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要做就做一个好老师

27年来,我一直记得师范报到第一天母亲的那句话:“好好学,要做就做一个好老师。”教师这个职业,对我具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我沉迷于那种用心灵启迪心灵、用精神感化精神的伟大感。用人民教育家于漪的话说,“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1998年我刚满19岁,迈出了师范学校的大门,踏上了距离县城几十里的大仓盖镇殷家庄小学的讲台。那一年,我的人生实现了角色大转换——从学生到老师,从孩子到大人,从别人照顾自己到自己照顾别人,从繁华的城市学校到偏僻的农村小学,巨大的反差着实让我措手不及,难以适应。

因为离家远,只能住校,而全校住宿的也只有我一人。年久失修的房子,门已经变了形,大冬天,刺骨的寒风吹进来,纵然炉火通红,我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每天放学后,同事和学生都回家了,空旷的校园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天一黑,就躲在宿舍不敢出去,那时候,好想家,想爸爸,想妈妈!但很快我就忘掉了这些,这个职业给了我巨大的回报,不只是市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等一个个越来越大的头衔,而是永远无法忘怀的一个个稚嫩的面孔,一个个美好的瞬间,是我所迷恋的教师的价值:用心灵启迪心灵,用精神感化精神。

育人的初体验:用真心唤真心

刚工作的那一届班上有个男孩叫大伟,人如其名,个大,劲大,脾气大,与同学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父母离异后,他与母亲一起生活,成绩总是排在后面几名。为了改变这个学生,我一直坚持每周家访两次,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大伟的母亲在外村打工,每天下午6点之后才回家,每次家访结束时都已是星斗满天。那时候村里没有路灯,我从大伟家出来摸黑骑车5里地才能回到自己家。这么做了许久,大伟在行为和学习习惯上一直也没有太多的改观,我也不知道还要家访多久,内心既焦急又沮丧。有一次家访回来一不小心我连人带车摔在了路边田埂上,第二天我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学生们见状都慌了,大伟可能知道了我是家访摔的,第一个冲过来,搀扶我走上讲台,帮我摆好教科书,还跑到座位上把自己凳子搬上讲台,硬是让我坐下。对视的刹那,我看到这个男孩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关切,透过明亮的眼眸,我看到了大伟那颗善良的心。我拍拍他的肩膀,低头说声“谢谢”,他不好意思地摸着脑袋,漫长的家访,不间断的、苦口婆心的谈话终于迎来了教育的转机。

大伟有了转变的意识,他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上也更努力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像换了一个人,乐观开朗了,成绩也逐渐提高。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让他有了转变的动力,是我摔倒了引起了他的同情吗?我想还是我的坚持打动了他,我的坚持表达了我的真心,真心一定能换来真心。

教师要有一颗真心,这颗真心就是真的希望自己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好。教师的工作就是怎么表达这颗真心,落实这颗真心,此后的育人工作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真心的外在表达是包容和耐心

晓亮,一名先天性智障儿童。年龄比班上其他孩子大两岁,但智力却远远低于同龄孩子的水平。从晓亮来班上那天起,就不断有学生“告他的状”。后来,家长也找到学校来。“老师,晓亮给我家孩子的衣服上抹鼻涕”“老师,晓亮把我家孩子新买的笔拿走了,怎么都不给”……每次我都会用很多的话语跟家长解释,但家长都表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晓亮坐在一起。让晓亮单独坐吗?让大家都疏远晓亮吗?这肯定也不是办法,为了让同学们能接受他、宽容他,我决定尝试每个学生都要成为晓亮的“同桌”。“轮换坐到晓亮的旁边”成了我的班上周一必做的一件事,我不知道这能不能奏效,但我想这是增进孩子相互理解的唯一方式。

为了不伤到晓亮的自尊心,我无法在全班解释该如何做,每次换座位前,我只能悄悄地告诉即将成为晓亮同桌的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东西被晓亮拿走了,你不要跟他强硬地要过来,要慢慢跟他解释,如果他还给你东西了,你要夸夸他!我也随时告诉晓亮拿别人的东西不好,这样同学会哭的。

我和孩子们的包容和耐心起效了,慢慢地告状的同学少了!当然,晓亮有时见到很有趣的东西还是会拿,因为他的思维很简单。不过班里的其他同学慢慢地宽容了他这种行为,告状的家长也没有了。

有一天,我走进教室发现晓亮正卖力地擦着黑板。见此景我马上走到晓亮身边,竖起我的大拇指,说:“你真棒!”他不好意思地对我笑了笑。“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我一边拉着晓亮的手一边对同学们说:“下课了,你们都快乐地玩儿的时候,晓亮在擦黑板,看黑板擦得多干净!”孩子们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不一会儿,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的晓亮也不好意思地笑着看着大家。“他可能还不能真正地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他一定知道大家在表扬他,他这样做同学和老师都喜欢他!”

从那以后,黑板前总会看到晓亮擦黑板的身影。我在平时也会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给大家发发纸,抱抱作业,洒洒水……渐渐地,同学们淡化了他的“特殊”。他认的字不多,会写的更是有限,有一天晓亮递给我一张小卡片,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可爱的字:“老师,妈妈”。泪水氤氲我的眼眶。我更坚信,教育是慢慢等待,是每天朝向目标进步一点点,日子久了就会有惊喜。

小鹏,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住,孩子有些自闭,学习吃力,甚至简单的字都不会写,拼音也不会读。农村学校,师资缺乏,我每周几乎都是25节课以上,平时没空,就利用星期六、日在家里给孩子无偿补课。我们一起做拼音卡片,从声母、韵母到音节、到声调,一步步强化基础知识。那时,我的女儿不到三岁,离不开人,我常常是一手抱着孩子,一边给学生辅导,时间久了,牙牙学语的女儿都能把汉语拼音背下来了,小鹏还是一知半解。那段时间,孩子一走,精力耗尽的我倒头就睡,实在太累了,为了一个声母,不知费了多少口舌,想了多少办法,多少次都想算了吧,这么做没希望,但真的要放弃时,又实在不甘心让那么清澈的眼眸背后缺乏智慧的光芒。最终,耐心真的有了回报:一个微微自闭的孩子也完全能靠拼音读书了!这时,一切付出都那么不足挂齿。

十多年前,我就慢慢知道,教师育人的一颗真心表现出来,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包容孩子现在的问题,要给孩子时间,要坚持,一点一点地来,不害怕反复……而人的耐心是可以锻炼的,耐心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职业技能”。

真心的内核是同情心和同理心

从教20多年后,我又遇到了一个胖胖的男孩儿岑岑,他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不听讲,更从不举手,他的手里总会攥着点东西玩,哪怕是一块橡皮,一个纸团儿,都会在手里摆弄好久,只要将他手里“玩具”拿走,他便将头扭向一边,嘴里嘟囔着表示各种不满。这时,只要旁边谁插上一句嘴,他便火冒三丈,拳脚相加,这是个每个老师都不喜欢的“刺儿头”,我对他也有一种说不出的反感。

9月的天气,别的孩子都开始穿长衣长裤和运动鞋了,他还穿着校服短裤和一双凉鞋。一次习作题目是《我的一家人》,他在作文里写道:“我的一家人只有我和我的爸爸,我连狗都不如,我现在连妈妈做的一顿饭都吃不到……”一句话如同一根针,深深扎进了我的心,对这个孩子的反感也烟消云散,也更加深了我的一个信念:每个不正常孩子的背后都有他的苦衷。

一次,同学们说岑岑又打人了,我把岑岑叫到办公室,问他:“你是好孩子吗?”他将头扭向一边:“我不是,好孩子会没人要?”这句话再次深深地扎进我的心,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我无法想象,岑岑回家如何面对那个空空落落的家,孩子会背一篇课文,解出一道题的那份欣喜,该与谁分享。我拉住岑岑的手:“来,老师抱抱你。”当我抱住孩子的那一刹那,孩子将头扎进我怀里哇哇地哭。孩子压抑了太久的委屈无法向人诉说……

隆冬时节,一场大雪让出行变得极为不便。岑岑的爸爸有急事走不开,让他自己走回去。岑岑扭过头哭着望向我:“老师,我是不是不招人待见的孩子?谁都不喜欢我。”我理解孩子的脆弱,拉起岑岑的手:“别瞎说,爸爸忙,走,跟老师回办公室。”我给他订好了一大碗牛肉面、削好了苹果,他在温暖的办公室睡了过去。之后,在一次作文中岑岑这样写道:“此生,最难忘的是在老师办公室吃的那碗牛肉面。长这么大,最好吃的一碗牛肉面。”看着如此简单朴实的文字,想到原本可以拥有美好童年回忆的岑岑,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快乐起来。

很快我发现他是一个喜欢运动的孩子,尤其爱打篮球。我买了篮球送给他,在美术课专门陪他去操场打篮球。我告诉他: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无论何时,我都会像妈妈一样支持他、理解他。岑岑的脸颊微红,他眼睛里闪着亮光。我轻轻挽起他的衣袖,喊他:“大儿子,加油!”他嘿嘿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他开始享受与我相处的时光,而我也更加信任他。抱书、发书,他成了我的小跑腿;他会默默给我端水拿衣服,成了我的小跟班。放学后,他总是故意路过我的办公室,轻轻推开门,只为跟我说一句:“老师,别太累,早点回家。”每次,我都会回头对他点头一笑:“好的。”看着这个内心藏着无数善良的男孩儿,变得一天天快乐起来,我不由得感到欣慰起来。

岑岑最大的问题就是爱发脾气,这件事我们沟通过无数次。五年级的篮球赛,我最怕他输了跟大家发火,事先跟他打了多次预防针,但怕什么来什么,球赛输了,他又开始骂骂咧咧,显得那么粗暴、不合群、没教养,那一刻我失望得心如寒冰,回家后爱人的话点醒了我,他说:“哪个孩子还没个缺点?!”是啊,每个孩子都有缺点,是我太关注这个孩子了,想让他事事都做得更完美,之后我选择了包容,我理解他做到这样已经很不易。我没有直接批评,只稍稍提醒他情绪上来了,最好能够自我调整一下。没想到,这反而比激烈的批评更有效,我总是远远地观察他,有一次他跟同学起了争执,他又急眼了,拳头都攥得紧紧的了,但在发作前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走开,他在走廊里溜达了好一会儿,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我适时塞给他一张小卡片:“大儿子,很开心,你心里不是只有自己,还装着他人。加油!”

慢慢地,岑岑与同学关系融洽了许多,上课小手举得高高的,回答问题流畅。一次当宣布他语文考试上90分时,同学们自发地为他鼓掌,此时的他坐得直直的,憨憨的微笑中夹杂着一丝羞涩,他又朝着我的方向看过来,我轻轻走到他的位置拍了拍他的后背。看着一个充满负面情绪的孩子变得正常甚至积极向上,我体会到了师者幸福:用心灵启迪心灵,用精神感化精神,我做到了。

我享受着岑岑的变化,更思考着育人的本质,年轻时我笃信教师的一颗真心,我拼了命地去做家访,我天天都在苦口婆心,我会为孩子的点滴进步真诚地鼓掌,也会被孩子身上的反复搞得垂头丧气……我有一颗希望他们进步的真心,但真心又是什么,怎么会更有效?

真心首先要化作耐心和包容心,教师要抛开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客观地接近孩子;接下来,真心要表现为一颗同情心,孩子不管多调皮捣蛋,他们总还都是弱小的,有其局限,受环境影响大,他们很多时候都是无助的,无能为力的,这样你就有意愿去了解孩子;真心还是一颗同理心,只有你真正理解了孩子,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他,你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每一个行为,而积极的转变也只有在你真正理解他时才能发生。

母亲的话又一次回荡在耳边:“要做就做一名好老师”。这也是我的初心。年轻的朋友们,如果你有意做一名教师,就请先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是否有一颗做教师的真心?你是否真诚地想让自己的学生因为自己而变得越来越好?你是否会把这当成自己的一件乐事?至少这是你选择教师职业的理由之一,只有这样,教师这个工作才最适合你,你才能做得开心,做得有所成就。

(成玉英 作者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财神庙街小学教师,2014年“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

《人民教育》2022年第17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要做就做一个好老师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