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传统文化,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

传统文化我们背过的古诗,是从小学到大的文言文。传统文化我们的姓氏。传统文化包括我们常见的颜色。传统文化我们吃的汤圆元宵,穿的苏杭丝绸,说的诗词成语。传统文化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个人的筋骨肉和精气神,我们存在过程就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种形式的知识:一是价值之知,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佛家的慈悲等;二是事实之知,如中国历史学著作中关于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三是形式之知,如汉字、汉语以及通过汉字、汉语所表达出来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艺术形式等。

传统文化形态万千。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全部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

但如果对“传统文化”照单全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时就会失去判断,出现问题。什么样的文化才是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我们用心去甄别、判断。

如何弘扬文化

首先,要传承下来。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绵不绝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温馨的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深入学、清楚看、明白辨、透彻研,真正做到去伪存真,留下那些优秀的部分,而不是良莠不辨、泥沙俱下。

其次,要发扬开去。优秀的东西必须好好地珍惜,让它像种子一样,在社会上播撒、在生活里浸润、在生命中滋长。优秀的文化,就会走出书房、摆脱小众、融入生活,进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自然自在、相得益彰。

再次,要守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可能不好理解、不易把握,它可能有美丽的内心却披着不合时宜的衣裳,它可能有丰富的营养却不再适合新时代人们的胃肠。所以,我们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让它更加可知、可敬,可亲、可爱,可信、可用。

最后,要不断前进。前人将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将这些传递下去,遑论传播中可能还打了折扣我们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现实的前提下,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丰富、更加厚重、更加独具魅力。(节选自《中国自信说》)

传统文化,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中国自信说》

徐川 等著

中信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传统文化,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