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中国女排》书评:愿每位少年都能王者归来

记得小时候一次去同学家串门,看到一屋子的大人屏气凝神地盯着黑白电视机,时而叹气时而欢呼,我纳闷一个排球比赛有什么好看的,哪里有扇啪叽、打弹弓、弹玻璃球有意思。等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电视里看到张越红一个扣杀最终连扳三局上演惊天逆转,战胜俄罗斯而夺冠时,我一下子明白了当年大人为何那么痴迷中国女排。

而今,体育运动尽管已经超越个人和国界,成为展现力量与美、挑战人类极限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很多时候体育依然是增进国家认同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存在。这一点,之于中国女排,体现得尤为明显——不仅是因为其暗合着中国体育和经济社会的崛起,承载着几代国人的美好记忆,还因为中国女排始终张扬着一种永不服输、团结一致的奋斗精神,俨然成为无数国人认可的民族之魂。

从这种角度看,《中国女排:永不言弃的王者之师》虽然体量不大,在文学性逊于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却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励志之书。作者葛竞以郎平为主线,从袁伟民、陈忠和、张越红、冯坤到惠若琪、朱婷、张常宁,用心勾勒出中国女排从组建到创造一个个辉煌的历程,展现了一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当中国女排的功勋人物依次出场,当一个个关键赛事瞬间定格,一代人的激情岁月被再次唤起,堪称伟大的女排精神被重新点燃。

当下的青少年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养成的关键期,受互联网纷繁芜杂的内容影响很深,很需要走近、了解中国女排的故事,在女排精神的鼓舞与激励下培育一种难得的精神品质与可贵的家国情怀。其实,《中国女排》中的每个人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个细节都是一堂荡涤心灵的德育课。如中国女排刚组建时,袁伟民带领球员在湖南郴州训练基地训练,破旧的木板上有许多毛刺,每次队员们训练完后,光是拔扎在身上的毛刺就要花半个小时;面对日本女排的来势汹汹,袁伟民鼓励队员“在赛场上,对手不会因为你的眼泪就轻易放过你,只有让自己更强大,才能在面对考验时临危不惧,勇往直前”,最终成就“五连冠”伟业……这些细节是中国女排的宝贵财富,也道出了走向卓越的路径。

书中关心理描写和行为方式的部分也很有意义,构建了相对立体的人物形象,从中亦可窥见中国女排不断走出困境、走向辉煌的秘密。例如,郎平担任教练之后,废除国家队沿用数十年的负重深蹲训练,学习借鉴西方强队的经验,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和先进的保障,组建复合型保障团队,随时关注队员们的身体情况,这些改变让女排训练成绩突飞猛进。精神传承与科学训练相结合,扣人心弦的比赛加上饱满丰盈的人物,女排精神因此变得更亲切可感、更坚实有力,更打动年轻一代,也更能诠释女排精神背后的支撑。

中国的青少年未来虽然不会全都走上职业竞技体育之路,但不能缺少超越自我、不畏艰险、逆境崛起的意志品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各种挫折,而中国女排应对困难的态度与方式、以郎平为代表的女排队员关键时刻作出的选择,无疑是最好的行动指南,为青少年们树立了榜样。如果说中国女排的成功是一部从主教练、队员到球迷的接力史,那么女排面对失败、走出低谷的方式同样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更值得每位青少年反复回味,从而在内心深处萌生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灵魂。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如果他们从小就有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滋养,及早吸纳中国女排的奋斗基因,将来也会敢于拼搏,成为一面不朽的旗帜、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王者归来的那一天,也注定是中国再次傲视世界的荣耀时刻。(作者张贵勇,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记者

《中国女排》书评:愿每位少年都能王者归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中国女排》书评:愿每位少年都能王者归来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