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摘  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我们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程,梳理和总结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色基因;高校美术教育;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办的四所高校,中央美术学院的两个重要前身之一鲁迅艺术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都在其中。在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一批优秀的革命美术家迅速成长,创作了一大批优秀革命美术作品,为中国美术事业播下红色种子,留下红色基因。抗日战争胜利后,鲁迅艺术学院的大部分人员与延安文艺界人士组成东北文艺工作团和华北文艺工作团,其中华北文艺工作团又并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后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改称“三部”。北平和平解放后华北大学三部与国立北平艺专合并成立国立美术学院,后正式命名为中央美术学院。今天,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我们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程,梳理和总结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具有重要意义。

鲁迅艺术学院的红色基因,为建设新中国最高美术学府奠定了坚实根基

1938年4月在延安创立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的艺术教育思想和美术创作方式,对中央美术学院的办学方向和教学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中央美术学院在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奠定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央美术学院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之一:党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鲁艺的教育方针是:“以马列主义的理论和立场,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历史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的艺术理论和实际,训练适合今天抗战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团结与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使鲁艺成为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与核心。”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党建立起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学中,就有这样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可见我们党对文艺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文艺事业成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成为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传承红色基因,办好中国的最高美术学府,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贯彻好党的教育和文艺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准确把握文艺发展和艺术教育的正确方向。

红色基因之二:艺术反映时代,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鲁艺师生积极投身到前线基层创作,形成了艺术反映时代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观。鲁艺部分师生曾组成鲁艺木刻工作团奔赴敌后根据地和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开展艺术创作和宣传工作,为报纸刻制插图、创作故事连环画,创办《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副刊“敌后方木刻”,还用民间年画的形式创作反映边区军民生产生活的新年画。传承红色基因,办好中国的最高美术学府,就是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央美术学院师生把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记录这个民族在这个时代的创造,在中国和世界美术史上留下这个时代的经典,创作出优秀作品奉献给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和伟大的时代。

红色基因之三:艺术来自人民生活、艺术为人民服务、艺术家要与人民结合。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鲁艺师生深入到工农兵中间、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小鲁艺”的理论学习和“大鲁艺”的实践斗争紧密结合起来。鲁艺师生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从解放区农民的审美志趣出发,充分发掘并吸收陕北民间美术造型元素,形成了延安新木刻和新年画的民族化、大众化风格,成为深受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语言形式,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民族化、大众化探索的一个高峰。传承红色基因,办好中国的最高美术学府,就是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继承“关注现实、服务人民”的光荣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虚心向人民学习,把人民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为人民立像、为时代存照、为民族造型,为中国美术史留下我们这个时代里的最美人物、最动人故事、最壮丽场景。

红色基因之四: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与艺术创作规律的一致性。鲁艺的课程分为三大类:必修课、专修课、选修课。必修课有列宁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艺术论等,美术系的专修课有美术概论、中西方美术史、画理等,选修课有外国语或上其他系的课及听讲座。课程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主张对中外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借鉴。传承红色基因,办好中国的最高美术学府,就是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文化理论水平,广泛阅读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经典,建构起较大的思想格局和广阔的艺术视野,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宗旨,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创作出经得起人民评判和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

红色基因之五: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命脉,彰显中华民族精神。鲁艺时期的创作活动十分活跃,艺术理论和观点的争论也在所难免,比较突出的有漫画争论、马蒂斯争论、毕加索争论等,但都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传承红色基因,办好中国的最高美术学府,就是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在世界文化深度激荡中,在保持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艺术的同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坚守立足传统的本土文化立场,以对国家民族的大爱,对时代变革的大识,肩负起延续民族命脉、彰显民族精神的时代重任,努力扎根中国大地,塑造中国风范,传播中国文化价值,弘扬中国艺术精神,反映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展现古老民族的深厚底蕴,为人类艺术宝库增添散发着东方艺术魅力的当代中国艺术经典。

中央美术学院弘扬光荣传统,孕育艺术大师、创作艺术经典、探索高端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引领中国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独特作用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集中了江丰、胡一川等一大批怀抱革命理想和追求光明的美术家,他们后来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主要领导和教学骨干。向前追溯到自蔡元培等先驱们在1918年创办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之初,有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常书鸿、庞薰琹、闻一多、朱光潜等众多近现代艺术大家和学者担任教职。向后延伸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美术学院汇聚了众多思想活跃、具备深厚人文素养的中国美术界最杰出的创作和教学研究大家:徐悲鸿、蒋兆和、吴作人、董希文等。大师汇集,使中央美术学院形成了一支中国顶尖的艺术人才队伍,创作了中国美术史上不朽的经典,成就了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高峰。

在中央美术学院的百年辉煌历程中,党的领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在这里发展党员、开展活动并于1925年成立了党支部,是北方最早的学校党组织之一,党支部书记是学生会主席姚宗贤。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通过精神凝聚、事业凝聚、组织凝聚、活动凝聚、情感凝聚,团结中国最优秀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肩负起党赋予的历史使命,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一流艺术人才,充分发挥引领方向、提高境界、凝聚人心、服务成长的领导核心作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色基因传到新中国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们满怀“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信念与情怀,开启了新中国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新时代,建立了新中国美术教育制度和学科设置的基本框架,培养了一大批美术干部和美术教师,创作了一系列不朽的经典作品,奠定了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基本格局。红色基因传到改革开放的中央美术学院,历经磨难的师生焕发青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开辟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新天地。红色基因传到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的中央美术学院,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构了多学科、大美术的办学格局,跻身于世界著名高等美术院校之列。

在探索高端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中央美术学院继承鲁艺及国立北平艺专多年的艺术教育经验和“关注现实、服务人民”的光荣传统,探索社会主义美术教育的新路,在教学体制改革、专业学科设置等方面开创先河,引领着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方向。目前的中央美术学院,采取“宽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工作室+跨学科学习+实习实践”—“毕业创作”的教学改革模式,确保一流的教师因材施教、全方位熏陶、高境界引领、大视野拓展,一流学生耳濡目染、触类旁通、志在超越。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广泛的理论学习,为艺术人才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厚的人文修养基础。专业课程体系发挥教师的学术特长,加强师生互动,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跨学科学习涉及古今中外艺术传统和发展潮流,培养学生开放的视野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艺术创造的思想性和想象力。实习实践通过采风、写生、社会实践、艺术考察,引导学生从民间、自然和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形成关注现实、服务社会和人民的创作观念。全方位、高水准的“毕业季”全面展示学生毕业创作成果,直观检验学校教育教学成效。

在彰显时代的艺术创作和服务社会方面,适应时代发展,探索建立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从由造型艺术为主的学科发展到具有造型艺术、设计艺术、建筑艺术、艺术人文的综合美术学科体系,为“关注现实、服务人民”的学校传统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参与国家重大主题艺术创作,城乡建设、生态环保、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相关的重大项目,为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作出贡献。以深度国际化与高度自主性并重的姿态深入推进美术教育交流,通过中外艺术家互动的教与学,把世界优秀艺术带到中国,把中国优秀艺术传到世界,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成果,发挥国际影响力。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

回顾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历史,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面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面对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时代要求,面对中央美术学院要肩负的中国最高美术学府的神圣使命,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探索和把握高端艺术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艺术教育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高端艺术人才。

第二,坚持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办学定位,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高标准、学术研究的高水平、艺术创作的高境界、服务社会的高质量,引领美术事业和高等美术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第三,坚持汇聚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和培养最具天赋及创造力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创作、成长的条件和环境。

第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融汇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包容各种艺术风格流派,倡导学术自由,尊重艺术家个性,营造美术事业繁荣发展和高端美术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第五,坚持依法办学,建设具有中央美术学院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通过制度和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和一流水平。

第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竭诚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进步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团结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新起点上,在中华民族最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传承红色基因,团结凝聚中国最优秀艺术家,不忘初心,担当使命,扎根中国大地,扎实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

【作者高洪: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原载2022年第9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