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广大师生,描绘了新时代中国儿童全面发展的新图景,指出“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为深度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又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2023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儿童,如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索。

一、突破“五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边界,锚定以儿童全面发展为本的新时代“五育融合观”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意见》要求: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突出德育实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提升智育水平,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强化体育锻炼,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加强劳动教育,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实现“五育”并举,必须打破“五育”边界,以融合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边界,是指导致行动或互动产生中断的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差异。边界的结构一般包括物理边界、社会边界、心理边界。比如融合背景下的各个教育学习共同体,不仅需要跨越物理边界,即不同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边界,而且需要跨越社会边界,即增加不同学科科任教师之间的社会交往,还需要跨越心理边界,即教师和学生需要从内心接受不同学科的融合。

打破边界的关键是牢固树立“五育融合观”。首先,厘清“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的关系。“五育并举”更多是从教育基本构成要素层面来说,指的是德智体美劳五个育的并重、并提和并抓,主要强调五育的“内容”;“五育融合”则更多是从实践意义层面来讲五个育的互育、融通和互成,主要强调的是“五育并举”的“方法”。“五育融合”实际上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存在的“过度条块分割、关注知识传授”等问题的反思,是对功利化、片面化、简单化育人方式的改进。“五育融合”本质上是一种新时代以整体思维、融合思维和辩证思维为根基的基础教育新理念,更是着眼于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新实践。

其次,不能用“加法”思维理解“五育融合”。“五育融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简单拼凑、整合,而是旨在实现“五育”之间的有机联结、渗透和融通,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其需要厘清和注意的是,“五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五者之间应同等重视,不可偏废,重在平衡、互渗和互成。“五育”如同人的身体部位相互依存,须臾不能分离,即“五育”以德为先——心脏,以智为本——大脑,以体为重——四肢,以美为贵——眼睛,以劳动教育为基——双手。因此,“五育”既要互育、渗透、融合,也要保持各自的独特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二、重塑“融合共生”的儿童具身知识观,探寻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新范式

当前,中小学“五育失衡”“五育教育力”分散乃至割裂的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寻找一个契合点,把原先分离、割裂的教育形态连接起来。

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之间的边界,以及学科共同体之间的边界,导致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免存在局限性。“五育”知识并不是不可融合的。任何知识都只是在特定假设、信念和价值观指导下的特定共同体产物。不同学科教师共同体的知识是为了不同目的而存在,并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功能。要想实现“五育融合”,则必需重构“五育融合”的课程融合观、方法融合观、治理融合观和多元价值融合观。

换言之,实现“五育并举”“五育融合”,需要我们思索和探寻的应该是重新思考“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和“学生如何有效地学”,即“五育”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载体落地生根之后,如何进一步交织融合,就像五根手指各有各的长处,如何握紧拳头让它们成为一个整体,更加聚心聚力。这涉及两大关键难题。

一是教师的理念和思维的跃升。教师的融合思维一般包括有机关联思维、整体融通思维和综合渗透思维,主要体现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目标、教学设计内容以及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

以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中的“自制收纳盒”一课为例。教师初步考虑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技能层面的:一是了解收纳盒的材料特点,学会制作六区间收纳盒。二是在操作实践过程中,学会制作收纳盒的方法,掌握制作的一般步骤。当对教学优化改进后,教师就有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教学目标:(1)在拆一拆、比一比、想一想的过程中厘清六区间收纳盒的做法。(2)在制作过程中,掌握步骤,通过同伴讨论、实践操作寻找收纳盒制作的最优策略。(3)了解收纳盒的功能,学会规划分类,养成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4)在制作实践和同桌合作中感受工匠精神、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5)通过材料、装饰的选择和设计,增强收纳盒的实用性和美观度。有了导向性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到融合匹配,才能相得益彰。因此,教师要视域广阔,兼顾各学科内容,打通学科与学科的边界,让学生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建立链接,促进“五育”的融合发展。评价是最后一道关卡,教师的教学评要实现一体化,如果“做”和“评”是两张皮,那么“五育”融合的效果也就得不到保障。在“自制收纳盒”这堂劳技课上,与“融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一致,教师也要从多维角度进行评价。比如最后进行作品展评的时候,不是只评作品,而是要让学生从设计思路、完成时间、工艺制作、实用美观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作品,从而评出最佳设计、最美作品、精诚合作等奖项。

二是如何基于儿童具身认知特征,实现儿童的学习“分开学、综合用”。儿童具身认知有身体参与性、丰富情感性和真实情境性等特征,据此可以尝试从项目研究、学生活动、课堂拓展几个方面进行“五育”融合。比如活动本身就具有生活性、综合性、体验性和具身性等特点,因此创设丰富、有趣、生长的儿童校园新生活图景,是“五育”融合发展的一个推进路径。这里需要防止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克服校园活动点状化、单一化问题。实际上,如果在活动设计一开始就以形象、生动、多感官和多维度的思维方式来策划,那么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就会更多元。再比如课堂拓展。“五育”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学科教师,并不是一定要把其他学科的内容都搬进自己的课堂,而是要看如何整合让学生学得更有趣,用得更综合,如何能够实现本学科的育人价值最大化。因此,每位教师不妨从自己的学科入手,从课堂入手,充分挖掘本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施教、学、评三位一体,让“五育融合”自然发生。

三、权责明晰、治理重心下移、赋能人人的学校关系型领导,让学校更能吸引、温暖儿童与教师

已有关于领导力的研究,一种观点是将领导力视为个体内在潜能,另一种观点认为领导力是情境作用的结果。实际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直接成为拥有“有远见”“善于引导”“组织能力强”等品质的领导者的。这些品质都是在共同体的认可中产生的。组织中的领导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领导与组织成员开展合作时才表现出这种魅力,并且受到组织成员的认可和支持。组织的愿景与目标并不是由个人建立的,而是被参与对话的所有成员共享。

因此,“五育融合”育人实践需要高度重视领导力在发挥整合校内外资源、创建协同机制方面的作用。首先,需要强化“五育融合”顶层设计,利用制度优势自上而下搭建“五育融合”的行动框架,这对统一认识、明晰权责、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高政策落地实效有重要意义。其次,建立“五育融合”系列新型教育服务平台和沟通协同机制,有效打通资源壁垒,汇集分散、割裂的“教育力”,促进体制内外及学校内外各类资源的深度融合。最后,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区域教育行政督导和评价体系。扭转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班级、教师,单纯以升名校、升重点比例评价学校的现象,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评价导向。区域教育督导与评价行政部门要从“育人”和“融合”两个方面来进行考查和评价。“育人”方面需要关注课程教学多大程度上既重视知识教学、内容教学又重视学生学习,评价重点包括课程目标能否聚焦核心素养,教学过程能否坚持学习中心,活动设计能否促进学生深度理解。“融合”方面主要关注育人方式是否体现整体育人的本质,即不仅追求育人效果,还关注育人过程,评价重点具体包括学校课程中“五育”在数量、层次上的均衡性,在建制、发展机会上的平等性,在教育教学、组织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理念渗透的整体性。

以上海金山区“五育融合”种子校兴塔小学的超强领导力建设为例。三年来,该学校在校长率领下着力培育以“团结协作、永不服输”的学校精神为核心的校园足球文化,做强做优校园足球特色,继而走出了“一育带全育”的融合育人新路子。学校开发学科融合的足球特色课程群,实施跨学科课程教学。足球特色课程打通了学科壁垒,激活了各育的活力。学校充分发挥校园足球文化的育人价值,不断深化“以球育人”的办学实践,以球润德、以球强体、以球启智,以球塑美、以球育劳,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是包括劳动能力在内的人的“能力、志趣、道德和审美观”的发展,是智力与体力、审美与道德、劳动与发展的统一,也就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以通过“融合、共生”的方法路径而实现,“五育融合”育人方式变革为新时代儿童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总之,“五育融合”育人方式创新要补齐儿童全面发展过程中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短板和欠缺,补充德育、智育中的不足和薄弱之处,打破传统的“加法思维”,避免将各育进行简单叠加,转而在整体的框架内,在“五育”相互关联的层面上,全面思考并整体设计各育的具体实施,为发挥“五育”的整体育人、融合育人功能创造前提条件,探寻育人效应的最大化,最终让每一位儿童都能在擅长并感兴趣的领域得到培养。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显著优势,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各族儿童一定会越来越幸福,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宁本涛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人民教育》2023年第12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