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华中师大上好线上思政课

“疫情是一次重大的人生阅历,战胜疫情的过程,是身体上、心智上受教育的过程。”近日,华中师大党委书记赵凌云登上了该校“思政课战疫小课堂”,与师生热情互动。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大学生来说,是一堂没有排进课表的人生大课。如何讲好战“疫”这堂特殊而又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是华中师大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重中之重。

空中课堂感受思政魅力

为确保线上思政课顺利进行,华中师大专门制定了线上思政课教学工作方案,成立了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努力把学校信息化背景下的思政课改革创新优势,转化为共同战“疫”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师生厚植爱国情怀,树牢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2月中旬,华中师大“线上第一堂课”如期举行,113个思政必修课课堂全部线上按期开课,全体思政课教师变身“主播”。

为提高线上思政课教学质量,学校设立了疫情期间思政课线上教学专项课题,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一个多月以来,线上思政课逐步形成“同步”+“异步”混合式教学、“1+N集中导学”和“一对一分别授课”相结合的团队教学、“个性问题分别答疑”和“共性问题集中释惑”相结合的答疑服务三种教学模式。

“什么是中国?什么是精神?”近日,华中师大思政课教师徐秉国主讲的“弘扬中国精神导学”吸引了近2000余名师生听课,课堂群被学生们热烈的讨论、点赞和“礼物小花”刷屏。“老师节奏把握好,理论故事穿插自如,问题引导到位,完全没有网络课堂的距离感”,大一学生覃根慧说。

“在线教学学生非常活跃,互动性很强,非常爱提。”思政课教师陈吉胜表示。

线上课堂的开放性极大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线上发言的坦诚度,活跃度与深度超过实体课堂,也许是这一代人的特点,喜欢线上说不喜当面谈。”思政课教师梅萍上完线上直播课后感慨。

华中师大副校长彭双阶表示,“1+N思政导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研究专长并转化为教学优势,利用在线技术实现师生的及时共享,提高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学生的获得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将“疫情防控”转化为“思政金课”

给大学生讲好战“疫”故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华中师大思政课教师以课堂为战场,将“疫情防控”转化为“思政金课”的方法、路径与载体,讲出有温度、有深度的战“疫”思政课。

3月9日,华中师大全体思政课教师收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集体观摩这场高水平的思政大课。“这堂课既是一堂强化理论认知、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刻而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更是一堂结合疫情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的思政教学示范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芳说。

疫情期间,华中师大“同课异构、协同共研”网络集体备课会如期举行, 新疆、青海、内蒙古、吉林、河南、湖南、湖北等全国各地近300名思政课教师在线参与。“非常感谢华师马院老师们的精彩分享,对我们开展线上教学的老师有很大的帮助”,武汉东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伟丽说。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和防疫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勇担责任使命。“教师努力讲好思政课,学生努力学好思政课,就是最好的共克时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芳表示。

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疫情发生以来,华中师大“以危为机”,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强线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思政工作的最大背景和最好素材,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家国情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

“我们也是疫情防控的生力军”“疫情防控与党的坚强领导”“疫情防控制度优势和自信”“疫情防控中国精神弘扬”,线上开学以来,华中师大“共克时艰·抗击疫情”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教学,在全校一万多名本科生中展开。136个教学群中,学生们发布了很多原创的歌曲、诗歌、绘画、微视频等战“疫”作品。

课堂之外,华中师大在青年学生中开展了“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广泛征集“00后”大学生的抗疫故事。通过课上课下一系列线上思政举措,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心理学院的学生们纷纷报名成为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志愿者,教育学院研究生党员义务为医务人员子女辅导学业,1349名志愿者参与“你我同是守护者”线上战“疫”爱心助学活动,体现了青年的担当,也在疫情中检验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马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华中师大上好线上思政课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