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新疆南疆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扶贫巩固的研究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1]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南疆的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安居房建设、转移就业教育扶贫、生态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为南疆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11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布:全疆包括南疆在内全部脱贫,累计脱贫308.9万人、退出3666个贫困村、摘帽32个贫困县。[2]这标志着新疆南疆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但消除绝对贫困绝对不是贫困问题的终结,脱贫的基础还不牢固,返贫的风险仍然存在,扶贫工作进入巩固和治理相对贫困的阶段。语言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推手,如何继续发挥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南疆巩固脱贫成效中的作用,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语言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巩固扶贫成果的政策和事实依据

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施行,确立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2018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印发的《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推普脱贫攻坚”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它是语言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与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实现全面对接。《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中也提出“在民族地区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面向‘三区三州’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等要求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普及通用语言文字在扶贫工作中会起到重要作用。[3]

在南疆,语言扶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源,通过提高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能有效增加其就业机会职业竞争力,增加劳动收入。例如,在南疆地区,近年来布局了众多诸如纺织、小家电、果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大量消化城乡富余劳动力,少数民族群众经过岗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教育培训达到企业用工要求,能快速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从而摆脱贫困;另一方面,语言还是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通过对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促进当地旅游业、文创产业的发展,继而带动区域百姓增收致富。南疆旅游资源丰富,人文风俗独特,每年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南疆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的旅游资源特色,精心编排了极富特色的语言类节目,推出各种文创产品,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火了当地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南疆扶贫工作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虽然南疆地区已经消除绝对贫困,但未来还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这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程。

南疆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生活现状及对扶贫巩固的影响

新疆南疆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整体推进,语言扶贫在脱贫攻坚小康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通过提高贫困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加大对他们生存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激发贫困人口发家致富的内生动力,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如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实现了全覆盖,越来越多的农村少数民族群众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要求相比,显然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一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不高,不利于个人发展。少数民族群众在家庭内部、家庭成员之间几乎完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用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机会极少。而在外部语域,如政府机构、商场、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少数民族群众会根据对象选择语言文字,但总体来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比例大大超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此外,在城乡区域的覆盖面不均衡,在广大的南疆农村,因为汉族人口极少,少数民族群众很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科学语言观的树立,阻碍个人的发展,不利于其尽快融入社会。

二是利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低,影响就业创业。尤其是在南疆农村,村民在工作生活中能够流利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人口比例不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尤显不足。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工厂落户南疆各地工业园区、乡镇街道,主要为来料加工、纺织、小家电生产、果品加工、物流贸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对城乡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员工连简单的工作指令都听不懂,满足不了工作岗位要求,因而失去了就业机会。而企业也因此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少数民族员工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培训,这无疑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影响了企业招工的积极性。

三是利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环境不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用受限。南疆发展需要语言铺路,语言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南疆而言,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良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环境能改善本地的营商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当前,南疆各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环境有待改善,首先表现在窗口服务部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不规范,质量低。各类行政办事大厅有的工作人员不能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有效沟通导致客户多跑腿,费时费力。户外的牌匾、招牌、广告牌、路标等语言景观存在书写错误、翻译错误的情况,不利于巩固脱贫成效。

建立语言文字扶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效

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首先,要不断加大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力度,将推广宣传重点由机关单位向社会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目标人群从学生、公职人员向服务业从业人员、农民转移。在宣传方式上,除了常规的图片展、发放宣传资料以外,还可以采取集中宣讲、致富典型人物现身说法、专家培训讲座、文艺活动等形式,让大家了解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其次,要积极引导公众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张贴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提示语,在服务窗口播放语音提示等,使少数民族群众养成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此外,在手机等新媒体中,打造具有民族特色且便捷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众传播平台,不断提高群众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水平,助力巩固脱贫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今后应继续落实好政策教育经费向南疆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黄金期,还应不断加强幼师队伍建设。让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充实到幼教一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多措并举为少数民族幼儿打下坚实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在中小学阶段,全面落实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着力突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以此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积极响应党中央文化润疆”“富民兴疆”的治疆方略,在南疆中小学、中职院校高校的日常教育中推进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树立学生对中华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对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培训,更应加大力度、持续开展,注重实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铺就致富路。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环境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疆南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生活着包括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俄罗斯族等多个民族,有多种语言文字。多语多文的语言环境一方面表明语言资源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交流沟通的障碍,导致语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环境建设十分必要。公共服务部门要树立强烈的语言文字服务意识,定期对窗口服务人员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交流能力。城管部门等应定期对街道、商场、景区、各类办事大厅等的公共标识、服务手册等进行规范整治,做到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根据新疆南疆地区贫困人口的从业特点,加大对其进行全日制、函授、夜校等形式的教育培训力度,将极大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南疆地区的普及。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融入到城镇化建设中,扩大他们的就业方向,更是积极践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文化润疆”“富民兴疆”的重要抓手。新疆南疆地区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但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终结,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族群众还要接续奋斗,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消除相对贫困,走上真正富裕之路。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继续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及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作者郑燕、柳元丰,分别系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教授、副教授)(《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3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新疆南疆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扶贫巩固的研究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