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实践探索

[摘要]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发展路径,高校的开放办学程度直接影响其办学水平和未来发展空间。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际化战略助推高校发展,既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迫切需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本文结合“双一流”行业特色型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实践,提出要以全球化视角布局合作蓝图,开启开放办学新征程;要以多元化人才培养激活教书育人新动能;要以顶尖过硬的师资队伍谋求教育质量新发展;要以无国界的科研合作引领前沿科技新方向;要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打造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优质品牌;要以层次化组织保障激发国际化发展新活力。

[关键词]“双一流”;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开放办学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实践探索

学生日常学习交流场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始终处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全国人民对中国大学寄予的殷切期望。[1]

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而加快,已将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作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放眼全球,经济全球化态势不可阻挡,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国际化战略助推高校发展,已成为高校发展及“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路径。

一、坚持国际化办学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2]“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改革任务之一就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是中国高校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加快迈向世界一流水平的必经之路,只有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和创新资源,把国际化优势嵌入办学全过程,才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3]这就要求高校注重将国际化发展以及开放办学作为一种理念和发展战略,坚持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积极主动的姿态,深度融入到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在开放环境中凝聚优质办学资源、创造良好的育人条件。[4]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型高校长期立足行业办学,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与学科优势,其主干优势学科达到了世界先进乃至领先水平,在全球高校中有一定的竞争力,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力量。凭借特色和优势,行业特色型高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行业的改革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快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既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迫切需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实践探索

中外师生交流

二、“双一流”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的多科性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原“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一所电子信息领域学科齐全、体系完整、特色优势明显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与世界20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施“人才培养世界一流伙伴计划”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建立了本硕博层次的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美国和英国建立了海外教师培训基地;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系大学等世界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境内外学习环节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已初步建立起良好的开放办学基本格局。

(一)加强顶层设计,开放理念引领合作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将“国际化发展战略”连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学科提升战略”共同作为学校长期坚持的四大战略,抢占发声高度,提高全校对国际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将国际化工作作为全校的核心工作之一,将国际化理念深入学校教学育人当中,将国际化水平作为衡量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建立学校、学院、部处协同联动的共同参与管理机制,从顶层设计和归口管理入手,形成合力,创新体制,提高学校国际化工作话语权。

学校成立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和国际合作与国际教育学术专委会,学院成立人才与国际办公室和建立外事专办员制度,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充分行使机关部门的管理协调功能并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机构的设立和专办员制度,一方面使信息更快更准确到达学院参与者,增加实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从外事纪律方面规范管理,防范风险。通过政策引路、项目拓展、任务考核、资金保障,学校的国际聚合力逐步形成。

在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学校设立“国际一流伙伴计划”“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教师队伍国际化推进计划”“留学电子科大计划”“学术影响力提升计划”5个专项推进计划。通过计划引领各子项目实施,提升全校参与国际合作的积极性,呈现领导重视、机关联动、学院组织、教师参与的交流态势。

(二)注重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大力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合作伙伴院校的选择,是校际间合作办学的重要一步,特别是对于行业特色型院校,选择对口学科和优势专业对国际化工作推进的成功与否起着尤其关键的作用。按照国家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合作办学是重要的国际合作交流手段。电子科技大学大力寻找学科匹配的顶尖合作伙伴,积极与国外知名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秉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精神,推动不同的教育模式相互借鉴,以合作办学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合作办学促进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高水平科研合作等方面的辐射作用。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机构8个,涉及通信、电子、集成电路、管理等学校重点学科,合作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葡萄牙等,在校生人数在“双一流”A类高校中名列前茅,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海外高校共建研究中心和科研培育项目,形成完整覆盖本硕博的中外合作办学体系。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和认可度不断提高,为满足社会对多元教育的需求提供了优质平台,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电子科技大学致力营造一流的国际化育人环境,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的比率,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全面提升。学校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为牵引,聚焦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实施“国际视野拓展计划”,以高水平交流项目、长期留学项目和专项留学项目为重点,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的学生交流,逐步形成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常态化的学生流动。按照学校统筹、部门协作、院系主体的原则,整合校内外资源,政府项目和学校项目结合;调动校内各级单位积极性,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相配合;深挖校友和教授资源,充分利用院系海外校友、教授合作关系等渠道,开拓联合培养、学分交换、学术交流、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长短期项目。研究生院、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国际化协同工作小组,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推进,定期通报梳理各类项目资源,提高项目申报数量与质量;鼓励和资助在校生赴世界顶级大学、海外企业、国际组织等进行长期或短期交流。

通过开展国家公派、长期校际合作、短期交流等国际交流项目,逐步构建起类型多、层次高、区域广的学生出国(境)留学服务体系,160余个留学项目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学校学生赴国(境)外交流达4000人次,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有国际交流经历的比率超过40%。随着学生出国(境)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学校国际化氛围逐步加强,学生国际化意识也进一步提升。

(四)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营造浓厚国际交流氛围

为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电子科技大学实行“双轨并行,共同发力”。一是大力引进海外优质师资,积极拓展海外人才资源,组建国际化、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二是大力支持教师广泛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本学科顶级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构建国际学术人际网络,引导教师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职工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工作成效初显。学校已建立起一支200人左右的外籍教师队伍,高层次学术访问频繁,其中QS世界排名前100高校的来访者占总来访人次超过三分之一;“本科生暑期国际学堂”“研究生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国际教育交流周”已成为吸引外籍教师来校与学生交流互动、短期讲学的主要平台;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知名高校联合成立了3个骨干教学队伍海外培训基地和一个教师海外高端学术培育基地;更多的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组织中任职;全校青年教师中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人数比例超过80%。同时,相关部门切实保障并高质量为教师提供各类行政服务,如规范高效办理外籍教师来华手续及教师的因公出访手续等。

(五)扩大国际学生规模,规范管理,提高培养质量

电子科技大学来华留学生工作本着“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规范管理”的方针,严把入口关,着力推进培养体系的优化,严格培养过程管理,以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积极拓展优质生源渠道,优化招生质量;建立留学生招生评价与考核体系,形成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招生机制,灵活应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强化留学生的价值引领,打造留学生活动品牌化,开展个性化留学生活动,提升留学生活动层次。

学校以专业能力趋同、国情教育特色化为原则,实施中文分级教学,打造立体化的国情教育体系;创新留学生新生适应体系,完善留学生动态监测机制,改革留学生奖学金体系;培育留学生骨干队伍,加强留学生国情校情教育,构建学校留学生文化育人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电子科技大学来华留学生保有量峰值超千人,研究生比率达80%。学校构建起了完善的面向留学本科生、研究生的英文课程体系,其中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基础被评为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学校还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校企联盟,为中资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高校、企业培养国际人才。

(六)提升重点学科国际科研和国际教育研究水平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是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世界科技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学校科技自主创新,有力支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科技资源,积极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共性关键技术合作研究,引导和鼓励学校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电子科技大学致力于与世界一流大学举办联合实验室或研究机构,牵头和参与国际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5个,鼓励教师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促成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的国际科研项目。为响应国家政策,学校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按照学校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发挥人才优势,积极推进国别与区域研究,申报备案成立以色列研究中心和西非研究中心两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不断提高研究质量,推进成果利用,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库支持。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实践探索

校园风采

三、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的策略与展望

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谁能在变革中率先突破障碍、拔得头筹,也将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领军者,这既需要对现有思维、模式、策略、举措等内容进一步整合、创新和升级,还需要继续坚持开放办学,行稳致远、提质增效,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一)以全球化视角布局合作蓝图,开启开放办学新征程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需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把握新时代发展机遇,加快全球战略布局,以国际化视野积极探索合作与交流全新突破,深化教育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校立足于自身学科优势和发展需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目标明确、务实合作”为原则,发起或加入学科性与行业性高校联盟;积极与国外院校联盟、行业协会开展深度合作,着力搭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领域类中外院校交流平台,助力师资交流和人才培养;在合作平台的总体框架下,务实推动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学分互换、学历互认等人才培养重要举措顺利落地;推动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其他科研平台;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推进目标,从全球视角深刻解析专业领域的发展,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开展境外办学,推动中国教育“走出去”。

(二)以多元化人才培养激活教书育人新动能

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国际关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将世界一流学科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促进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和科学研究,探索开放、多元的培养体系,打造国际化办学智慧的集成平台。通过构建“一体两翼”,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充分研判、防控风险,健全工作机制流程,优化国际课程体系落实境内培养环节,集聚全球顶尖资源落实境外培养环节,构建和完善科学的学生境外培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强化过程监督管理,以成果为导向引导学生境外培养工作正向发展,激活院系、师生参与学生境外培养的内生动力。

(三)以顶尖过硬的师资队伍谋求教育质量新发展

聚焦一流人才引育,实施师资队伍国际化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学术卓越、结构合理、勇于为国担当、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视野的一流国际化师资队伍。

加快顶尖人才引进,破除国际人才本地化的差异,将外籍教师资源利用充分化,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独特范式;打好“外引内培”组合拳,加大力度推进境内外培训和学习交流,丰富教工队伍的海外经历,提升后备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调动青年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大力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访问,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鼓励和支持教师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中发挥作用,参与全球和区域性重大项目的研究及国际组织政策、规则、标准等的研究与制定,承担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工作,构建国际学术人际网络,引导教师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以此搭建高层次、多样化的学术平台。

(四)以无国界的科研合作引领前沿科技新方向

众所周知,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是现代科研的显著特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全世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5]联合攻克科学难关,为世界科学进步,为改善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作出贡献。行业特色型院校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科技合作姿态,选择学科优势突出、研究方向相关的世界一流高校作为伙伴,谋划成立高水平联合研究中心与实验室;面向优势研究领域,聚力做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建设;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大、重点项目谋划,部署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的国家科技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的引导培育作用,增强学校科研人员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引导和鼓励学校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对学界而言,开展国际科研合作能够提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刺激学术进步,会产出更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技术成果。我们在很多科学技术领域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继续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符合实际,也是国家继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在合作过程中,必须强调研究的合理性和针对性,重视合作实效和产出实质性科研成果。

(五)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打造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优质品牌

按照提质增效原则做好来华留学工作,打造高层次特色来华留学项目,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的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知华友华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精英。

引入国内外政府和社会资源办学,通过建立多元奖学金体系,扩大国际影响,发掘潜在生源,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留学基地;严格录取标准,规范审核流程;实施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从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高度推进中外学生课程体系趋同化;打造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国际需求的留学生课程培养体系;强化来华留学生过程管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和要求,保证中外学生专业教学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的一致性。

全面强化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做好风险研判和应对研讨及工作落实。建立健全留学生校友信息库,鼓励校友为母校服务,为母校发声,支持母校的海外事业。

(六)以层次化组织保障激发国际发展新活力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务实、协同、高效的校内联络协作机制,打破现有管理服务体制壁垒;加强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增加管理人员外事服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国际化管理服务队伍;加强资源供给,发挥激励效能,做好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办公场所“三到位”;建立健全国际合作与交流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有助于提升教职员工国际发展能力的常态化、机制化专项支持办法。

近年来,以“双一流”大学为主的国内高校纷纷将国际化作为发展策略之一,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将国际化战略与“双一流”建设方案紧密结合,从人才联合培养、科学联合研究、国际协同创新、国际教育规则制定等多个方面明确提出国际化发展路径。

然而,很多行业特色型院校专业受限、体量较小,其国际化推进过程并非易事,是一个需要审时度势并长期发展的过程。并且,行业特色型院校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应具有特色,不能生搬综合性大学的国际化模式,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自我审视,需要同学校整体战略规划协调制定。要将国际化理念更好地融入高校管理、教学、科研等全过程,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广泛有效的师生双向交流,参与重大国际合作科学工程计划,增加外籍教师和外籍学生的比例,才能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打造我国行业特色型院校品牌,树立良好大学形象,提高国际竞争力,服务我国开放办学的大局。只有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和创新资源,把国际化优势嵌入办学全过程,才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者李志鹏系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高世全系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文中图片均由电子科技大学提供)

参考文献:

[1]王明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1226/c40531-30487720.html. 2018-12-26.

[2]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

[3]王素斌.中国双一流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01).

[4]郑安阳,金剑苞.走“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行业特色型大学内涵发展之路——访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维东[J].北京教育(高教),2013(06):17-19.

[5]包洪岩,殷晓莉,兰小筠.基于知识图谱的健康传播学可视化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12):107-118+121.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7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实践探索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