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湖南农大举行学习袁隆平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曹鑫宇 庹炼)“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院士一生都在为他的两个梦奋斗,尽管袁老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科学家精神却种在了每个人心里。5月25日晚,湖南农业大学举行学习袁隆平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同事、朋友、学生讲述与袁老相处的点点滴滴

湖南农大举行学习袁隆平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李晗枫 摄 

报告会前,全体与会人员默哀,表达无尽的崇敬与追思。

“20号、21号晚上,我们还围在病床旁陪着袁老一起唱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是在歌声中停止心脏跳动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讲述了他陪着袁隆平度过的那些时光,“袁老对事业很执着。在他还能讲话的时候,大伙来病房看他,他嘱咐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杂交水稻推广好。他念念不忘的只有杂交水稻,只有粮食安全,只有高产高产更高产,优质优质更优质,只有他那两个伟大梦想。”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立云回忆起自己与院士头衔失之交臂时,袁隆平鼓励他说:“我也3次参评院士才当选。当院士不是我的奋斗目标,搞科研为人类做贡献才是我的奋斗目标。”正是受袁隆平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求实精神的影响,70多岁的陈立云教授现在也依旧奋战在农业科技一线。“今天我很高兴地报告袁老师,我在耐盐碱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亲本选育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力争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湖南省农业厅原巡视员青先国在会上描述着那些他亲眼见证过的袁隆平的成就,“1986年,袁隆平提出双季杂交稻亩产过吨粮,我们按照袁老制定的技术路线,加大了湘中湘南杂交早稻配杂交晚稻‘双杂’种植模式和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衡东、醴陵、湘潭等县实现了成建制亩产过吨粮,株洲市成为我国第一个亩产吨粮的地级市,为湖南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攻克难关的日子里,袁隆平表现出的坚韧不拔、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一直在深深地影响着他。

从1984年毕业到袁隆平仙逝,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邓华凤已经跟随袁老从事杂交水稻工作37年,“恩师的创新精神对我影响最深。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是袁老师创新精神的有力注脚。”邓华凤曾记得,在袁隆平获得无数成绩和荣誉时,他却公开讲,现阶段培育的杂交水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大大地震撼了邓华凤,同时也鼓舞了邓华凤向更高峰挑战的决心。

“他始终将自己的事业追求与国家的需要紧密融合在一起。”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办公室主任辛业芸回忆袁隆平经常拿起手边的计算器,细致计算到养活每一个人需要多少粮食,哪怕是到了粮食在中国已不成问题的今天,袁隆平仍然保持着高度的忧患意识。辛业芸认为,袁隆平就像杂交水稻的精神图腾,并且永远不惧杂交水稻事业追求中的艰难险阻,以良好的状态和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死,这种超凡的力量让她的心灵受到震撼,并永远激励她奋勇向前。

“杂交水稻的五个阶段、杂交海水稻、第三代杂交水稻等,很多人都认为是袁老师的‘异想天开’。现在,我才真正认识到,没有‘异想’哪来‘天开’,正是袁老师的这种‘nothing is impossible’的创新精神,才有后来的伟大成就。”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唐文帮说,袁隆平给了他最大的启示,就是“一切皆有可能”。超级稻工程,亩产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1000千克、1100千克,这些大家不能理解的数字在袁隆平院士的努力下都成为了现实。唐文帮表示,将为袁隆平院士的“两个梦想”奋力拼搏、不断攀登。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号召全校师生向袁隆平学习,把实现自身价值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之中,从祖国富强中寻找人生的方向,在强农兴农中寻找奋斗的目标;牢记“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箴言,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不懈奋斗、不断攀登,让袁隆平精神在湖南农业大学的校园里闪闪发光,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以更好的成绩告慰袁隆平。

湖南农大举行学习袁隆平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李晗枫 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湖南农大举行学习袁隆平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