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我国人才自主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未来中国教育应当交出什么样的答卷?显然,“自主”是其中的关键词。而如何以“自主”惠及“全面”?这是一个涉及“点—线—面”的问题。从“点”来看,关键是自主培养出大量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这类重中之重的人才——战略科技人才,未来应在这个关键点上取得更大突破;从“线”来看,是要打造一批人才高地,在自主的前提下培养出大量融通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才;从“面”来看,是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量大面广地产生更多创新性人才。这意味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应特别重视此三大维度——战略性、国际性和创新性,下文也将从这三大维度分而述之。

一、重视“战略科技人才”:重点强化人才自主培养的战略性

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以科技自立自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了高度前瞻性的精准预判。战略科学家是战略家与科学家的复合与叠加,是科技人才中的“帅才”。如何建设高质量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发现更多战略科学家,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是助力我国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国际秩序大变革中处乱不惊并占据优势的关键之举。

从当前来看,我国在自主培养战略科技人才方面还有几大问题亟需解决。一是现有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过于注重专业化,缺乏宽口径培养思维和模式。科技人才专业知识单一,缺乏战略眼光和意识、跨学科理解能力和具有前瞻性的判断力,因此难以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提出影响全局的战略构想。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生应试能力突出,但创新能力不足。很多青年科技人才虽有突出的科研动手能力,但在科学思想的提炼和科学发现的表达交流方面存在短板,难以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的科研发现。三是科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度注重短期性评价,青年人才缺乏成长为战略科学家的制度环境。3—5年甚至时间更短的项目申请与结项周期,使青年科技人才很难具有全球视野的全局观并聚焦国际重大研究方向,难以提前部署关键技术预研、研发国际先进的原创性成果,不利于产生更多战略科学家。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要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我国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因此,我国高质量战略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也应当与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同频共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顶层设计与基础创新相结合,短期行动与长效机制相结合。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的培养链,予以全过程和多要素的政策支持。战略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周期系统工程,应从基础教育直至博士后建立完整的培养链,并设立不同层次、类别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确保战略科技人才的可持续、高质量供给。鼓励高水平团队的强强联合,形成聚合国家力量优势布局的团队化战略科技人才培养平台。建立部委协同机制协调各方力量,实现高质量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通与对接。

二是应在各教育阶段设立相应行动计划,建立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更加强化科技教育的重要地位,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提升科技教育课程和教师地位,将科技教育的提质增效列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本科教育阶段要优化现有拔尖人才计划,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释放交叉学科发展潜力。在硕博教育阶段增设“战略科技博士生培养计划”,打造战略人才专门化培养的阶梯式方案。从硕士阶段起步选拔兼具科技创新能力、领导力、战略前瞻潜力的优秀学生并设立直博机制,聘请国内外科学家和战略家作为兼职导师,与本校导师开展联合培养、合作开展科学领域攻坚研究。

三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全面改善战略科技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一方面,要遵循战略科技发展规律,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对前沿基础研究,侧重“任务型”模式,强化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对重大应用科技任务,侧重“竞争性”模式,建立竞争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支持机制。另一方面,应适当延长考核周期,对“高精尖缺”的战略科技项目实行“3年+3年”或“5年+5年”的叠加支持模式。加快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求真务实,并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和信誉制度,实行退出和问责机制。

二、探索“在地国际化”:持续增强人才自主培养的国际性

强调人才自主培养并不意味着去国际化,而恰恰相反,在世界单边主义蔓延的背景下如何自主培养大量融通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才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当前,探索“在地国际化”的方式,是一种应对挑战并积极发展的新型国际化之路。

“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是相对于以跨境流动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国际化而言的新型教育国际化模式,即让所有学生在本国本校“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国际教育课程,体验多元文化的学习,提升跨文化素养,开拓全球视野。“在地国际化”理念主要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在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背景下,应当成为中国加强人才自主培养的国际性的重要战略选择。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出台,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对外开放作出了相应安排。教育部提出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支持长三角地区率先开放、先行先试,支持雄安新区打造教育开放新标杆,这是探索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有力举措,有利于积极应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同时,也释放出国家层面应对新形势的政策信号——结合重点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打造一批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既增强对国外留学生的招生吸引力,同时也可使国内很多有留学需求者在这些区域实现“本土留学”。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影响下,不少有海外留学计划的中国学生和家长会倾向于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的“本土留学”模式作为替代,在本土接受国际化高等教育需求将大幅增加。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更多属于内循环与外循环交汇地,资本、技术、人才的流动更加频繁,适宜布局发展“在地国际化”高等教育模式。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随着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内大市场的积极流动,会不断提升国内大循环的发展量级,内地城市群也会成为内循环的主阵地,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推动教育“在地国际化”模式向内地城市群的辐射和迁移。

三、走向“开放式创新”: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的创新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三个“第一”——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既为提升科技生产力赋能,也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供动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呼唤我国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尤其要与社会经济变革发展同频共振,走“开放式创新”道路。

“开放式创新”最早是来自于企业界的概念,主要是相对于“封闭式创新”而言。“封闭式创新”就是说创新只是企业的事情,企业主要考虑的是要雇佣最好的员工和最好的技术人员进行创新,而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外部的供应商、消费者的创新需求。而“开放式创新”则强调对创新资源的获取以及重新配置,通过与其他组织合作并交换创新资源,以及分享创新收益,进而获取竞争优势。如今,“开放式创新”的理念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和应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它被理解为系统鼓励和探索教育组织内外部的创新机会,推动外部需求、创新要素与内部资源相结合,强调双向整合知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取得巨大进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不断与时俱进。但总体而言,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还较大,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并辅以大量练习的教育模式,更多属于一种单向式输入。从短期效果来看,强调课堂听讲和反复练习的教育模式可能是更加高效的,尤其是更有利于学生在考试竞争中胜出;但从长期效果来看,当学生离开学校,独立能力不强、创新热情和动力不足的问题便纷纷涌现。尤其是进入数字时代,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学习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形成了冲击和解构。这迫切需要推动教育教学理念变革,从原来注重内部技术能力提升的“封闭式创新”向内外部双向整合知识的“开放式创新”转型。

推动“开放式创新”,还需要提供更多赛道和多元化评价方式作为保障,才能让更多学校、教师和学生拥有敢于尝试的底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此之前,无论“破五唯”还是“双减”政策,其内核也是提供更多教育赛道和提倡多元评价,为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提供更多保障。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创新,不仅是为了适应世界而培养人才,更应是为了改变世界而培养人才。我国近年来在“互联网+”、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等面向未来的领域都体现出积极的开放和创新精神,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也具备了世界级城市群的实力和底气,在拥有“硬基建”良好基础上,如能再推进以教育创新为代表的“软基建”转型升级,中国将很可能迎来新一轮的人才红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我们对传统教育模式和理念进行自我变革和突破、走出一条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路后,所产生的效应和影响将是巨大的,不仅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也有望更主动地引领世界教育变革的浪潮,为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先哲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人民教育》2022年第21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