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北京化工大学:劳动教育“三结合”赋能立德树人

“你们看!这是我种的苹果树,今年是它第一次开花,我现在能分清好几种果树的花了……”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A2001班的张越拿着手机激动地向爸妈展示劳动成果。“以前爸妈总说我‘五谷不分’,现在不同的树种该什么时候栽种、坑挖多深、株间距多少、每次浇多少水我都了如指掌,这片园子就是我们的劳动‘试验田’。”在她身后,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天工润泽园”里一派“农忙”景象。五六名大学生撸起袖子、卷起裤管,熟练地挥动锄头刨坑填土,种下葡萄、柿子、玉米和向日葵。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说,“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近年来北化工注重将劳动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劳动精神养成、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养成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努力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效果。” 

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北化工校园里的柳湖是师生们喜爱的休憩之地,这里水质清澈,湖边绿树红花环绕。然而,以前这里曾是一个死湖。关注到柳湖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状况,北化工化学工程学院依托专业校园环保志愿者协会,组建了柳湖环保公益实践基地。师生们组建荷塘先锋队,对荷塘进行环境清理、水质检测和水体净化。

队员定期开展志愿活动,打捞水面悬浮物、捡拾周边垃圾、进行水质监测和水体净化。几年来,累计开展湖区踏勘50余次,水中作业10余次,参与实践学生9000余人次,志愿者达1700余人。经过长期维护,荷塘水质终于恢复清澈。

化工学院辅导员顾峻宇说,基地注重劳动和专业研究结合,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们不仅探究水质成因,用专业知识解决水质问题,而且累计有12组学生团队依托环保实践开展研究,申请了大创、萌芽杯科研项目。此外还有1组学生申请了大创创业课题,开展了湖区四季体育文化商业模式研究。

据悉,依托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以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北京化工大学按照“一院一品”“一院多品”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目前,已有6个学院搭建了8个校内劳动实践平台,依托平台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共19项。

党史学习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的化育百草园实践基地里,不仅有种植着各种中草药的专业实践区,还有一块特别的理想信念高地。这里种植着向日葵,每株向日葵上面还挂着一张认领学生写上的学期目标,学生们理想和向日葵在这里一起向阳生长

教工党支部也参与到劳动基地建设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葛靖阳说,这块劳动基地也是教工党支部、学院党委开展党建的一线。在这里,不同学院教师党小组相约一起劳动,“老教师党员会跟我们分享党在不同时期遇到的困难和学校建设过程经历的各个阶段。一边劳动,一边听老党员们讲述王进喜、焦裕禄……这些时代先进人物典型的事迹,常常让青年教师和学生们有特别走心的体会。”

北京化工学院还把“三会一课”开在劳动现场,把党史学习教育放在劳动现场。在学院各个劳动实践基地,都有学校党委的身影。在田间地头,在劳动间隙,最新政策解读,师生普遍关心的学习热点,常常在党委委员们和师生肩并肩的交流中走心入脑。

为师生办实事与五育并举相结合

北京化工大学北校区工作办公室主任苏建茹说,北化工确立了“1+1+N”实践基地运行保障机制。即1个学院负责基地运行,1个科研教学项目进行支撑,N个职能部门承担日常保障和支持工作。目前,共有20余个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参与相关平台建设工作,带动超过10000人次学生参与了劳动实践。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生对劳动教育获得感,北化工还将“我为师生办实事”与五育并举相结合。2020年4月,由学校后勤保障部牵头,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了“务实维修小站劳动教育基地”。30多名学生在这个维修小站,通过自助维修和定期巡检维修的方式,对昌平校区桌椅、家具进行日常小维修,延长校园家具使用寿命。

而机电工程学院依托机械制造、工业设计专业,利用校园里被废弃的旧自行车,建立了宏德单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从2019年10月至今,学生们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00小时,维修自行车1000余辆。校园各处原先落满灰尘的废旧自行车通过零件重组“变废为宝”,重组出校园免费共享单车“宏德单车”70余辆。

“目前宏德单车有三种志愿服务模式,分别是单车推回、单车修理与废旧零件DIY。”机电学院学生岳旭宁说,“单车推回主要是推回校园内被损坏的自行车;单车修理就是再次修理;而DIY项目是新的志愿活动,主要对废旧自行车零件、轮胎等进行二次利用,锻炼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苏建茹说,2020级新生迎新,“宏德单车”托运行李三百余次,受到师生广泛好评。(中国教育记者 施剑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北京化工大学:劳动教育“三结合”赋能立德树人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