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助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选文、单元编排、阅读体系建设、助读系统构建等方面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其中,助读系统扎实贯彻了这一理念。教材助读系统从学生自学需要出发,为激发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而设计,是一系列完整的学习辅助资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由单元提示、课前预习、注释、旁批、课后练习、阅读提示、补白、写作技巧的点拨、探究性学习、阅读链接等要素构成,既有知识的补充,也有方法的点拨和思路的拓展。在民族地区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助读系统在教学实施中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提升教学效果,夯实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提高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

助读系统的构成要素

民族地区使用统编语文教材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基础,重视教材助读系统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各单元设计“单元提示”,总领全单元教学。课文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种。教读课文安排六个层次的助读系统:预习、注释、思考与探究、积累与拓展、读读写写、资料链接。自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使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独立阅读,设置随文旁批和课后的阅读提示。从教学程序的角度来归纳,助读系统可以分为课前助读、课中助读、课后助读三类。

一是课前助读,提示学习目标和重点,激发兴趣。单元提示概述全单元的教学重点和目标;课前预习为每篇课文提供阅读前的铺垫,或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期待,或提供解读文本必要的背景知识,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二是课中助读,提供学习抓手,点拨方法启发思考。教材通过注释、课后练习的题干表述、自读课文旁批、阅读提示等方式,提供文本解读的思路和指导阅读的方法。三是课后助读,连接课内与课外,内化素养。助读系统把握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设计拓展探究活动、提供同题参考阅读篇目等方式,建立以课文为原点向课外拓展的阅读路径,扩大阅读,举一反三,提升语文素养。

助读系统民族地区教学实施中的作用

2019年6月,我们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学校的实践情况”对11所民族地区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对于如何有效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针对性地提高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一些语文教师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教学上的疑问,缺乏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深入分析研读是原因之一。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中重要的辅助性资源,理解和用好助读系统,能一定程度帮助教师解开教学中的这些困惑,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设计、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一,提供整体把握教学的抓手。关注助读系统,抓住学期教学目标脉络,教师就能准确定位教学重点。七年级上册共六单元,总览各单元提示,梳理出全册的教学目标网络,教师可以明确,“读”是七上全册的训练重点。教师在此基础上理解学习目标间的逻辑关系,纵向关注“朗读—默读—快速阅读”内在的认知发展规律,横向关注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和情感态度三者有机融合,从而做到整体把握教学,构建教材体系观。

在关注整体线索的同时,教师还可以依据学情,分层拆解教学目标,聚焦关键目标,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秋天的怀念》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教读课文,课后练习第一题,“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设题意图紧扣单元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把握课文感情脉络的变化,进而理解文本的深刻思想内涵。学生在理解课文浅层意思的基础上,不难读出感情脉络的变化,但体会“秋天”的深层内涵有一定难度,回答很容易流于肤浅。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聚焦“秋天”一词的内涵,分层追问:课文中的秋天发生了什么事——秋天会引起你哪些联想——作者从秋天的内涵中悟到了什么。以上几个问题的分解,从课文到生活再到课文,引导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逐步进入作者的情感深处,体会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第二,提供文本解读的指导性思路。教读课文需要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摸清课文思路能训练民族学生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思维能力。统编语文教材提供的课后练习既是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思和检验,也为教师教学埋伏了文本分析的关键线索。“思考探究”中的题目设置观照阅读和教学的一般顺序,由整体把握到重难点解析再到主旨提升,凝练且有逻辑,每题指向一个重点综合起来构成对文本解读的一条线索。《植树的牧羊人》在“思考探究”中安排了三道题目,分别是“归纳整理‘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说说对牧羊人的认识”“谈谈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教师可以透过这种编排设计捕捉课文的主题框架(作者与牧羊人的会面)和阅读重点(对牧羊人的认识和分析),据此安排设计课堂教学。同时,题目还明确要求了完成练习的阅读准备——“默读,勾画语句”“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阅读首尾两段”,这显然也为教师设计阅读指导方法提供了帮助。

第三,传递语文学习基本方法。学习的第一步是要读懂课文,这对民族学生而言并非易事。教师可以梳理助读系统中对学习方法的提示,把握内在意图与规律,适时点拨学生,教给他们一些读懂课文的有效方法。“思考探究”在练习中渗透阅读的方法:“想象下列语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这是通过对重点语句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的理解,训练提高语感能力;“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这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较长课文时捕捉重点语句,整体把握课文结构,提升梳理和概括能力。“旁批”提示文章内容和写法的重点之处,引发学生关注,引导他们自主思考。

同时,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进行系统有层次的思维训练,提升学生分析综合、联想想象、质疑反思等能力,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教师可以在“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的部分练习中发现线索,打开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窗口。

获得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思维品质,对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长足发展有深远意义。教师要重视用好教材助读系统,结合学情,主动渗透学习方法,有重点地培养思维,创设独特适切的语文教学方法。

第四,铺设拓展阅读的科学路径。统编教材设计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打通了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间的通道,这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个创新点。对民族学生来说,开展广泛丰富的阅读是提升语文基本素养、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抓住助读系统中的信息,例如用好课后阅读链接中提供的文本片段、参考书目,引导学生关注拓展阅读内容在主题、写法等方面与课内阅读的异同,结合民族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体验,创造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助读系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重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如教读课文的预习提示、自读课文的旁批、课后阅读提示等,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帮助。对于民族地区的教师而言,认真研究梳理助读系统,就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减少教学的盲目性;结合学情恰当使用助读系统,就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助读系统辅助教学的有效实施,也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

用好助读系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实践的意义

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事关全民素质提升、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有针对性地作出了“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明确要求。在民族地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材的助读系统意义重大:

有助于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方法的转变。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很容易忽略教材的过程性引导,把整堂课上成词语解析、汉字识写专题,或者对于如何设计一堂既关注语文能力训练又重视人文主题渗透的语文课茫然无措,只是逐字逐句地机械串讲,没有目标地重复性朗读。教师可以从统编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入手,关注教材和教学的体系构建,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转变功利僵化的思路,充分体察学情,紧扣重点语句精讲,抓住关键技能精练,形成灵活适切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整体效率。教材是教学开展的基础和抓手,统编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从结构线索、方法思路、资源信息等方面为师生提供辅助。教师一方面要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助读系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自发阅读,另一方面要研究发掘助读系统中的教学线索和教学资源,充分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创设丰富的语言学习情境和语文素养氛围,优化课堂教学程序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效率

有助于培养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全面发展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的有效推进,关系到民族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关系到他们祖国意识、民族团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养成和铸牢。在教学实施中以统编教材为依托,重视用好教材助读系统,能够充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发语文兴趣,培养语文习惯,丰富语文情怀,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民族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促进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作者:张君,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3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助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