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展、问题及建议

摘 要: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余年的时间里,来华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对数量较少、结构不平衡、质量有待提升、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更上一层楼,须从规模、质量、结构和制度方面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高等教育;国际化

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被各国置于教育政策的核心位置,而学生的国际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显著的标志体现在以吸引海外留学生为主的教育输出水平上,包括国际学生输入的规模、质量及影响力等方面。[1]招收国际留学生已成为各国经济建设、文化传播、外交布局和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来华留学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8年,共有49.22万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2]但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同美国、英国等世界教育高地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审视当前我国留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取得的进展

1.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加之对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重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求学。从2000年至2017年18年间,来华留学人数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仅在2003年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来华留学生人数有所下降,其余年份较上一年相比,均有所增加。2017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达到489,200名,与2000年的52,150名相比,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了近十倍,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3]

2.来华留学结构不断优化。一是来华留学生源结构不断优化。来华留学生源国家和地区日趋多元化,从2000年的166个国家和地区发展2016年的20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了39个。来华留学生人数超过500名的国家和地区从2000年的16个增长至98个。其中,亚洲国家和地区从44个增至46个,非洲国家和地区从47个增至55个,欧洲国家和地区从39个增至45个,美洲国家从28个增至41个,大洋洲国家和地区从8个增至18个。二是来华留学生学习层次有所提高。学历生比例从2000年的26.3%上升至2016年的47.4%,已接近来华留学生总数的一半。三是来华留学生学习专业趋于多元化。从较为单一的以汉语言为主导的局面发展至多种专业并行。2000年,来华留学生学习专业(类)共计15个,其中人数超过2,000名的专业仅有3个,分别是汉语、中医和文学。而汉语专业留学生(包括学历生和非学历生)占了67.90%,其次是中医7.1%,文学5.5%,其他12个专业的留学生人数总共才占比19.5%。2016年,这一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一年来华留学生学习专业(类)共计14个,其中来华留学生达到或超过5,000名的专业(类)就有11个,依次为(按留学生数量递减)汉语言、西医、工科、经济、文学、管理、教育、中医、法学、理科和艺术,汉语言类专业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比例降至38.2%。

3.来华留学奖学金来源多样化。奖学金是吸引国际学生来一国留学的重要途径。我国来华留学工作取得的一个进展体现在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来源多样化。中国政府奖学金一直以来是来华留学奖学金的中坚力量,在来华留学教育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根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数据,2007年—2016年十年间,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 (以下简称“奖学金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充,比例持续上升。2007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中奖学金留学生占比5.2%;2016年,来华奖学金留学生占留学生人数比例上升至11.1%。除中国中央政府外,一些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及外国政府或组织也设立了相关奖学金资助学生来华留学。截至2012年底,已有约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地方政府奖学金,投入总规模持续增长。国家开发银行华为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国有和大型企业,特别是一些外向型企业也捐资设立来华留学奖学金,培养企业发展人才本土化所需的国际化人才。[4]此外,巴基斯坦、泰国、伊朗、坦桑尼亚、巴西、沙特等国家政府都先后设立了国家层面的奖学金项目,支持本国学生来华留学。

4.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国际杰出人才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取得的又一个成绩就是培养了一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杰出人才。截至2017年底,来华留学生规模累计约400万人次,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越南副总理阮善仁,泰国公主诗琳通等国家领导人以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卡塞姆·托卡耶夫,蒙古国交通运输部铁路、海运政策协调司司长阿图尔,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等国际组织和国家部门的重要官员。这些优秀的留学生在推动我国对外交往,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来华留学生相对数量较少。2017年,来华留学生总数已达48.92万人,我国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虽然在绝对数量上已经非常庞大,但来华留学生人数在高等教育总人数中的所占比例较小,相对数量不足。2008年—2016年,来华留学生占我国高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1%、1.1%、1.2%、1.3%、1.4%、1.4%、1.1%、1.1%、1.2%。[5]而2008年—2016年,赴美留学生占高校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3.5%、3.4%、3.5%、3.7%、3.9%、4.2%、4.8%、5.2%、5.3%。[6]2016年,经合组织国家国际学生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平均值达6%。其中,新西兰高达20%,澳大利亚高达17%,英国和瑞士为18%,加拿大为12%,法国为10%。[7]具体到各高校的国际留学生比例来看,《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2019世界大学排名中,我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分别为11.9%和17%,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一比例分别为40%和37%,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一比例分别是26%和34%。[8]

2.来华留学结构失衡。我国来华留学结构的失衡,具体表现在生源结构不平衡、教育层次偏低、学科分布不合理。从生源结构来看,亚洲生源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尽管2016年亚洲生源占比下降至59.84%,仍然占留学生总数的一半多。美洲和大洋洲生源占比非常小,分别是8.60%和1.54%。从国别分布来看,2016年,来华留学生源国共计205个,前十名国家中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其他八个都是亚洲国家。此外,这十个国家的留学生人数占到了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0.84%,意味着其余195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总和也才不到50%。

从教育层次来看,虽然近年来来华留学教育层次不断提升,但是学历生比例还是不高,高层次学历生较少。2016年,来华留学学历生比例为47.4%,不足留学生总数的一半。同时,来华留学生中高学历层次人才较少,2016年,来华留学生中专科生占留学生总数的1.1%,本科生占31.9%,硕士生占10.3%,博士生仅占比4.1%。相比之下, 2016—2017学年赴美留学生共计903,127名(不含OPT生),其中,学历教育生830,143名,占比91.9%;非学历生仅72,984名,占比8.9%。其中,本科生占留学生总数的48.6%,硕士生占26.3%,博士生占13.8%。[9]

专业分布来看,尽管来华留学专业选择日趋多元化,但结构尚不合理。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汉语言和西医专业,分布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和金融、会计、管理、经济(FAME)领域的并不多。2016年,来华留学生学习最多的专业为汉语言和西医,分别占比38.2%和11.1%,工科占比10.9%,理科占比1.4%。而留学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2016—2017学年留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工程学,占比25.5%;其次是工商管理,占比22.2%;紧随其后的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占比18.5%。[10]如果未来我国忽视对STEM专业的留学教育发展,将使我国在国际留学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也会影响国际留学教育给国家科技发展带来的实质效应。

3.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在我国来华留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还有待提升。影响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环节主要有来华前的招生、入学前的预科教育和入学后的教育实施。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存在着一味追求国际学生比例,降低招生门槛的现象。加之,当前我国留学生入学考核制度和预科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大部分学生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和预备培训就进入专业学习,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此之外,当前影响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因素还有教学语言、教学和评价方式、师资队伍等。一项针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调查显示:来华留学研究生普遍遭遇语言困境,接近80%的来华留学研究生认为语言障碍是其在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11]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当前全英文课程薄弱,英文授课比例较低。这项调查还显示:来华留学研究生对中国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和评价方式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对在中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这一项期待和收获之间落差较大。很多来华留学研究生认为中国的教学方式以填鸭式为主,课堂讨论较少,不鼓励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批判性思维,评价则以记忆为导向,评价标准过于随意,规范性不强。[12] 

4.来华留学制度不完善。一是来华留学奖学金制度不完善。我国留学生奖学金经费渠道单一,从中央到地方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设立均以政府为主,少有企业和民间机构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奖学金。而反观美国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如联邦奖学金、私人基金奖学金、学院奖学金、系科学奖学金、假期奖学金等,形成了政府、高校和私人共同资助的留学生奖学金体系,而且金额和享受奖学金的人数比例也较高。[13]随着来华留学人数的快速增长,这种依赖于政府资助的奖学金体系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来华留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二是来华留学生服务制度尚不完善。具体体现在来华留学生社会化服务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留学生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尚不完善,来华留学社会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空白,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管理尚未实现趋同化。留学生社会化服务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将导致留学生非法就业、非法驾驶、非法居留等一系列问题,危害我国的社会公共安全。留学生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将不利于提高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效率;来华留学社会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空白及差异化的管理,将不利于留学生全面了解和融入中国社会。

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建议

1.适度扩大来华留学规模。留学生规模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继续吸引国际优秀学生,适度扩大来华留学规模仍是未来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中将“扩大规模”作为工作方针之一,并对留学生规模提出了具体要求。该计划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在主要任务中提出“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14]为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华留学,除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外,我国还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对“留学中国”的推介和宣传,激发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积极性,可以通过与驻华使(领)馆、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合作,开办留学中国动员会、举办展览、发放资料、完善来华留学教育机构外文网站建设等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地宣传我国留学生教育,真正地将“留学中国品牌推向海外

2.进一步发挥奖学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15]《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规模,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16]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中指出:“保证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规模稳定增加,逐步推行奖学金各项内容货币化改革。鼓励并支持地方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自然人设立各类来华留学奖学金。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奖学金体系。”[17] 对此,一是要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让更多的留学生受益于中国政府奖学金;二是要调节政府奖学金结构,促进来华留学奖学金生源区域和国别的平衡,鼓励招收更多高层次留学生,并适当将奖学金政策重点建设大学、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倾斜,提高奖学金使用效率;三是可根据来华留学生源的不同特色以及国内的实际需求,打造一批面向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专项奖学金项目,如设立“一带一路”国家奖学金、发展中国家来华留学奖学金等;四是要丰富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渠道和类型,鼓励地方政府、学校和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多多参与到来华留学教育建设中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为辅助的形式多元的奖学金体系。

3.优化来华留学结构。留学结构是衡量来华留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从留学生生源结构来看,当前我国留学生生源国别分布不均衡,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仍是我国来华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国。这说明我国留学生教育还停留在区域阶段,并未进入实质意义的全球教育阶段。从留学生教育层次来看,当前来华留学生非学历生较多,学历生较少,且学历生中研究生比例较低。从留学生学科专业结构分布来看,当前来华留学生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汉语言和西医专业,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并不多。鉴于此,未来我国要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生生源结构,逐步扩大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生源比例,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吸引,提高除汉语言、中西医外其他专业,尤其是STEM专业学生的比例,推动来华留学教育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

4.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留学生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是留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18]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中将“保证质量”作为来华留学的工作方针之一。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一是要从源头上把关,确保留学生生源质量。目前,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985工程”高校自行开发了系统的外国留学生入学考试外,各高校基本上只对国外申请者的汉语水平提出基本要求,缺乏统一的国际学生本科入学标准。虽然我国接收留学生的高校数量众多,留学生教育背景不一,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并不现实,但可以制定一些基本的统一招生条件来规范入学标准。二是我国要构建来华留学预备教育体系,为汉语水平或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提供衔接性学习平台。目前,我国现有的留学生预科教育体系辐射面较小,主要针对本科生,局限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生。2009年3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开展预科教育的通知》规定,由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来华以汉语进行本科教育的留学生均需接受预科教育(具备免修条件者除外)[19],尚不涵盖对研究生以及自费生的预科教育。因此,未来逐步探索涵盖研究生与自费生的完善的预科教育体系是我国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三是高校要科学设置来华留学生教育专业。各高校可以整合自己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先发展学校优势专业,在国际留学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高校还要加强英语学位课程建设。由于汉语不是全球通用语言,加之学习难度较大,很多来华留学生希望所在高校能够开设英语授课专业,以便直接与任课教师沟通,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将英文授课与一些中国特色专业,如中医相结合,会对国际学生更具吸引力。

5.完善来华留学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来华留学教育的后勤保障,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成为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的“定心丸”。来华留学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涵盖来华留学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完善的来华留学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我国可改进留学生签证政策,简化留学生签证申请程序和步骤,提高签证审批效率。二是高校要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开发与维护包括招生管理、课程管理、学分管理、学籍管理、毕业管理在内的信息化系统,实现留学生从入学申请到毕业离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三是考虑到来华留学生的语言水平问题,高校在设计选课系统、评价系统、图书馆索引系统时增设英语客户端语言,并加强对相关服务人员的英文培训,为留学生创造便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四是高校还要积极推动留学生与我国学生的管理服务趋同化,促进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五是政府、企业和高校要通力合作畅通来华留学生就业和实习渠道。2017年,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外交部、教育部共同颁布的《关于允许外籍优秀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已经放开了对没有工作经验的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的限制,未来高校可以与企业对接合作,建立留学生实习基地,为优秀留学生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六是政府与高校要联手做好来华留学校友工作,设立诸如中国留学生校友会等组织,加强与毕业留学生的联系。(作者:刘宝存 王婷钰,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扩大来华留学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7JJD880005)的研究成果

注释:本文来华留学相关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历年发布的《来华留学简明统计》.

参考文献:

[1]王军 . 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应对策略 [J].中 国高教研究,2014(8):88. 

[2] 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留学生去年来华留学[EB/OL].(2019-06-03)[2020-04-1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6/03/c_1124578973.htm.

[3] 陈宝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EB/OL].(2017-10-22)[2020-04-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7nztzl/2017_zt11/17zt11_yw/201710/t20171024_317275.html.

[4]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努力打造“留学中国品牌[EB/OL]. (2013-10-24)[2020-04-10].http://www.gov.cn/govweb/jrzg/2013-10/24/content_2514523.htm. 

[5]李小红,方晓田 .近十年高等教育之来华留学教育:成 

绩与挑战[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4):61. 

[6] IIE. Enrollment.International student data from the 2018 open doors[EB/OL].[2020-04-10].https://www.iie.org/Research-and-Insights/Open-Doors/Data/International-Students/ Enrollment. 

[7] 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8[R].2018:220,228. 

[8]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EB/OL].[2020-04-10].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9/world-ranking#!/page/0/length/25/ sort_by/rank/sort_order/asc/cols/stats. 

[9] IIE. Academic Level. International student data from the 2018 open doors[EB/OL].[2020-04-10].https://www.iie.org/Research-and-Insights/Open-Doors/Data/International-Students/ Academic-Level. 

[10] IIE. Fields of Study. International student data from the 

2018 open doors[EB/OL].[2020-04-10].https://www.iie.org/Research-and-Insights/Open-Doors/Data/International-Students/ Fields-of-Study. 

[11][13] 刘水云.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8):28,29.

[12] 李云鹏 .中美两国留学生教育结构之比较 [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5):117. 

[14][17] 教育部关于印发《留学中国计划》的通知 [EB/OL].(2010-09-21)[2020-04-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009/t20100921_108815.html.

[15][1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EB/OL].(2010-07-29)[2020-04-10].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1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6-04-29)[2020-04-10].http://www.gov.cn/xinwen/2016-04/29/content_5069311.htm?t=inxyt.

[19]教育部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开展预科教育的通知[EB/OL].(2009-03-13)[2020-04-1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50/201006/ xxgk_89013.html.

北京教育》杂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展、问题及建议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