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建立三个知识体系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民族地区历史教师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迎接统编历史教材带来的挑战呢?我的建议是——建立三个知识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个知识体系,包括史学知识体系、课程知识体系和教育知识体系。

史学知识体系

史学知识体系是历史研究者对人类历史材料进行筛选、组合和解释之后,形成的知识形式与网络。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为扎实的史学知识体系。这一体系现阶段主要靠阅读历史研究者的相关史学著作构建。

史学著作浩如烟海,不同的人会给大家推荐不同的书籍。结合自己的教研、教学经验,我给大家主要推荐以下15部必读书籍:

白寿彝:《中国通史》(十二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版;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版;[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费正清:《伟大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郑谦、庞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七卷本),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19年版;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9年版;[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局,2010年版。

下面,我重点介绍其中的5本书。

第一本是《国史大纲》。这本书是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撰写的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先生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全书始末。

本书开卷,钱穆先生就说: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1】

钱穆先生是怎样对历史材料进行筛选、组合与解释的呢?他认为,“治国史之第一任务,在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2】,故而《国史大纲》在内容取材上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抓住各个历史时期突出的变化,通览全史而觅取其动态。书中的内容处处以国家、民族为中心,主张发掘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内在的精神力量。

1940年6月,《国史大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即被列为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用书,风行全国。它是在民族危亡时期,唤醒国魂、御敌救国的佳作,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深厚的爱,同时也奠定了钱穆先生史学大家的地位。

第二本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博大精深,思辨深邃,勾画出了中国近代社会百年的新陈代谢和急剧变革,凝聚了陈旭麓先生数十年心血。

陈旭麓先生是怎样对历史材料进行筛选、组合与解释的呢?在他看来,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因此,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这需要通过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各方面作具体深入的研究来说明。【3】

第三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七卷本)。这套书是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本套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其他有关历史的重要文献为准绳,坚持学术与政治统一,坚持史论结合。

这套书是怎样对历史材料进行筛选、组合与解释的呢?该书全景呈现新中国70年伟大飞跃的光辉历程。全书共分七卷,按历史发展顺序及其内在逻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49—1976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第一卷(1949—1956年)、第二卷(1956—1966年)和第三卷(1966—1976年);第二个阶段为1976—2012年改革开放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时期,包括第四卷(1976—1992年)、第五卷(1992—2002年)和第六卷(2002—2012)年;第三个阶段为2012年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第七卷(2012—2019年)作为进入新时代及其后续篇章的开卷。

全书以严谨的史笔和翔实的史料,系统论述了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包括国体与政体、中央地方中国与世界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时期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及经济变革、政治发展、社会变迁带来的人口、环境、教育、城镇化、社会分层、利益结构等相当丰富又复杂交织的历史内容全面系统、准确地展示了7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深入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经验,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进行了深度的专业性开掘。

第四本是《全球通史》。这套书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来的世界》两册。

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是怎样对历史材料进行筛选、组合与解释的呢?他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即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4】1970年该书一经问世即获赞誉如潮,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甚广,在世界各地产生极大影响。

第五本是《现代化新论》。本书是对当今重大课题——现代化大潮进行探索性研究的新成果。

作者罗荣渠先生是怎样对历史材料进行筛选、组合与解释的呢?他在书中从宏观史学视角出发,把现代化作为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本书首次提出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以此论述世界的现代化发展总趋势和近世中国的社会巨变,并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作了专题考察。【5】

以上简介中,大家不难看出,史学家们都以自己历史材料独特的筛选、组合和解释,形成了对历史有价值的认识。建议民族地区历史教师们一定要抽时间读类似书籍,因为这是中学历史教师构建史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书籍。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专业杂志或专业网站上的研究综述,全面了解知识结构和学术研究前沿的一些观点。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还需要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知道历史学是怎么解释这段历史的。

课程知识体系

课程知识体系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有创意地解读教科书,重构符合国家意志的学科知识网络。

历史教师需要根据学科课程目标和学情,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史学知识体系中选取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及现象等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丰富、完善或重构教科书。具体做法是依据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材,将与课程标准有关的史学知识体系中的部分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下面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部分内容为例加以说明

例1——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6】其中,太平天国的“衰”是必须学习内容我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联合镇压之下失败的。需厘清的是,这里的“清朝统治者”不只是指满族贵族,更主要是指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地主。也就是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军阀官僚所统率的湘淮军和外国侵略者的联合镇压之下失败的。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朝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儒生地主政治势力崛起,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于1854年初练成湘军17000人,开始同太平军作战。湘军的大小将领大部分是曾国藩的亲属和门生故旧,全军服从曾国藩一人。湘军的军饷绝大部分依靠自筹,这使得当时为“吃粮”而投军的兵勇们把将帅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培养他们忠于将帅个人的思想意识。这样,曾国藩实际上就把湘军练成了一支私人军队。正因为如此,人们说曾国藩中国近代军阀的鼻祖。1862年,左宗棠、李鸿章分别被清政府任命为浙江巡抚和江苏巡抚。在此前后,他们也分别编练了自己的军队。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他编练的军队被称为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以及在此之后,各地还存在其他不少湘淮军式的勇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不少勇营的统帅因战功而被任命为各地的总督和巡抚,他们不但拥有军权,而且专擅各省的行政权,从而形成了晚清督抚专权的局面,这种局面在民国初期演变为各地军阀的割据和混战。

例2——第七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7】我们知道,《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如何理解?除了从条约内容本身分析外,了解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的反应,以及列强对中国与对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的不同,可以使我们对“深渊”二字有更深刻的认识。

1902年2月3日的《泰晤士报》报道了此前两天慈禧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景:“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8】陈旭麓先生摘录这个细节,呈现了慈禧太后的心理变化。他进一步指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奴颜谀态意味着政府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消失。【9】

从甲午战败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朝中央政府的威信和对全国的控制一再下降。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方多省总督与列强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地方坐视朝廷危机,而不发兵勤王,事后也未被追究,可见中央威信下降到极点。地方势力的不断强大,也是晚清摇摇欲坠的表现,同时也导致了民国多年的割据局面。

西方列强几乎都对中国下手,这是其他被侵略国家所未遇的情况。列强直接控制中国各省,“租借地”这种形式只用于中国。辛丑以后,驻北京的公使团代表了列强的集体意志,左右着中国社会的政潮起伏。此后,中国内政都少不了他们的影响。

例3——第二十二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10】教材中在叙述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时,提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怎样理解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里指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政治主张、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战略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11】以上就回答了为什么我们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节课老师们必备的课程知识体系中,还应包括关于抗日战争的最新论述及研究成果。2020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一些论述就需要适时地构建到课程体系之中。

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对课程内容选点串珠,用自己和学生能接受的逻辑解读教科书,知道自己怎么解释课程标准规定的这段历史

教育知识体系

教育知识体系是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与学互动生成网络。

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专业素质为基础,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重组教科书内容,精选教学资源,系统设计,着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做教学设计时,教师尤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要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并能熟练地驾驭各种教学方法,从而选择最佳方案与策略,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课《伟大历史转折》一课有两个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12】一位教师结合学情后认为要求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不是能力要求,而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情感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考升华生成,不可能从会议的内容本身得出“历史转折”这一结论。同时,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中国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情感上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而类似“会议”这样的学习内容由于比较抽象、枯燥,缺乏情节,可读性较弱,八年级学生往往没有什么兴趣,课堂的互动性差,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二。为此,这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调查访问法、比较法、情境法等,使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作用的认识随着活动的开展、调查的深入、比较的进行而加深,而且全员的调查和情况反馈使枯燥、缺乏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况得到根本改善,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创设了教学情境,检验学生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如,刚一上课,一名学生报告自己带的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刚刚在教室内丢了,请求老师帮助。怎么办?首先,教师把问题提给学生,请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认真倾听,及时捕捉学生发言中提到的可以检测学生法律意识的办法,如搜身、处罚全体学生等,并及时变成问题如“教师有没有权利随便搜身”“现在有哪些法律保护学生”等,现场考验学生们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其次,教师随机进入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内容的教学活动。为进一步检验学生的法律知识,验证我国法律建设取得成就,教师提出问题:(1)你们还知道哪些其他法律?(2)40年前的中学生知道哪些法律呢?要求学生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现场采访听课教师(或课前采访校内教师),自由获取资料,当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将(1)(2)两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特点——有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向法制化社会迈进。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厘清《宪法》《民法》《刑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再其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40年来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情况转入现场采访听课教师(或课前调查访问)的汇报环节,即选择一定数量的、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汇报“关于人们40年来衣食住行情况的调查”结果。通过学生的口头汇报,了解他们掌握分类对比、应用数字比较方法的情况,并及时更正和指导。然后,生成问题:4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引入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情况。接着,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子目。请学生阅读课文,完成基本任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时间、主要内容等。结合学生调查访问事实,引发讨论: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最后,完成本课小结。

可以说,史学知识体系是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课程知识体系是对国家制定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方位解读;教育知识体系是教师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构的教与学平台。教师在工作中要立足于史学知识体系,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建构自己教育知识体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

[2]钱穆.国史大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1.

[3]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3.

[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543.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

[6][7]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

[8][9]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10.

[10]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

[1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262-263.

[12]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

(作者刘新宇,系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0年第11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建立三个知识体系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