者”活动,录制“中外朗读者”微课8期,吸引了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乌兹别克斯坦等十余个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选手积极参与,每名学生都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使者。2022年,学校图书馆打造了全部由资深馆员主讲的“人文书籍微讲座”品牌活动,开设“书籍中的东方与西方”“觉醒年代”“抗战实录”“红色之旅与新中国”“穿越未来”等多个模块,通过解读人文著作,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书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思维逻辑和道德规范,鼓励师生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认识不同文明的文化特征,提升人文素养,拓宽全球视野。系列讲座随后入选学校“通识公选课”,仅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就有来自9个学院45个专业的398名同学选修本课程。

“通过读书留住大学时光”是该校毕业生对大学生活的总结。2013年,英语学院辅导员于凯整理了26名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的书单,总结他们的成长经验,其中一名毕业生张凯丽说:“书单里面蕴藏着我大学四年的心情。”受此启发,学校整理分析优秀毕业生“阅读全过程”数据,抓取汇总阅读信息,记录描绘大学学习轨迹,编辑成具有纪念和借鉴意义的“毕业生书单”推荐给学弟学妹,成为毕业生离校教育的创新举措。《大学的意义》《觉醒》《月亮与六便士》《爱的艺术》……这些优秀书籍伴随着一批批天津外国语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才。

迎着清晨的阳光,手捧一本纸质书,静静地坐在操场的某个角落阅读30分钟,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郭力娇坚持了四年的习惯。她告诉记者,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立军老师向她推荐的《苦难辉煌》悄然影响着她的毕业选择。通篇读完《苦难辉煌》这本书后,郭力娇慨叹着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同时也坚定了她将深切的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的信念。大三下学期,郭力娇毅然选择了跨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备考期间,她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孙正聿教授的《哲学通论》,在书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前,郭力娇收获了来自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拟录取资格。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看来,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天津外国语大学旨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教育引导学生以青春之奋斗,酬民族之复兴,是学校义不容辞的义务。“我认为,广大青年学子要把阅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天外书单’就是把优秀书籍内化为师生心中最强的文化力量,激励同学们在读书中增长智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陈法春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陈欣然)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小“书单”支撑育人大工程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