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

[摘 要]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与工业时代教育形态有着质的差别,在教育理念、体系结构、教学范式、教育内容、教育治理五个维度具有新的内涵和要求。智慧教育是共同关注的全球议题,各国应增进理念共识、优化发展生态、扩大国际合作,以教育变革开创全球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阐释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数据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智慧教育是新时代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我国智慧教育发展具有鲜明特色

进入数字时代,工业时代教育形态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智慧教育,受到世界各国共同关注。

我国历来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作用,通过持续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智慧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教育信息化1.0阶段,我国先后实施“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通两平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数字校园建设”等重点行动,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逐渐普及。在教育信息化2.0阶段,我国相继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深入推进数字资源服务普及、数字校园规范建设、网络学习空间覆盖、教育治理能力优化,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中国教育的数字空间生态。

202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成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资源和数据为新生产要素,探索“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助交流合作”新模式。2023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上线,为不同学段学生、社会公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读书空间。同时,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为代表,通过汇聚国内外实践和研究成果,在凝聚共识中形成了《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2022)》及2022年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并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发布,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智慧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撑。事实证明,我国智慧教育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即注重以人为本、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价值引领,注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等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注重自上而下宏观规划推进和自下而上生态构建的系统建设。

智慧教育新形态的内涵与要求

在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与工业时代教育形态有着质的差别。智慧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是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这种教育新形态,在理念、体系、范式、内容、治理五个维度具有新的内涵和要求。

第一,智慧教育的新理念。智慧教育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局部改善,而是事关国计民生、事关人类未来的整体改革。形成于工业时代早期的传统学校教育体系已无法适应数字时代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脱节”:一是学科间脱节,学科越分越细,相互之间衔接不够;二是学段间脱节,不同学段间完整的知识、能力、思维训练贯通不够;三是知行脱节,比较典型的有价值观和品德教育;四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应用) 脱节,缺乏对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智慧教育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驱动,有效破解“四个脱节”问题,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因材施教的千年梦想变成现实,将首次历史性地实现微观层面的个人发展与宏观层面的社会发展全面高度统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人才支撑。

第二,智慧教育的新体系。智慧教育将突破学校教育的边界,推动各种教育类型、资源、要素等多元结合,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高质量个性化终身学习体系。通过建立虚实融合、校内校外贯通衔接的良好生态,形成弹性学制,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制定分级分类在线学习质量标准,按照不同学习时长构建数字认证体系,满足未来社会快速变化的人才需求。打通个人学习记录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通道,应用区块链等技术确保个人学习记录安全、永久存储,建立学生在线学习平台和各类就业平台的联结,建立畅通供需对接通道,促使学校育人与社会用人形成良好互动。最终,工业社会学校教育体系将升级为个性化终身学习体系,让每个孩子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三,智慧教育的新范式。智慧教育将融合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创新教育教学场景,促进人技融合,培育跨年级、跨班级、跨学科、跨时空的学习共同体,形成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学新范式。智慧教育将以伴随式、无感知、守伦理、保安全的方式,采集教育教学的内容数据、行为生理数据、环境数据,通过深入挖掘分析数据,提升课前教研、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发现学生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在动机,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变成主动学习者。未来,跨年级、跨班级、跨学科、跨时空的学习共同体将取代传统班级,成为常态化的基本教学单位。基于数字空间,根据教与学的需要,特定学习共同体可以随时建立、随时解散,充分满足学生的社会性、个性化成长需求,进而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第四,智慧教育的新内容。数字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教育内容的质量与容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迫切,即用即查(学)的知识将逐渐从教育内容中被剥离。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据素养等构成新的教育内容主体。新媒介技术建立新的教育传播符号及组合,进而建构新的教育内容。数字技术发展引发知识的聚变现象和裂变现象,进一步推动教育内容革命性重塑。智慧教育将聚焦素质教育发展,基于系统化的知识点逻辑关系,建立数字化知识图谱,创新内容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原本能力不及的真实样态和本质,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培养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第五,智慧教育的新治理。智慧教育将以数据治理为核心、数智技术为驱动,整体推进教育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与传统业务流程优化不同,智慧教育将全面梳理物理空间传统业务流程,然后抽象建立业务的完整数据流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统筹数据的处理、流转、存储,以数据治理简化业务流程,最终在数字空间建立新的业务逻辑闭环,完成业务流程再造。智慧教育注重发挥数据要素资源作用,实现部门联动、数据互通、应用集成、资源协同,以数字化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促进管理的精细化、服务的精准化、决策的科学化,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当前,智慧教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的跨时空共享、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跨时空互动。智慧教育已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提升底部教育质量、提高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等方面显现初步效果。放眼未来,从资源共享到教学范式创新、从师生关系重构到教育流程再造、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到全社会知识资本深度开发,智慧教育将全方位赋能教育变革,整体性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革命性重塑教学新范式,系统性建构教育与社会关系新生态。

以教育变革开创全球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智慧教育是世界大势、时代所趋,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如何以教育变革开创全球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共同关注智慧教育与数字社会的协同。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实现校内外数字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培养更多数字化创新人才。重视教育链、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跨界融合,建设开放、优质、有韧性的智慧教育体系,让智慧教育与数字社会携手并进。共同关注智慧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尽快建立与数字化环境相适应的教育新规范、新标准和监管框架,确保符合伦理、无歧视、有秩序地运用教育资源、算法与数据。建设安全、包容、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智慧教育新形态。共同关注智慧教育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加强对智慧教育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组织模式的探讨,促进教育范式变革,引领新一轮学习革命。用数字技术驱动智慧教育发展,探索破解教育质量、公平、效率的三角难题。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迎接数字时代,服务数字社会,培养数字公民,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一是增进理念共识。智慧教育是新生事物,当前对其内在规律把握不足、对其外在影响认识不够。可以通过倡议共同开展智慧教育研究,增进对智慧教育规律与作用的认识。建议通过设立常规性国际会议、成立专门国际学术组织、创办专业国际学术期刊等方式,持续深入探索智慧教育的根本特性与多元价值,形成对智慧教育的广泛共识,共同推进教育范式变革。二是优化发展生态。建设高质量智慧教育体系,既需要智慧教育的快速发展,也需要构建良好的全球教育生态。倡议共同创建国际智慧教育联盟,优化智慧教育的设施、标准、法规等国际生态。协助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升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共建智慧教育相关通用标准,协调数字教育相关法规制定,完善智慧教育治理机制,推动实现国际智慧教育的互联互通。三是扩大国际合作。数字化是智慧教育的技术基础,数据的多元化应用与分享是其基础与价值所在。倡议促进智慧教育和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构建全球智慧教育共同体。通过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强国际智慧教育的优势互补,让智慧教育造福全人类。

【作者李永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原载2023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