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博物馆藏民族谊

博物馆藏民族谊

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于2019年推出“花满申城——上海博物馆少数民族工艺博物馆新陈列”。郑宜文 供图

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自2006年开始公布六批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名单。2014年,上海命名9家单位为上海市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在这些教育基地中,有不少是博物馆、纪念馆,说明新时期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正在拓展和延伸,以满足各族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探索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和形式,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

作为空间轴上的“文化枢纽”,博物馆应致力于搭建不同文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桥梁。以更高站位,强化社会责任,适应时代需求,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民族、信仰间的理解与沟通。同时,针对博物馆类型的多样性,应该扩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覆盖面,思考如何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群众。为了更有成效和针对性地开展博物馆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结合各博物馆的定位和职能 ,有以下三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开辟多样路径,加强少数民族非遗宣传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是历史底蕴与民族记忆的象征,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少数民族非遗占据了全国非遗总数的1/3以上,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民族地区博物馆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保护和研究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立传习中心进行各项传统技艺的传承教育,比如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培养更多愿意传承文化的志愿者。二是非遗展示、宣传工作和博物馆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比如说配合相关主题的展览,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活动,非遗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增加动手体验的环节,让参与者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了解非遗技艺。三是开发民族非遗文创产品。文创产品可根据参观者的年龄进行分众设计,比如针对低幼和青少年,可以开发承载非遗内容的图书绘本。四是利用新媒介的平台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比如微信、微博、抖音来宣传本民族的非遗文化,形式可以多样化,视频、影像均可。也可以主动寻求“关注”,比如把编辑好的图文、视频资料投稿至“学习强国”平台,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提高民族非遗的影响力。

适应时代需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阵地

在博物馆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高校博物馆具有“双重身份”,既是面向社会开放、向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发挥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文博场馆,也是大学校园里对全校师生提供教学与科研服务的机构。而民族院校开设的博物馆,在传播职能上更具有导向性,既可以展现民族博物馆的特色,又可以依托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平台和科研优势,助力学校立德树人的工作,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文化形态的重要窗口。

高校民族博物馆应充分发挥高校资源和民族类博物馆两大优势,聚焦以下三个“结合”,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阵地。一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民族高校有各民族的学生,经常性开展丰富多样、内容充实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多彩民族文化。比如民族高校博物馆定期开展非遗展览,深化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认识,通过对非遗类社团指导,提高学生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广度和深度。二是与课程培训结合。民族高校博物馆可以设置一些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拓展,而且授课地点可多样化,从课堂延伸到博物馆的展厅,课程内容民族文化相结合,也可以设置体验课程,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学校开展传习培训,充分发挥高校民族博物馆育人、展示和科研功能,使之成为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风情的第二课堂,通过不断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的内涵来开发更多的教育资源,为发展友好的民族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是与科研工作结合。民族高校一般会开设民族学这一专业,因此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往民族地区调研,参与民族地区目的科研工作民族院校应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社会作用,和高校民族博物馆合作,转化为容易接受和传达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表达方式,让科研成果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有益实践。

强化社会责任,致力于成为不同民族沟通的桥梁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博物馆是国民教育重要的基础设施,应当在乡土情结维系、文化身份认同、和谐社区构成等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河北博物院与张家口蔚县南柏山村结对,谋划出扶贫致富之新路,同时加大扶智力度,为回应南柏山村乡亲对文化服务的期待,组织当地中小学生到石家庄文保单位、河北博物院参观研学。这些做法和活动值得各博物馆广泛借鉴和推广。当代博物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它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以文化人,使博物馆成为获取精神支撑、心灵慰藉的源泉。博物馆作为升华精神的重要场所,应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博物馆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开展文化技能扶贫,把一些即将消失的民族技艺授人以渔,开发一些和博物馆相关的文创产品,对当地村民来说创造了收入,也使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不断探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模式

对于“文化枢纽”的博物馆而言,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辅助平台,博物馆应从本馆定位、特色和自身展示内容出发,思考引导跨界对话的传播机制,探索博物馆跨界融合的新模式,构建起“博物馆+”的多元发展体系。通过创新各种类型的教育形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阵地,探索成为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教育的实践基地,在丰富多彩的展示和交流活动中为各民族观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通过博物馆这个窗口,将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到业务工作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博物馆事业中绽放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作者郑宜文系上海市闵行博物馆馆员,蔺洲系上海博物馆馆员)(《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3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博物馆藏民族谊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