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焦虑”之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

当前,中国正在着力化解由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追赶者”向“并肩者”跨越、向“领先者”迈进所引发的长期性、深层性的“大焦虑”;全球性新冠疫情又给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工作者,也包括广大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新的群体性、阶段性“小焦虑”,即大规模在线教育能否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疫情期间,各高校慕课、临时录制、在线直播等齐上阵,不仅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还保证了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考核考试、教学督导与评价等环节的有效实施。更为可喜的是,在线教学还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促使高校依靠大数据更加精准有效地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可以说,在线教学能够实现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也能有效推进打造本科教学“金课”目标的实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在坚持和改进在线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化解疫情之下人才培养质量的“小焦虑”。长远看,这也有助于我们探索中国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范式改革”,化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大焦虑”。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之所以会产生焦虑,是因为不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人类进步、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焦虑之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必须有大视野、大格局和大变革。大视野,是在全球视阈下谋划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战略。既要立足中国,也要眺望世界;既要有中国特色,也要瞄准世界一流;既要为祖国服务,又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既要培养好中国学生,也要培养好外国留学生。大格局,是要全面系统创新发展地构建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对象,既要有专业上、学术上的要求,又要有思想上、政治上的考量;既要为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训练其较强的实践能力;既要有相对明确的学科专业方向,又要有综合全面素质能力。大变革,是在守正的同时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有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路径和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要注重将最新、最前沿、最先进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人才培养。

刘长旭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克服压力之下的焦虑,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是办学方向要明确。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明确要求,在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上毫不动摇。二是社会心态要平和。社会各界都要以理性平和的心态,支持和参与高校的常态化改革,为高校聚精会神育英才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培养内涵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在引导学生做真学问、解决真问题中,造就其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另一方面,面对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培养其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担当精神。

于世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新冠肺炎疫情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焦虑”,是其对自身发展定位及其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审视。应努力探索走出“焦虑”的人才培养之路。一是差异化发展、突出特色优势是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学校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升级为目标,实现传统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学科建设内涵。二是以学科建设促进创新型交叉人才培养。学校信息类学科群建设为平台,围绕智能感知与装备、智能控制、智能决策三个学科方向,努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的高层次“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三是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发展的落脚点。学校以学科发展促进专业建设上水平,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模块大类,开展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改革

胡连利(保定学院党委书记):

教育评价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灯塔。高等教育在目前分类评价的引导下,高校过度强调个性化教育,市场化泛化,造成了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混乱性。与高等教育其他领域改革相比,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不能完全回应社会期待。作为教育部“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项目试点高校的保定学院,构建了《应用型高校建设质量标准体系》,从学生的能力标准和终身教育的视角,审视人才培养问题,调整和改革专门化教育模式和目标。通过跨专业课程模块的设置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帮助,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在强调高校分类设置和市场评价引导的过程中,不同类型高校仍须坚守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标准。

北京教育》杂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焦虑”之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