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发力课程 托举“科创”——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科创教育侧记

大学生刘子扬,已经担任金鸡湖学校“蝴蝶监测社团”小助理2年。这位金鸡湖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带着对蝴蝶的满腔热爱认真钻研,成为苏州远近闻名的蝴蝶知识小达人,也顺利被澳大利亚一所大学录取。他曾拍摄到的“无趾弄蝶”被证实首次在苏州发现。

这个改变刘子扬人生轨迹的“蝴蝶监测社团”,融合了生物、气候、地理、环保、地球物理等众多学科知识,在实践中又涉及摄影、信息技术、绘画等技能,让学生们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像这样在具体学科基础上拓展的STEM项目,在金鸡湖学校还有很多,这些均得益于金鸡湖科创教育的核心点——课程。

与简单的“科创活动”不同,金鸡湖学校的科创教育建立在成体系的“课程”之上。金鸡湖学校对科创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路径,打造特色化的科创教育课程模块,全力提升孩子的科创素养和创新能力

我们将科创课程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学生基础学科和兴趣特长相融合,对与科创教育相关的学科课程进行模块化、单元化整合、联结、重组,从主题出发建构了科创教育模块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学科素养,又有丰富的跨学科整合能力,更能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金鸡湖学校校长尤亮表示

学科内重组:以“学”为中心

金鸡湖学校的科创教育关注点回到课堂,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将学科内容打通重组,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金鸡湖学校梳理理科(如科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信息学科内容体系,着眼于学科课程内容之间的结构性关联,对相关内容从单元设计的视角进行重组、优化和挖掘,编制学科课程纲要。之后,再对纲要中的每一个单元进行整体设计

发力课程  托举“科创”——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科创教育侧记

学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将学科内相关内容打通重组,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尤亮举例,科学模块课程覆盖三到八年级,是普及型、普适性的科创教育课程,具有“跨年段贯通”的特点,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设计前后衔接、螺旋上升、可任意组合的教学模块。再如,信息技术学科中的AI科创模块课程以人工智能知识为核心,以“破蒙”“启智”“创见”3个单元进行整合设计,从AI应用体验切入进行启蒙教育,以图形化编程语言为抓手建立AI设计初步认知,以编程解决现实问题为项目进行AI创新和创造。单元模块如“Scratch”“Micro:bit”“APPInventor”“智能掌控板”“物联网”“机器人”等可以按实际需求组合拼接。

学科外整合:“行走的课堂”

金鸡湖学校充分挖掘了每门学科背后蕴含丰富的科创教育资源。

学校以单个学科为主体,着眼于学科的拓展及相关联学科的辅助,对科创教育课程关联学科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块、教学组织、教学时间等进行协同设计。比如学校建立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集群,以本学科知识为主,融合必要的交叉学科知识,帮助孩子深入学科学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这些课程大多以项目式研学走课的形式展开,让孩子们融浸式体验实践,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每年4—11月的周末,和两个同学拿着捕蝶网、相机一起外出监测蝴蝶,成为8年级的葛宏璧每个周末雷打不动的日程。作为蝴蝶社团的积极分子,每周一次的社团外出监测活动,已经满足不了心中的“热爱”。他自己买书钻研学习,加入网上监测蝴蝶小组,周末、假期往返于周边各地“追逐”蝴蝶。看似“不务正业”的他,生物课成绩突飞猛进。“生物老师给我们讲解知识,带着我们外出认识蝴蝶,信息老师教会我严谨地做好监测数据统计,以及拍摄技巧,美术老师让我画心目中最美的蝴蝶……”在葛宏璧看来,这个各科老师合力参与的“生物+”蝴蝶监测课程真正带他走入了自然,走近了“生物”。

发力课程  托举“科创”——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科创教育侧记

在专家和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到实地亲自探究“桥”的美学和工程奥秘。

对于科创俱乐部STEM“物理+”模块课程里“桥项目”的孩子,每次走出去都能发现不同的世界。“桥梁竣工后仍被紧密监控着,确保质量不出一点差错。”“原来测绘桥梁有这么多步骤:设计测绘、施工测绘、竣工测绘、变形测绘”……前不久,在苏州市测绘院专家的带领下,“研桥”项目孩子们,走近苏州同里三桥,运用“GPS10”和“测距仪”实地测绘桥梁,研习物理原理,探究“桥”的美学与工程学奥秘。“我们还会举行桥梁设计大赛,孩子们根据兴趣分组走班,进行‘3D制桥、卯榫研桥、泥塑做桥’等活动。这些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表达、交流、协作、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金鸡湖学校“物理+”科创俱乐部,为了做好课程设计,10多位跨学科老师成立课程研究小组,经常集体大研讨,保证每个年级每学期有不同的研究项目。仅一个“水项目”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学科主题设计,物理是制作水动力小车,而化学研究的是污水处理,生物是研究生物的种类等。“通过多学科的交融和贯通,让孩子学科内容理解更透彻,也锻炼了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老师刁传玲表示

多年来金鸡湖学校在国家课程基础上,积极研发适合孩子的科创跨学科项目,探索开展“STEM物理+”校本课例研究,成为“园区STEM教育物理+联盟”“江苏省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试验项目STEM教育支持强基创新人才的融浸式实践基地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科融合:主题与生活相连

科创教育尤为重视跨学科学习。除去以学科拓展为主的多学科融合,金鸡湖学校还探索本土化的STEM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创社团形式,搭建 “跨学科整合”模块课程。这个模块课程以创新项目为中心,主题与生活、社会现实密切相连,涉及多个学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苏州园林是东方文明造园的艺术典范,更是苏州的城市名片。那能否通过地域文化优势,让孩子们感受文化、科技、美学和环境教育的碰撞?

2017年,苏州园林地方特色的“园林微景观”Steam项目应运而生。

在狭小的方盆中,连廊、假山、植物、曲桥、亭台楼阁,摆放错落有致,又极具空间美感,俨然苏州名园拙政园的缩小版。这是孩子们在“园林微景观”项目中自己动手“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园林微景观”课程就是让学生在研究苏式园林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布局,充分利用植物知识、3D打印、模型制作等科技手段将苏式园林微缩在一个个小小的空间中,制作出一件件别具一格的带有现代科技韵味的苏式园林微景观。

发力课程  托举“科创”——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科创教育侧记

通过微景观的创意与制作,不仅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科学素养,更将文化的种子种进孩子心里。

这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孩子们不仅需要解构园林美学,绘制设计草图,还要科学种植养护植物,尤其3D打印园林配件并非易事。“我们需要先设计图纸,然后用软件三维建模,再输入机器打印出曲桥。”参加了这个社团,6年级的楼秉桓越来越自信。“为了让孩子通过这个课程培养学科素养,我们学期前会进行跨7、8门学科,多达20余位老师的集体大备课,甚至还会引进校外的3D打印老师专业教学。未来我们还会探索加入水流、戏曲、声光电影等效果,让园林更灵动雅致,更富现代气息,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科技素养和审美能力。”老师陈瑜之表示。

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多种技能的培养,让“微景工坊”社团成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果颇丰,在“我爱3D”创新模型设计比赛中有10余人次获奖,同时社团被评为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优秀科技社团。

有了普及教育和兴趣启蒙,金鸡湖学校还注重科创教育的“培优”。

“创意工坊”社团的“金英”模块课程是在其他科创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对标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目标,在模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提升,力求做到一生一案、一生一策、一生一模块,让拔尖创新人才快速成长。“创意工坊”的高杰铭、蒋霁青两位同学获得全国信息学奥赛省赛一等奖,尤怡然获评“第九届江苏省少年科学院院士”,杨雯清被授予“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荣誉称号。

金鸡湖学校科创教育正在为更多的孩子打开新奇的科学之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通讯员 王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发力课程 托举“科创”——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科创教育侧记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