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贺云翱委员:“高校要有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责任感”

高校要有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责任感”

——访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

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文物考古系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特别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和往年一样,贺云翱带来的提案中,又有多份涉及文化遗产保护,包括“文化遗产兴疆计划”、设立“中国口岸文化博物馆”、“保护老字号企业”,等等。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高校在其中能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在全国政协会议新闻中心的网络视频采访间,他接受了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

贺云翱认为,文化不仅存在于书本里、校园里,有相当部分也保存在生活中、田野里、活的社会里,“对这样的文化高校不应该视而不见,要有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责任感”。

贺云翱说,在传承文化遗产方面,高校首先能做的就是培养人才

一是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和实践结合,把学生放到田野里去。在课程的安排中、论文的撰写中,要让他们到非遗第一线去,和传承人、存在的环境相结合,深刻地理解甚至掌握非遗文化

二是相关人才教育,过去原文化部在部分高校设立了非遗教育基地,培训一些传承人和工作人员。“这种培训当然重要,但我还是强调学院派的知识不一定完全适合真正的非遗文化传承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在师资配置、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方面尊重非遗本身,吸引富有经验、有研究的一线专家或传承人到学校里承担课程任务。”他说。

此外,贺云翱认为,应该面向广大的大学生开设非遗通识课,将来他们走上社会,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够发挥支持非遗事业的作用。

“尤其很多大学生未来要走上政务岗位,如果他懂非遗,他会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做很多保护传承工作。”贺云翱感叹,“现在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是由于一些干部对非遗的认识不够、重视不够,不能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去执行。”

除了人才培养,高校能发挥作用的第二大方面是研究。贺云翱说,绝大多数非遗文化还没有进入到专业研究的视野中,建议高校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有体系地开展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包括基础性的也包含应用型,我们要鼓励科研人员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中央已经有这些规定,关键是高校怎么去做?”贺云翱说,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南京做了一些工作,其中一个副所长是剪纸专家,选了一些中小学校办剪纸班,“学生兴趣大得不得了”。在大学里也办过班,一些留学生也非常感兴趣,参加这些课程,还组织非遗出国展览和交流。他说:“这件事很有意义,学生也感兴趣,关键是高校有没有意识和主动性。”(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记者 唐琪)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贺云翱委员:“高校要有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责任感”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