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调研报告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工作”的部署,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组织调研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聚焦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情况,面向四川、云南、青海、贵州等省份开展了调研。其间,连续两年先后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掌握民族地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提出对策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教育赋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成效显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进入快速推动、全面普及时期。各地为推动此项工作,出台落地了许多举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效果显著。四川省凉山州中小学生和学前幼儿基本能够使用较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全面加强。一是各地均建立了大中小幼有效衔接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二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如青海省黄南州成立了州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设立义务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建立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管理与培训长效机制,为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提供平台支撑。三是各地普遍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如四川省凉山州成立学前学普办公室,发布《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工作方案》,推进“一村一幼”建设。青海省黄南州幼儿园基本实现国家通用语言保教工作全覆盖。四是各地普遍把熟练掌握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中小学和幼儿园合格教师的基本标准;部分地方设立了严格的幼教辅导员准入标准,把具备全日制中等师范以上师范类学历作为必要条件。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覆盖面日益扩大。各地均推出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覆盖面的有力措施。截至2021年,云南省已完成11.3万名“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不通国家通用语言的劳动力普通话培训,42.98万人通过“语言扶贫APP”学习普通话。青海省黄南州组织400名青壮年农牧民开展普通话口语表达交流技能强化培训,通过“讲、听、学、说、练”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参训学员普通话应用能力。

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培训力度明显加大。各地均建立了国家、省(区)、地(市)、县(区)、学校五级培训体系。如云南省以省内民族地区普通话不达标或达标等级较低的教师为重点,实施教师普通话能力提升项目。2016年以来,累计组织近万名少数民族教师免费参加普通话培训,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整体水平大幅提高。青海省黄南州2021年共选派2000余名教师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幼儿园骨干园长培训班、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培训班等11期国家级和省级培训。

“说好普通话,写好中国字”校园氛围更加浓厚。各地发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校园主阵地作用,营造“时时学、处处测”的普通话学习训练氛围,做到学在日常、测在经常。举办诗词朗诵、演讲比赛、书写展览等活动;组织班级开辟“推普角”,设立“推普员”;举办丰富多彩活动,建立长效活动机制,如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丰富中华经典资源库,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选拔赛、“学前学普”教师技能大赛。

东西部协作帮扶持续加大。积极探索“组团式”支教新模式,变“输血支教”为“造血兴教”。青海省黄南州2021年实现“天津黄南班”1市3县全覆盖,并成功设立3个“天津黄南班”,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

迎难而上,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需进一步提高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个别地方和个人对民族地区加大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力度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如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截至2021年,某省多个州市未成立语言文字管理机构,还有少数市区县尚未建立语委机构,没有专兼职工作人员,语言文字推广普及队伍建设短板突出。

需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环境。民族地区多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薄弱地区,特别在一些农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氛围有待加强。如某少数民族聚居区虽然推普工作成果显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率较高,但个别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高,整体上国家通用语言交流能力较弱,是推普工作的重难点地区。

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语文教师队伍仍然任重道远。一是部分语文教师所教非所学,兼任其他科目现象仍然不少。教师总量不足及师资力量不强,有的语文教师兼任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学,难以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的教学中来。二是语文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程度仍需加强。当前民族地区还处在使用统编教材的转型期和适应期,部分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任课教师使用统编教材教学的办法不多,创新教育载体和方式的能力不强,在深度挖掘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方面与要求有一定差距。三是教师培养培训系统性、针对性、广泛性不够。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老教师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四是教科研亟待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教研员作用需进一步发挥。理论研究阵地和教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有待加强,应用研究与实践指导不充分。骨干教师教研员作用仍需进一步辐射,形成更为良好的交流研讨氛围。

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有效的实施措施、保障条件、考核评价等各方面的指导方案需统筹规划。督导评估的激励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还存在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标准不够系统、评价过程和评价主体不够多元等问题,导致部分学生语文素养有待提升、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

政策落实、协作帮扶有待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教育部门和教师希望国家加大帮扶力度,加强东西部协作交流。教师普遍反映希望有机会去东部发达省市学习交流,同时也希望发达省份教师多到当地指导教学。某县教育局局长及某中学校长均提到,脱贫攻坚的几年时间,教育部的领航校长计划给予了学校极大支持,浙江省及河南省多位教学专家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但自脱贫后这种支持不再持续,本校教师尚不具备同等的教学能力,对后续的教学质量有一定影响。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着力点

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过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部署,站在以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意义。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视角来谋划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以增强“五个认同”为目标,以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为基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大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力度,严守民族地区教育意识形态阵地。

坚持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民族地区教育的基础工程。始终把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是各学段要持续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目标和教学范围,融入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学活动。二是加大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力度。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落实统编三科教材使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坚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三是深入推进不同民族混校、混班共学,混宿共居,增强各民族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四是抓好重点群体的推普工作,发挥辐射作用,为各族群众融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提供基本保障。做好针对基层干部和不具备普通话沟通能力的少数民族群众专项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少数民族群众学得好、用得好。

坚持从小打好中国底色,深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宣传活动。一是在语文课程中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二是落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着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帮助民族地区学前儿童打通语言关,让学前儿童都能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加强幼儿园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把熟练掌握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标准,保证幼儿在园期间能够高质量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三是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标建设,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语言文字监测管理中的应用,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纳入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估评价各个环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提升。多措并举解决教师编制,保证语文教师专注本学科教学。教育部门应在充分了解当地情况的基础上,会同负责编制、财政部门以及上级部门动态核定和调剂增加教师编制,妥善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编制不足、师资不足导致语文教师兼任其他学科等问题。加大“省属公费师范生计划”和“特岗教师计划”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急需专业教师。推动省、州、县、校配齐配强教研员队伍,落实好乡村教师补贴、边远地区补贴,职称晋升优惠等政策,千方百计留住优秀教师。

加大语文教师培训,助力专业成长。一是完善“五级”教师培训体系,使语文教师全员接受师德师风和专业素养方面的培训,特别是针对统编教材使用的培训。通过建立对口结对、联盟帮扶等机制,依托内地师范院校,建立教师培训培养基地,定向培养紧缺教师,提高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二是实施种子教师示范引领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形成教师培养补充长效机制。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和“一考三评”活动。三是不断扩大国培、省(区)培学习成果辐射面。充分利用省区、市县名师工作室,建立名师引领长效机制,由各级教研部门优秀教研员、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组成专家团队,引领更多教师掌握并用好统编教材。四是有效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学习等手段,推动教师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相结合、虚拟仿真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成效。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强民族地区语文教师教科研能力。加强和改进教科研工作,发挥教科研服务学科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学习的智库作用。研究遵循教育规律和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习得规律。通过教科研,使教师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教育规律、教学方法和学生认知规律,从而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增强教学能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效。

抢抓智慧教育发展机遇,不断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评价体系。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加快提升民族地区学校信息化水平。实现远程教学与教研、管理与培训全覆盖,加强网络资源共享。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及其线上课程学习资源,加强语文教学。鼓励师生广泛运用新媒体教学资源和教辅材料,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成效。

进一步释放语文教学评价的作用。将评价手段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通过设计多维度的评价工具、健全评价标准体系、实施过程性和多元化评价,为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有益参考。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其掌握适切的学习方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一是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机遇,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带动乡村教育振兴。不能让语言不通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力度,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才能更好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质量的提升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二是继续推行帮扶计划,鼓励东西部合作办学。各级教育部门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帮扶计划。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与构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之间的双向促进作用,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黄慧英,系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4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调研报告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