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刘爱平委员:多管齐下搭建卓越工程师培养大厦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杨国营)“我国距离工程师强国还有差距,人才供给来源不足、领军型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现象存在,人才培养还不能精准匹配工程实践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刘爱平日前表示,我国工程教育当下仍难以适应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达到1900万人,其中工程师约1700万人,规模总量位居全球前列。但在以争夺高科技领域主导权为核心的大国博弈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社会对工程教育、职业教育认识仍有偏差,工程师类职业较难成为学生首选”,刘爱平认为,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对工程启蒙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尚不清晰,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职称体系、岗位体系、绩效薪酬体系与工程师职能的关联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这是他对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

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应对全球挑战、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骨干力量。为此,刘爱平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谋划。建议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常态化部门联动机制,打造教育、产业、科技等相关部门高效协同的育人联合体,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强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工程人才培养规律的系统研究,研究制定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为导向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队伍培养体系。

二是革新培养模式。建议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重塑实践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探索校企交叉培养路径,在课程体系与学制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环节实现高校、企业共商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财政、金融、产业、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调动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积极性,破解“校热企冷”之困。推进“学校+企业”双导师队伍建设,构建高校、企业专家双向交流机制,打造兼具实践经验和科研基础的专家池。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项目等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大全球引才力度。

三是优化培养环境。建议推动提升工程师群体待遇的“硬激励”,提高工程技术类岗位的收入,完善工程技术类人才参评各类人才计划的评定规则,进一步拓展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持续优化政策保障,增强青年学生选择工科专业、从事工程类职业的意愿。提升尊重工程技术人才的“软环境”,加大对工程科技类人才的培养举荐力度,完善表彰举荐机制。培育青少年群体的工程素养,将科学启蒙纳入中小学教育之中。

四是健全评价机制。建议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和质量标准,逐步实现所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覆盖。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突出能力、业绩、贡献度的评价导向,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促进卓越工程师能力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衔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工程教育国际合作网络。

“还有一点,要搭建科教平台。”刘爱平表示,可按照统分结合的方式,探索在生源、师资、工业场景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为工程技术人才技能培训、科研创新、国际交流等提供集中平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刘爱平委员:多管齐下搭建卓越工程师培养大厦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