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土默特档案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早期体现

土默特处于中原地区通往蒙古高原的交会之处,是既可农耕又能放牧的肥美之地。据《土默特志》(上卷)地理志部分记载,土默特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之为敕勒川,“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北朝民歌《敕勒歌》描绘的就是土默特地区的壮丽风光。隋唐时期,这里被称为白道川,到了宋、辽、金时期又称之为丰州滩。直到明朝,因蒙古土默特部在此驻牧而称为土默特地区,到了清代,沿袭北元时期的土默特旗称谓,分为左右两翼。直到现在,土默特地区成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以及巴彦淖尔市的乌拉特前、中、后旗以及五原县一带。

土默特地区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很久以来就是多民族繁衍、迁徙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由于战乱、灾害、屯垦、驻防、互市、商贸等原因,人口迁徙比较频繁,满族、蒙古族、汉族、藏族、回族等各民族都在此聚居。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的历史,记载内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的土默特档案,也记载着土默特地区多元一体的历史。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土默特地区就有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意识,并把教育作为增进文化认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这在记载相对详细而又有传承性的土默特第五小学档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为促进民族发展而开设学校

清朝时期,随着汉族移民在土默特地区屯垦经商,满族、蒙古族、汉族、藏族、回族五族杂居格局日渐形成,经济上表现为“汉种蒙地,蒙取汉租,互相资以为生”,久之渐成聚落长期杂处。随着生产方式和民族结构的变化,各民族文化交融从渐通婚姻、饮食、衣着、居住等延伸到教育领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文化的相吸相融成为土默特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精神纽带。

1922年,京绥铁路延伸至包头城南二里半村后,土默特地区教育文化领域的改革被提上日程。因为铁路的到来,二里半村地价很快高涨,蒙古族汉族租佃户彼此争夺不断。为了平息这种纠纷,1923年土默特当局专门设立蒙民生计处,负责蒙古族民众租佃过约手续,并且提取地价百分之三的手续费,作为生计处公费及开办学校的经费,由时任土默特右翼六甲参领都格尔扎布兼任“包头蒙民生计处主任”。当地的“包头镇半日学堂”(又名土默特第三初等小学堂)在1911年清朝灭亡后停办一直未能恢复。据载于《土默特史料》(第十集)中《土默特第五小学的历史概况》所述,为解决包头地区蒙古族人民子弟的教育问题,都格尔扎布联合包头蒙古族士绅胡陞等组成校董会,筹备恢复学校教育。据土默特左旗档案馆藏《土默特总管公署第五初级小学校调查表》显示,在原来包头镇半日学堂(土默特第三初等小学堂)房舍基础上,土默特第五小学于1923年10月建成。以民办公助形式开设的学校,成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阵地。

为促进文化认同而教习通用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相通是人民顺利沟通的关键,沟通不畅就难以达成理解,形成认同。同时,语言文字教育也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形式,而以通用语言文字为主体的教育是形成文化认同的必然选择。

由于土默特地区蒙汉杂居,语言文字的相互学习态势已经形成,到清同治至光绪中期时,当地青年基本都会说汉语,以至于都格尔扎布在其编纂的《蒙文辑要》序言中写道:“现在蒙古子弟,大半不知蒙语,且不注重蒙学,所以惴惴然,犹恐根本之学将渐失传,因此樗栎庸才而纂辑此本。”由此可以看出,早在20世纪初期,土默特地区就已经以汉语为通用语言了。民国时期,从1912年实行“壬子癸丑学制”,到1922年又仿效美国实行“六三三学制”,学制在不断变化,进而课程设置也在不断进行调整,课程标准及名称也随之变化。但是,由于当时规定小学科目可以依据地方情形,酌量分合。土默特地区各小学的课程并没有随之频繁变化,而是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个别科目的调整。据《土默特志》记载,1913年的土默特地区小学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有条件的学校加授“蒙文”。1923年的课程有“国语、算术、音乐、图画、体育、常识、修身”,个别学校加授“蒙语”。而在1930年考试分数册上显示,土默特第五小学的课程设置主要有“国语、算术、蒙文、常识、工艺、体育、图画、音乐”。

土默特档案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早期体现

如表1所示,国文在三个时期一直在开设,可见,内蒙古地区早在20世纪初就开展了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而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授“蒙文”,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在内蒙古地区教学就是以蒙古语教授为主。从教习“国文”这一点上可以看到当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萌芽。

为促进民族交融而蒙汉学生兼招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而学校作为交往交流交融最直接的场所,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从土默特档案记载的土默特初等小学章程来看,最初土默特第五小学学生的名额定为30名,学生名额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变动,“如越额,随时呈请扩充”。从学生籍贯来看,由于土默特第五小学是为解决蒙古族子弟学习而设立的,因此设立初期招收的全部是蒙古族学生。但是,据《土默特史料》(第十集)记载,1928年之后,由于毕业、升学以及转学等诸多原因,在校学生人数一度下降。为保持学校现有人数规模,后来就开始招收汉族学生。

当时虽然是由于生源不足而兼招蒙古族和汉族学生,但是却在客观上实现了蒙古族汉族学生合校,同时,土默特第五小学当时不分蒙班汉班,教授课程也不因民族身份有异。民汉合校、混合编班,不同民族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中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同民族学生“各抱各的团、各走各的圈”的现象,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为贯彻民族工作而进行启蒙教育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几千年生生不息,很重要的原因是有民族精神的支撑、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民族工作,提出实行“民族自决”、实现民族平等的方针政策。针对内蒙古地区实际,分别于1925年10月和1930年11月发表的《关于蒙古问题议决案》《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古工作计划大纲》等重要文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民族平等”的政治原则。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就在培养蒙古族共产主义者、建立内蒙古党组织、创办民族革命刊物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1923年秋,一群有志于革命的蒙古族青年从土默特和各盟旗奔赴北京入蒙藏学校接受新思想,在李大钊等同志的重视下,这群革命青年民族觉悟逐渐提高,成为内蒙古民族革命的中坚力量,这其中就有土默特的先进青年乌兰夫、李裕智等。

随着革命思想不断传入土默特地区,各种进步书刊也不断传到学校,一些学校成为革命的启蒙场所和民族宣传的重要阵地,土默特第五小学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1925年初,内蒙古建立了热河、察哈尔、绥远和包头四个工作委员会,李裕智同志被任命为包头工委书记,而包头工委办公处便在土默特第五小学校,并在此开展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革命工作。

李裕智等同志除外出宣传、组织革命活动工作外,还利用课外时间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民族意识和国内革命形势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蒙古族青年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斗争中的觉悟和热情,培养其革命倾向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其日益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有10多名学生在李裕智等人的号召下,或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军,或进入军官学校。土默特第五小学也就成为他们革命思想重要启蒙地和接受革命洗礼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土默特地区的早期实践地。

土默特地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多元一体的历史,并且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有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期教育,共同培育学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土默特地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作者:梁兰英,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档案馆)(《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2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土默特档案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早期体现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