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加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 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摘 要]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要积极探索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的创新模式,将学科专业链精准嵌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以及全球价值链。强化“四新”建设引领的学科交叉与专业升级改造,以“四个面向”确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控机制,适应新时代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教育强国;人才自主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等教育要深刻领悟党对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准确把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使命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和优化,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坚定走好新时代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

服务战略需求,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在全国各族人民坚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我国高等教育要勇于承担时代使命和责任,聚焦当今世界科技前沿、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1.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独立自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三位一体”统筹部署,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逻辑关系来审视,教育处于基础性地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技来源于教育的生产和人才的创造,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动力和第一生产力,助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创新;人才属于主体性支撑,是教育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智力资源。因此,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必须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和新要求,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逻辑关联,在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精髓要义,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2.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各国纷纷把科技作为国际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所带来的新矛盾和新挑战,要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实现高质量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最为关键的还是要靠自主培养的优秀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是时代之需、历史使命。

3.以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引领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构建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高校组织知识学习和素能培养的系统化和制度化产物,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性“脚手架”,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各种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不断催生出新需求、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面对人才培养各要素正在发生的变化,高等教育要以大系统观和全局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进行学科专业的前瞻性调整和优化,科学回应国家经济发展的世界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主动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学科专业的设置要科学得当、纲举目张,与国家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需求动态契合,满足国家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的全方位需求,助力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的全面提升。

加强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分类分层推进

分类与定位是高校围绕人才培养核心任务进行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学科专业调整和优化中要加强顶层设计,遵循育人规律和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注重自身特色及优势学科的文化传承,兼顾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要按照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思路,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办学定位、优势特色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扶优和立新为导向,面向需求侧凝练学科专业方向,主动调整学科布局,实现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及全球价值链的“链链相扣”,形成各类高校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学科专业集群,推进中国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构建。

1.研究型高校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

研究型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前沿突破的主要策源地,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创造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是汇聚战略科学家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重要平台。研究型高校的学科专业调整应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未来的自然科学家、医学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家。

研究型高校要着眼于自身学科平台的特点和优势,提升基础理科、基础文科和基础医科的建设水平,适度扩大部分紧缺理科学科专业点的布设规模,强化科教融合示范引领,建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引导高水平研究型高校通过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等组织载体创新,以问题为导向,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通过虚实结合、网状交叉等组织形式,深化学科交叉融合、科教产教一体化融合,实现基础和应用学科专业的集群式发展。把握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规律,探索促进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链条融合机制,以及本硕博学段衔接、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创新育人机制,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统筹推进。预测和研判前沿技术发展对相关人才的潜在需求,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前瞻布局、系统谋划相关技术学科专业,培养能够引领前沿交叉学科和未来技术领域发展的科技领军和卓越工程创新人才。

2.应用型高校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

作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应用型高校是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主要培养能够将科学原理具体转化为专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及以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推进生产力提高为主要工作内容和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表现为知识的实践运用和交叉创新,这类人才主要包括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程师、医师、律师、基础教育教师等。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总体指引,突出知识技术的复合、能力素养的融合,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应用型高校的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要积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育人储能、科创赋能”,在科学研判区域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走向的基础上,找准自身的差异化定位和学科专业优势,全面对接区域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下各种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新要求,科学布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数智经济和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要建立灵活的专业资源分配、动态调整、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抓好学科专业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两方面的工作,重视对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转型升级,不片面追求建设全新的学科专业,努力打造与区域资源禀赋深度融合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

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快构建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创新机制,实施学科专业集群化发展战略。在行业特色鲜明、产学研融合紧密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布局建设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在学科专业基础较好、整体实力较强的应用型高校以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等行业特色学院。通过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的组织载体创新,高度集成知识流、信息流、资源流,驱动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紧密融合创新,推动高校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服务、支撑乃至引领区域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推进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发展。高校、行业、企业等产教协同育人各方必须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到战略协同、组织协同、知识协同,将“全链条设计、全要素配置、全过程培养”的协同育人理念融入新兴专业打造和传统专业升级改造。

突出内涵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和优化改革,切实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的规划愿景变成现实图景,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全局观和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明确改革的逻辑、内涵及实施路径。通过加快推动各项综合改革举措,引导各高校充分结合校情实际形成“一校一案”,积极探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中国方案、区域模式和校本路径,回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对人才培养布局的关切和需求,走好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1.依托“四新”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内涵式发展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举措。深入推进“四新”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学科专业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的重点领域,新工科建设深度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动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融合需求,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引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推动工科与工科之间交叉复合,工科与文科、农科等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同时引导应用理科向工科拓展延伸,培育新的工科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新医科建设则紧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主动适应现代医学和健康产业新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医工融合”为重点,积极探索医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医学+X”“X+医学”等多学科背景的新兴学科专业。新农科建设突出强农兴农使命担当,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服务支撑农业强国建设,持续优化涉农学科专业结构,探索“农+X”“X+农”多学科复合的专业升级改造和新专业培育,提高学科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前瞻性,积极推进农科与其他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创新,进一步完善“知农爱农”人才培养体系。新文科建设主动适应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新要求和新使命,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大背景下,通过推动原有专业升级改造和发展文科新兴专业,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2.实施强院兴校,激活校院两级组织创新活力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强院兴校能够优化上下联动机制、学科专业调整与社会人才需求联动机制,平衡好学校的调控能力和学院的发展活力。在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未来发展规划的统筹调控下,强院兴校改革能够切实推动学院通过多样化探索,深入把握学科发展规律、产业需求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全面增强人才培养主体意识,加强主动思考和超前谋划,深入凝练学科专业建设方向,重点围绕产教融合、学科交融理念切实做好学科专业的增量优化、存量调整和内涵建设提升,自觉加强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和优化改革的积极性。实施强院兴校管理体制改革,能够精准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不同赛道、不同领域办出水平,加快推动高校特色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3.优化评价体系,构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控机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等教育改革要用好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培养、评价和培养过程持续改进等方面的紧密协同,努力构建以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要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引领,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四个面向”作为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成效的基本评价标准。要确保学科专业动态调控机制科学建立在以“高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评估和认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之上。通过国家调控、省级统筹、高校自律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总体路径,立足国情实际推进分类分层评价,引导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办学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普及化阶段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研究”(BIA220064)的研究成果]

【作者:贺祖斌 周坚和,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科技大学,贺祖斌为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3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加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 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