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拒绝“校园贷” 远离“套路”“陷阱”

近年来,“校园贷”让借款学生一步步跌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成“巨债”的报道屡见不鲜。“手续简单,流程快”“利息低、无抵押”“专为学生解决资金问题!分期付,分期还,期限长”“无需利息!无需抵押!马上到账!”……在很多学校宣传栏、路边的电线杆及周围墙体上常活跃着“校园贷”的小广告微信QQ、朋友圈,这样的广告更比比皆是。

对此,近日银保监会、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验,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定向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校园贷”的“套路“在哪?已经陷入“校园贷”陷阱,怎么解决?如果学生有合理贷款需求,不找“校园贷”怎么办?“校园贷”,如何根治?

一、说的好好的,怎么就上了“校园贷”的“套“!?

“很多都说拿着学生证、身份证,不用抵押,马上就能打款”“一张身份证、一张收款的银行卡,足不出户就能给你好几万,这种情况下,年轻人真的容易陷进去。” 一名参与过“校园贷”的学生现身说法。

校园贷”套路隐秘且形式多样,有不良贷、高利贷、多头贷、刷单贷、裸条贷、培训贷、回租贷、美容贷等等,专门坑骗大学生。“无门槛、零利息、免担保”这样的虚假宣传,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旦学生“上钩”,这些不法借贷公司会迅速为学生办理贷款,并通过设置合同陷阱、开具远高于贷款金额的借条、故意让学生逾期等方式“步步设套”。

北京银保监局介绍,“校园贷”的套路主要有七步:1、设计五花八门圈套;2、抛出低息低门槛诱饵;3、签订虚假合同;4、制造银行流水;5、单方面制造违约;6、借新款还旧款;7、恶意追债。

通常网贷平台宣传时只展示日利率或者月利率,给用户造成一种很划算的假象。事实上,这种低日利率对应的是高年利率。以部分网贷平台宣传的“借1000元,日息0.5元”为例,其对应的年利率为18%。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安全介绍,在行为经济学上,这种做法被称为框架效应,即用不同的话语表述同一个问题,以此引导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判断。

这些专门面向大学生设计信贷产品,往往是按照某种“套路”设计开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形成了“套路贷”。借款人一旦“入套”,往往很难摆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

校园贷”表面上打的是善意的幌子,暗地里却是诈骗、敲诈。

二、学生有合理贷款需求,不找校园贷,该去找谁?

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或者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通过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学生可按照规定程序申请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等。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介绍说,“如果学生需要的是助学贷款,请及时和学校沟通联系,也可以跟学生生源地的资助部门联系,申请生源地的国家助学贷款,这样就能解决学生基本的学费和住宿费的问题。”

“目前,年轻一代大学生金融服务需求客观存在,且增长较快。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以合适的方式满足大学生金融服务需求。”有专家认为。南昌航空学校长罗胜联说,应正视当代大学生合理信贷需求,鼓励更多合规银行开展校园金融业务,更好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校园金融服务

有关银行负责同志介绍,将更加紧密地与高校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发手续便捷、利率合理、风险可控的高校金融产品,支持学生能力发展,做到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放心。

治理校园贷乱象,要堵住“偏门”,坚决抵制不良校园网络贷款,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同时开好“正门”,满足大学生合理的信贷需求。

三、已经上了校园贷的套,怎么解决?

“天上不会掉馅饼”。郭鹏说:“如果已深陷校园贷,要及时与家长、老师反映,共同解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要求高校要定期排查学生参与校园贷的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置,用大数据注意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努力做到早防范、早教育、早发现、早处置。对于已经发生校园贷的学生,要给予切实帮助,向公安部门报案,解决还贷问题。大学生上了“套”,要注意留存相关凭据,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定向“收割”大学生的不良校园贷,怎么根治?

“近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的网络诈骗花样百出、网贷事件屡见不鲜,透露出部分大学生的财经素养匮乏,折射出的深层原因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财经素养教育的滞后”,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认为。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是杜绝不良校园贷的根本前提,“织牢政府‘资助网’是避免大学生陷入不良‘校园贷’的重要保障,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在介绍校园风险防范工作说。

用“良币”驱逐“劣币”,学校要正视大学生合理信贷需求,主动对接银行机构,配合商业银行政策银行有针对性地开发完善手续便捷、利率合理、风险可控的高校助学、培训、必要消费等金融产品,满足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等需求”,郭鹏说。在完善和落实大学生资助政策方面,落实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开展紧急救助、做到应扶尽扶;关注发展性需求、做到应帮尽帮。

对于“校园贷”这种“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进行诱导性营销,发放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通知》明确要“加大对非法放贷机构的排查和打击力度”,进一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依法加大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中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针对大学生群体以套路贷、高利贷等方式实施的犯罪活动,加大对非法拘禁、绑架、暴力催收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记者 杨亚辉 综合整理

内容来源:综合中国教育报、教育部网站、中国政府网、北京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中国青年报、新华网等相关报道

链接:

中国政府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 中央网信办秘书局 教育部办公厅 公安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国教育报:堵疏结合 防范校园贷风险——《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解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拒绝“校园贷” 远离“套路”“陷阱”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