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但行前路 无问西东

8月中旬的一天,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穆会祥,一大早就乘车来到习水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大礼堂,选了一个靠前的座位坐下。当天,400余名当地教师将参加由习水县教育体育局组织的“星星点灯·美好学校阅读研习营暨乡村书香校园建设研讨会”。尽管这已经是穆会祥第三次参加阅读“星星点灯·美好学校”阅读研习营培训了,他仍然抑制不住地满脸洋溢着喜悦之情,因为他知道,这个项目能最终落地习水县是多么来之不易,又有多少教师和孩子会因之而受益一生。

但行前路 无问西东

江西于都县的孩子们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杜素华 摄

“我有一个梦想”

2017年,当穆会祥第一次听说“亲近母语公益”继“星星点灯·阅读教室”项目后,又组织发起了“星星点灯·美好学校”项目时,就异常兴奋和激动。这个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提供公募支持,由亲近母语公益发起并执行,专门面向乡村学校的公益项目,旨在助力乡村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打造可持续的阅读生态,“我当时就觉得,这样的项目太适合我们这样的乡村学校了!”

然而,当穆会祥了解到该项目目前的申请必须要获得当地教育局的支持时,又有些泄气了,“我用了很长时间,不断说服自己放弃这个‘梦想’。因为我明白,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乡村教师,不应异想天开地去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但是,穆会祥却发现自己竟然如此难以割舍这个“梦想”。他整日坐卧不宁,因为他深深地知道,阅读将会怎样地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我是从大山里的乡村学校走出来的穷孩子,我知道阅读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穆会祥曾对镇上3000多名小学生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只有5%的学生读过故事书、课外书。这样的调查结果让他黯然神伤。他的脑海中常常会闪现出一个画面:

一个小男孩看到浅水洼里的小鱼后,俯下身子不断捡起那些小鱼投入大海。旁边的人说:“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谁在乎呢?”小男孩一边俯下身子捡鱼,一边大声地说:“这条在乎,那一条也在乎。”

“我常常会觉得,这些乡村的孩子就好像是那样的小鱼,因阅读的匮乏而被搁浅在海滩上,而我就像那个捡鱼的小孩一样,能捡多少我就捡多少,我和我的几个同事一起,一直在从自己的班级不断把那些小鱼捡进大海,捡进书籍的海洋……”

于是,犹豫再三后,穆会祥终于下决心找到校长陈平文,全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校长也被这个项目深深打动了,先拉着穆会祥去找县教研室主任陆远志,再一起找习水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罗雪汇报。

但行前路 无问西东

山西吕梁的孩子们蹲在墙角下津津有味地读图画书。郭建锋 摄

一个人和一群人

其实,在习水县的教育圈,穆会祥是小有名气的一线语文教师。从2000开始,穆会祥就在一所非常偏远的村小,开始尝试做儿童阅读,“那时校长的女儿刚好6岁,也在这所村小上学,所以很支持我。”穆会祥想方设法为孩子们添置各种儿童读物,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他自己则自费订阅了不少教育类杂志和期刊,边阅读边尝试写作,并发表了20多篇文章。

2005年,穆会祥调到温水镇星文小学后,继续探索儿童阅读。2007年,在他的带动下,学校12位语文教师中,有8位教师参与了他主持的课题《以故事为载体,促进农村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研究》。没想到3年后,该课题竟然荣获了贵州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8位课题参与教师,如今都已成长为当地骨干教师,并成为坚定的儿童阅读推广人。

习水县第四小学校长袁勇,当年正是与穆会祥一起参与课题的同事,他至今仍记得当年获奖时的喜悦心情,“从没有想过像我们这样的乡村学校的教学实践,可以获得如此高级别的奖项”。他还回忆2008年与穆会祥一起,长途跋涉去毕节,参加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组织的一场儿童阅读培训活动,“我第一次意识到,语文课原来还可以这样教,那次旅行也是我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儿童阅读推广之路的启蒙之旅。”

在穆会祥的带动下,袁勇、穆伦霞、穆小平、陈利……一批语文教师成长起来,也带动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慢慢地,他们已不满足于局限在自己的课堂和校园搞儿童阅读,他们希望让更多的“小鱼儿”有机会在大海中畅游。他们开始通过专题讲座、论坛、送教到校、读书节等形式,辐射和带动了习水县温水镇的13所学校搞课外阅读。“大声读给孩子听”“日有所诵”“每周一本经典”“班级读书月”“书香少年”评选,以及每周开设一节阅读专题课……滴水穿石,他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更相信阅读的力量。

但行前路 无问西东

孩子们一起享受轻松愉快的读书时间。

“没有阅读,就没有今天的我”

从小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穆会祥,一直觉得自己能走到今天,和小时候的“特殊”阅读经历有关。“山村寂静的夜晚,昏暗的煤油灯,三五个大人小孩围坐火盆,听我的大伯伯手捧泛黄的草纸书,有腔有调地时唱时念着《秦香莲》《宝莲灯》……”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老书”的草纸书,如今早已失传了,但是大伯伯手捧“老书”时笑时叹的神情,连同那一盏煤油灯下的写满繁体字的“书”的痕迹,已在不经意间深深印刻于穆会祥幼小的心田,成为他的童年时期最珍贵的记忆。

到了小学阶段,穆会祥的书包里只有两本薄薄的语文和算术书。“我记得有一天,我妈卖完两只乳猪后,给了我买馒头的几毛钱,我立即买了一本《和氏璧》,当天晚上,100多页的《和氏璧》被我连猜带蒙地读完了,这是我小学5年唯一属于自己的课外书。”而对他疼爱有加的五叔的2箱连环画,应该是他少年时代最重要的启蒙读物,“五叔那如狗窝般的床最让我眷恋,因为床头有我的最爱——连环画。”

穆会祥小学毕业考初中时,语文30分,数学19.5分,总分49.5分,镇上仅有的2所初中,最低分数线是50分。“因为差了0.5分,母亲和小姑一起,带了一篮子鸡蛋,找到学校教导主任,恳求能收下我上初中”,穆会祥回忆。

勉强上了初中后,父亲的离世让家中状况更加拮据。穆会祥从家到学校,徒步需要1个小时,为了省钱,他经常中午不吃午餐,而从一位家境良好的同学那里借书读,就成了他忘记饥饿和疲劳的最大快乐来源。“在其他同学饱食午餐时,我就以一本本小说充饥,3年中读了好几十部金庸、梁羽生的作品和不少《故事会》、《今古传奇》,那也是改变我人生的3年。”

也许正是有这些文字垫底,让差点没考上初中的穆会祥,后来竟以语文科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师范,并指引他最终走向不断自我成长的乡村教师之路。

但行前路 无问西东

云南怒江泸水市大兴地镇的孩子趴在操场上阅读图画书。王绍晶 摄

以县域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罗雪,这位从习水县土城镇走出来的教体局副局长,这一天认真听取了穆会祥一行关于“星星点灯·美好学校”项目的汇报。罗雪曾做过10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和校长,对于阅读的重要性了然于胸。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改善当地教育教学生态、推动区域书香校园建设的难得机遇。他当即拍板,决定按照项目要求,以县域身份参与申报“星星点灯·美好学校”项目。

在罗雪的积极主动和大力推进下,2021年3月10日-13日,“星星点灯•美好学校”项目组考察团对习水县温水镇5所乡村学校以及2所县城小学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项目考察组访谈了这些学校的管理层和教师,并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访谈,同时发放和回收了有效问卷78份。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已有的阅读推广基础,管理层及教师对儿童阅读的认知和态度倾向,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及学校阅读环境硬件配备情况等,以评估学校是否符合项目落地条件。经过严格的项目评估后,为期2年的“星星点灯·美好学校”项目于2021年底正式在习水县启动。

罗雪回忆,项目最初启动时主要是以培训教师为主,很快有一些校长开始从被动到主动关注和参与该项目。随着项目的推进,罗雪开始有意识地加强对校长培训的力度。他知道,书香校园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校长的理念和执行力是关键。

经过2年的项目实施,让罗雪看到了当地学校在书香校园建设上的显著成效,“学生的整体阅读氛围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学校的反馈中,依托项目建立的图书角的图书使用率很高,大部分书籍都因为使用次数太多而老化得很快;学生每天进行诵读课程的学习,有些诗文即便未要求背诵,很多学生也主动去背诵了;学生的阅读成绩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目前,习水县项目点的10所学校约800多名教师以及15000余名学生已受益于该项目,其辐射效应和区域带动效应正日益显现。高品质儿童阅读书籍的配备、专业的教师阅读教学培训、体系化的儿童阅读课程……让“星星点灯·美好学校”项目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业界认可和关注。

据悉,成立于2014年的亲近母语公益,9年来已累计建设了808间阅读教室,设立了108所乡村美好书香校园,培养了481位乡村点灯人,为2717名阅读种子教师实现阅读专业成长,捐赠优质图书超过15万册,覆盖了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7个市近10万名乡村学生。(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郜云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但行前路 无问西东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