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非遗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呼应与价值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丰富资源。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已逐渐走向常态化、系统化,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功能,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更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呼应。

非遗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呼应与价值导向

非遗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指力求通过特定的方法、途径让受教育者接受并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达到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离不开文化之基,离不开非遗传承带来的无尽滋养。因此,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民族地区更应该注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切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珍贵“养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文明智慧,承载了各族人在其独特的文化场域所形成的民俗风情、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文化烙印,是培育中华文化认同的源头活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道德教化、理想信念、情感认同等文化内涵是确认共同体成员身份、唤醒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乃至国家认同强有力的催化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文化认同是从个体最基本的精神层面入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性条件”进行最大主观效度的阐释和价值赋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四个共同”思想是文化认同强大的精神后盾,动态化地呈现出各族人民在胼手胝足、守望相助共创的疆域共同体上,同舟共济创造灿烂文化、孵育伟大精神、谱写悠久历史,以辩证的过程论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条件和特质进行了剖析。“四个共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深化提供框架向度。无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疆域缔造还是发展历史,乃至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写照。脱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免沦于“空泛虚无”的境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各民族灿烂古老文明的再现,印刻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沧海桑田的历史记忆和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包容性的精神内核,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丰厚素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包括了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化,它们以不同的形态进入中华文化的整体之中,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在性、共生性和共意性”的同构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家底”。文化的最内层是价值观,最外层是符号,民族群体最为显现的文化形式就是直观可见的符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符号集聚着各民族勤劳致富的生存智慧、虔诚坚定的团结信仰、抗侮御敌的爱国大义、革命建设的伟大探索、改革创新的振兴之作,流淌着红色基因,闪耀着各民族文化的夺目光芒。各民族手足情深,共同擘画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卓越篇章,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最强有力的底气与资本。

非遗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力抓手

非遗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践保证。非遗传承与文化认同之间具有紧密契合性,非遗传承是文化认同的内在固有属性,是文化认同最直观的外在行为表征,同时也是文化得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非遗传承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起中介和桥梁,能够连接各民族成员对集体记忆的追溯,加深人们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人民精神领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国家归属感,是实现“各民族一家亲”心理认同幸福情境、强化民族团结进步的行动引领,成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抓手。

非遗传承是学校开展铸牢中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过程。非遗是人们意识层面对“五个认同”的集中表达,如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巍山彝族打歌不仅是民族地域特色艺术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血液中宝贵的活态基因,凝聚着彝族人的智慧结晶。巍山彝族打歌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后代生动传递着彝族历史文化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等文化脉络,为发掘校本课程提供教育资源,为学校非遗传承提供介质,有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开展。有关巍山彝族打歌传承的传习所、博物馆、相关校园活动、民俗节庆活动等都是学校开展文化传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态窗口。因此,非遗传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着力点,创设范式遵循。

非遗传承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两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为主旨内容和价值依归,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深层性关联,非遗传承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具有关键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重要一环,非遗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民族情怀是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长远激发学生“生逢盛世,不负韶华”的奋斗热情,树立以“青春之我”圆“青春中华”之梦的远大理想,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同时,非遗传承也不断形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期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年轻一代拥有美的心灵和美的视野,去感知美的世界。透过非遗传承,学生们能够洞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意义所在,并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华文化认同和非遗传承意识内嵌于心。

非遗传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导向提供助力

非遗传承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当代价值圭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激发中华民族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旨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致力于激活共同体成员的强大信念,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非遗传承强化“多元”与“一体”辩证关系,夯实我国民族关系持续良性发展,是增进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有效手段,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效思想基质。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民族生存状况、民族荣誉感、民族前途命运发展的深切关怀与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闪耀的明星,在其传承过程中向中国和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力彰显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异彩纷呈,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在其不断和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进行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迸发出无限激情,引导人们将一腔热忱积极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我国民族大团结源源不断注入新鲜力量。例如,1987年巍山彝族农民业余打歌队应邀赴日本演出,2006年打歌队参加了央视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展演,2008年“打歌之乡——巍山音韵”节目在央视播出。打歌队每一次的精彩表现无不让人心潮澎湃,并让人心生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非遗传承有效强化了中华儿女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形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凝聚力,共同建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跳动着新时代的强劲脉搏,聚合着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结着各民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爱恋、根植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信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出各民族独特的人文个性和生态特征,在各类场域中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丰富的话语契机,助推实现各民族人民情合交融的美好愿景。

非遗传承不仅提升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文化认同离不开对文化的传承,非遗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规范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具有强大的效力。非遗传承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起一座共享的时空平台,不仅促进各民族内部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而且能增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漫长的历史沉积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悠远延绵,既是对本民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写照,也是共同体成员信仰的载体,塑造着中华儿女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民族性格,传达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抒发的真挚情感和洋溢的性格也在不断感染其他民族成员,为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渲染氛围,有效强化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在非遗传承交互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交相辉映,形成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文化自觉与思想认知。

提升中华文化世界竞争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当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政治定向作用。非遗传承大大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世界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就必须要加强自身实力,强化“硬实力”的同时,也要充分兼顾和利用文化这一“软实力”。随着国家发展和文化传承相关政策的引导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走向了全国,而且也成为我国对外沟通交往中的一张特色名片,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占有一席之地。它以更具体形象的方式立体展示其文化内核,描刻中华精神面貌,让中国不仅以其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尊重,更以其瑰丽的文化征服了世界。

非遗传承对于国际间的文化互动具有进阶性的助推作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非遗为提高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提供丰富的语料资源,推动构建人类共享资源体系。非遗传承给人带来的视觉、听觉、触觉盛宴极大鼓舞着世界各族人民跨越民族、种族等多种界限,直击心灵间的触动,有助于消减民族偏见,逐渐突破原有的文化障碍或隔阂心理,化解民族“刻板印象”。同时,非遗传承能够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营造“民族互嵌”社会和谐氛围、安全的文化心理环境,打牢人们内心深处的共同体信念根基,极大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作者普丽春系云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费洋洋系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赵伦娜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5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非遗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呼应与价值导向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