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与路径探索

[摘 要]加快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既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中作出新贡献的重要着力点。高校要从全方位谋划、全要素改革、全周期支持和全链条衔接四个维度着手,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关键词]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价值逻辑;实现路径

基础学科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既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确保创新型人才持续补给的基石。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高校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好其在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因此,深入剖析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理论与实践逻辑以及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深刻把握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对于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以及夯实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基础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基础学科人才是服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于强化“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在“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高校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作用,以及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支撑创新策源地的基础作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作为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径,厘清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标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置性条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管理评价则是影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能的关键要素。新时代的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必须做实人才培养标准、做优课程设置、做强师资队伍、做活教学资源、做精管理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人才,才能切实达到“双一流”建设的要求与标准,才能真正发挥“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效用。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助跑器”。基础学科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潜在驱动力,高校大力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要素补给与潜能蓄力。高素质的基础学科人才不仅是实现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也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更进一步的“助跑器”。据统计,高校建有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60%左右的全国高层次人才。高校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要生力军,其所培养的基础学科人才在基础研究尤其是关键技术攻关过程中,已经渗透到核心创新链的各个环节。无论在科技创新领域,还是在产业化、商业化的现代经济体系中,都离不开基础学科人才的智力贡献。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进一步激流勇进、敢挑重担,释放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更好地履行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校使命担当。

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是夯实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紧随国家战略,服务于国家经济、文化、科研等发展需求。无论是学科布局、教学内容,还是科学研究、人才定位,以及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均以国家战略为中心,呈现动态发展趋势。高校基础学科众多,基础研究底蕴深厚,拥有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绝大多数是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或者与基础研究密切相关,高校在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校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上只有持续加强基础性和专门性知识的结合,注重当下培养与未来需求相结合,才能在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上形成更重要的支撑。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逻辑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基础学科人才的需求势必持续增长,但在专业设置、就业局限以及成长周期过长等诸多因素的掣肘下,基础学科人才供不应求。培养充足、高质量的基础学科人才是一项重大且长期的任务,因此,通过分析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逻辑,有助于进一步审视其内在规律。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应遵循系统观、生态观与全局观的理论逻辑。首先,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集成化、复杂程度高的教育工程,需要树立系统观。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离不开学校教育,高校是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直接责任主体,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过程并非短期且片面发展的,而是在整个教育系统背景下,与社会发展、政策环境等都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发展过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既是个人能力提高与社会升级的体现,也是一种制度变更的现实要求,只有以高校教育为核心,结合社会、制度三者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工程,才能保障基础学科人才的不断涌现。其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体系化、链条式设计的生态链,需要树立生态观。人才培养链的构成共有两条:一条是由招生、专业培养、人才输送等环节所构成的链;另一条则是由人文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实践与创新课等课程所构成的链。它不仅是一条学生链、信息链、资金链,更是一条能力增值链以及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供应链。同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链还是覆盖交叉学科的跨学科链、对接基础研究和产业行业领域的服务链以及构成原始创新领域的创新增值链的集合体。最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一项高风险、长期性的建设项目,需要树立全局观。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对此,很多人才培养主体极易缺乏必要的耐心和等待,难以完成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任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势必是具有极强教育意义与社会服务价值的教育工程,需要国家、地方、学校和社会联动的持续探索、汇聚合力,共同遵循“长周期培养、长周期评价、长周期支持”的原则,着力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主要体现在教育新发展阶段的政策供给与创新推动上。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由规模速度转变为质量结构和构建现代化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作为现代化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高等教育是否满足新阶段内涵式发展要求的直观反映。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发展,先后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强基计划”,陆续发布《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等文件,多次强调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一些地区和高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如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强基计划”五大书院、北京大学启动“物理卓越人才计划”、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致远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成立钱学森学院、浙江大学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启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项目、同济大学设立数学学科人才特区、陕西建设6个省级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总的来看,构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政策组合拳和创新行动正在稳步推进,为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了基础。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符合,因此需要通过全方位谋划、全要素改革、全周期支持和全链条衔接,以切实推动建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全方位谋划”。要做好顶层设计,把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党委要担起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动员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格局。高校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要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导向,以制度化形式进一步优化学科学历布局,合理确定基础学科招生规模,确保基础学科人才补给后备军的来源。在选拔上,可探索建立拔尖学生早期发现培养机制,创设多元渠道、多阶段、多方式发现渠道;在培养上,要加大“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力度,建设一批高效、高质且多元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平台,探索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学生自主探究留足空间;在评价和使用上,从学生对基础学科的研判力、钻研力以及内心的热爱度等方面重点考查,特别是要破除用唯绩点、唯论文来评价学生,同时需要“长周期”观测,实施长期记录评价考核机制,形成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实践成果的常态化表彰机制;在保障上,破除单一经费投入机制,建立政、校、企等多方联动的多元化经费支持系统,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坚持专业、课程、教材、教法、平台“全要素改革”。在专业上,持续提高基础学科专业的覆盖率与推动其专业优化程度,依据基础学科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具有基础学科专业素养的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上,高校应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融通以及本—硕—博的纵向贯通。不断完善通识课程体系,打破学科间的专业界限,开设融通课程,贯通本硕博知识的课程体系;在教材配置上,实现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的融合培养,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训练的过程中,还应加强人文素质的熏陶与培养,探索特色教材和前瞻性教材,开设国际化课程和前沿研讨课,提高选修课的课程占比率,通过增设灵活的课程以替代免修制度,通过不断挖掘人才培养中的“留白”艺术,进而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在教法上,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考核形式。通过合理利用线上教学的技术优势向学生传授课程基础性知识,线下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为主,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等;在资源平台建设上,高校应加深与国外优秀高校的合作力度,注重搭建国内外学校交流平台,完善联合培养人才的培育机制。此外,为学生提供暑期科研实习、学期交换和短期访学等多样化海外学习机会,邀请海外科学家、一流学者为本科生授课讲学。

三是坚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发展三阶段“全周期支持”。考虑到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长周期的特点,就前段延伸培养而言,可尝试在试点地区开展从高中到大学的基础拔尖学科人才创新选拔通道。例如,在教育部推行的面向高考考生的“强基计划”中,做到精准衔接基础教育阶段的“供给”与高等教育阶段的“需求”,对于具备科研创新潜质的学生实施特殊招生或选拔制度,为其踏入数学、物理、生物技术等基础学科领域提供特殊通道,并通过导师制、小班化和本硕博一体化等新型培养模式吸纳基础学科“储备力量”。同时,还可鼓励创办“科技高中”等新型高中,鼓励有条件的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与高校或职业院校合作开设高品质STEM课程,种下科研种子,选育科研苗子;就高阶延伸培养而言,在实力强劲的高校中通过本、硕、博连读模式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提前提高硕、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契合度,进而探索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形成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机制。

四是坚持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全链条衔接”。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育层面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更需要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为基础研究作出贡献。同时,还需要从人才和创新层面打通“社会链条”,特别是要激发基础学科人才的投入热情与积极性。充分认识基础学科人才的社会价值和贡献力度,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用人单位可适当向具有基础学科人才倾斜,通过津贴补助、购房优惠等福利待遇,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同时还要重视提高基础学科人才的政治待遇,如发展党员、评选工作模范等,引导和激励广大基础学科人才生成爱岗敬业的新思想,树立一批典型的基础学科人才示范榜样,提高基础学科人才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基础学科,充实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后备队伍。同时,要持续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之间的研究壁垒,调动好高校和企业、院所推进校企所联合、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培养大批高技能基础学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推进科教结合培养基础学科人才,使基础研究渗透到创新链的整个链条。从而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嵌扣于“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整个过程,不断汇聚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助力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为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大学学科治理中的权力配置机理及其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IA2101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谢凌凌,广西财经学院;张聃丹,南宁师范大学;周仕敏,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

原载2023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与路径探索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