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中小学课后服务能否解决“培优补差”需求?教育部回应

7月13日,在教育新闻通气会上,被问及中小学课后服务能否解决家长为孩子“培优”和“补差”的需求时,教育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需要引导。在课后服务工作上,不能简单用“差”和“优”这两个字来看待。

“课后服务工作,现在特别强调一条:作为学校,要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的重要途径,要通过课后服务把它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延伸,更好地体现全面育人的要求,落实全面育人。”吕玉刚说,按现在一般理解,课后服务工作有四方面的工作要做:

第一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好作业。

第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指导答疑,这是个别的答疑辅导,不是集体大班性的、整体性去补课。谁有困难,就有针对性地去帮扶,这是体现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科技馆等等进行探索、自主探究活动。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活动、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和保障。

对此,广东省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还补充分享道,“班级教学实际上是典型的标准化教育,老师按照教学大纲讲同样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讲同样的内容。如果没有课后服务我们实际上就实现了有教无类、标准化人才培养。有了课后服务之后,可以从标准化的人才培养走向个性化的、差异化的人才培养,从传统的有教无类走向因材施教。”

“所谓的‘差’可能是指某个学生在某个学科学习上碰到了困难,这个可以通过课后服务这段时间,由学科老师进行指导帮助来解决。‘培优’中的‘优’也不是简单地指在某个学科上很优秀,可以理解为个人的天性禀赋、个人的兴趣特长。”陈秋明进一步说道,课后服务可以提供大量的兴趣班、兴趣社团,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天性禀赋、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和社团,进而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特长。这就是实现所谓的“补差”和“培优”。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中小学课后服务能否解决“培优补差”需求?教育部回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