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积极评价方式和发展个性优势很重要!

[摘要] 积极心理学主要讲授如何发展美好生活和实现个体潜能,对过去心理学致力于研究病态的偏颇有所纠正。积极教育追求幸福和提升技能,是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可服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消极问题导向、教师心理状况堪忧和家长辅导欠缺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重视教育中的个体发展、调整教育内容和手段、积极推动家校共育的积极导向的师生共同发展,打造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 王岩,心理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逸飞,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海淀100089)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身体和智力的发展,也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2020年9月),将青少年列入重点干预人群。一方面呼应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号召,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前青少年人群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积极心理学主张发挥个性优势与美德、提升幸福,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的内容有快乐、幸福和工作、爱情和家庭以及美好社会等诸多主题,教给大众如何愉快生活,如何一个善良、有道德、有理性的人,帮助人们实现幸福和人生价值,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其目标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谋而合,而应运而生的积极教育可以运用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积极心理学与积极教育我国发展现状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关于人的潜能与美德的科学,形成于1998年,主要讲授关于如何发展美好生活和实现个体潜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积极心理学自成立以来在纠正心理学学科的消极偏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有:第一,促成关注点由消极转向积极。从过于关注心理疾病和修复损伤转为更加强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重视幸福感,对人的发展和认识更为积极。第二,促进疾病模式健康模式转变。疾病模式针对“疾病”或“问题”,力求“无病”;而健康模式聚焦个性优势,帮助人们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和热情。第三,促进问题解决方式的转变,从聚焦对抗转向积极的方式。积极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将注意记忆和体验从消极情绪转向积极情感和希望,拥抱生命意义。

(二)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positive edUCation)被一些学者定义为“对传统技能和幸福的教育”,我们建议使用一个更宽泛、更有用的定义: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协助学生、教师、员工和整个学校获得水平的心理健康

国际上对积极教育的实践探索始于21世纪初,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针对性的训练及具体能力提升,如降低抑郁和积极情绪、心理韧性等特质的提高,代表性成果包括宾夕法尼亚心理弹性项目以及施特拉斯港积极心理学课程项目。第二阶段全面推行积极教育,以澳大利亚吉朗文法学校为代表。他们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所有环节,包括全部师生员工,建构了一个三层的框架:顶层是幸福这一最终目的,第二层是幸福的六种表现(积极情绪、积极投入、积极成就、积极意义感、积极社会关系和积极身心健康),底层是六种表现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包括健康幸福的直接教学、镶嵌式学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测评发现,该校学生报告很高和最高水平的幸福的比例(37%)远高于普通学校(21%)。95%的员工认为这种训练课程使他们掌握了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几乎所有员工都愿意向他人推荐训练课程。

国内的积极教育则是两个阶段的内容并排发展。第一阶段主要聚焦某些人群,采用积极心理学团体干预以提高自尊、幸福等积极心理品质,降低焦虑和抑郁等,也出现了积极心理学慕课等。第二阶段以第一届全国积极教育大会为标志,全面推行积极教育。例如,有的学校建立了“幸福教育模式,将积极心理学和传统心理学与中国哲学课程结合,设计培养重塑学校文化。有的地方搭建了“幸福课”体系,进行中小幼学段一体化设计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方兴未艾,积极教育蓬勃发展。但我们仍需看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存在过于关注疾病和负面的问题。广大教师工作压力大、心理状况堪忧,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作用也有待提升

(一)关注疾病和负面的问题导向,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级目标是以面向全体学生预防教育为主,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而现在的心理辅导或咨询室都围绕着解决心理问题开展工作重点关注出现问题的个体而忽略了学生全体。工作以病情的诊断和症状的消除为主,忽视患者自身的积极潜能。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心理健康工作内容贫乏,造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对立和紧张,教育资源枯竭到心理学科与各个学科之间出现割裂。

(二)教师心理状况堪忧,而研究干预较少

教师是受到压力较多的职业,常见压力源有教学保障、人际关系工作负荷和工作无乐趣等,当工作压力时间得不到释放时就会导致职业倦怠。目前,教师已经成为职业倦怠高发的群体。我们对某市7个区县的14所中小学871名教师的调查发现,完全没有或有轻微职业倦怠的教师占20.4%,一般的占39.6%,较大程度的占34.4%,严重的占5.1%。职业倦怠造成教师自我效能感降低、幸福感下降、情绪和心理困扰,甚至出现机能失调、身体疾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目前“双减”形势下,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更值得研究。

但是,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乐观、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均能负向预测教师职业倦怠,这意味着,对教师进行积极心理学干预可能起到对抗职业倦怠的作用。

(三)家长教育欠缺,家校共育任重道远

家校合作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家庭教育进行了重要论述,指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旨在支持和帮助广大家长、校长、教师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校共育思想

家校合作重要性已达成共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延,家长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资源,但是不断发生的一些极端事件却提醒我们,家长作为学生和学校的支持力量,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不少学校开始重视家长教育,但较少有教师、家长和学生互动的内容形式较为单一,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三、积极心理学的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强调教育环境中个体的积极发展、优势和健康模型,用积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综合我国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研究的成果,为新形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视教育中的个体发展:从问题导向的严防死守到积极导向的师生共同发展

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教育的对象不应局限于较少比例的病态人群,也不应过于关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是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积极、发展性的心理教育,给予针对性指导。例如,对于存在焦虑、抑郁倾向的学生,通过建立积极的认知方式代替消极认知,促进其心理韧性的发展。对于健康的学生,通过发现和运用个性优势,构建积极的个人资源,培养他们积极发展获得幸福的能力这些同样也适用于有问题的学生。

建立全面、积极的评价方式和重视个性优势的发展方案。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个人积极特质的力量的相应测量问卷和培养方法。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有着丰富的个人主观经验,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评价学生,不应以成绩学习为唯一目的,而要重视学生的多样性和发展性。要看到学生的优势和力量,促进学生运用其个性优势,发挥其创造力,促成其全面协调发展。也可以此作为德育的落脚点,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立德树人。

注重教师的积极发展。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保障,建立健全积极的评价方式,也要满足教师自身的心理需求,缓解职业倦怠。有研究发现,基本心理需求满足(自主、联结、胜任)能够减少个体的职业倦怠,促使教师从事有意义的行为和活动。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支持性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有效应对职业倦怠,获得意义感、幸福感和个人成长。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吸引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社会支持,产生师生共进式发展的良性循环。

建立良性的教学互动关系,构建积极的教育组织和幸福校园。要关注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力量,培养教师的同情能力,增强教师理解学生的能力,帮助教师提升人际沟通互动能力。要鼓励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授其良好的交往行为规范,鼓励合作式学习,在活动之中构建友谊。教师要掌握对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回应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想法,构建师生信任。要培养全校范围内的积极学习气氛,全面构建积极校园,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学习,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幸福。

(二)改善教育内容和手段:从查漏补缺、消极导向到积极导向、全面发展

注重积极情绪的力量。纠正过于重视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倾向,重视积极情绪的力量,拓展学生认知活动范围,为学生的发展构建积极的个人资源。相比于对知识的思考,身体力行的活动更能够带来积极的主观体验。可以将诸如快乐、感恩、幸福等重要主题融入到体育活动、社会实践、劳动课程等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和积极体验。以感恩主题为例,可以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感恩的理论,让学生记录感恩日记,在实践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体验积极情绪,获得情绪和实践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同时增强民族自信

开展意义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青少年是最容易遭受生命意义问题困扰的人群,容易出现极端行为。意义获得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在帮助他人和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中产生。可以建立各种学生内部的互助团体,或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社会公益活动。二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奋斗时产生。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找到方向,鼓励身体力行地实践“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三是帮助学生将自己与更宏大的目标相联系,体验意义感。可以联系道德模范、社会模范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自身与国家、社会的联结感,明白自身行为、奋斗的点滴同样可以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充实生命意义。同时,鼓励学生成长为良好的公民,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

注重乐观韧性品格的培养。乐观并非一种盲目的信仰,也不是天生注定,而是一种基于理性认知上的自主选择,可以习得的积极的认知方式。乐观往往与更好的身心健康水平、更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心理韧性相联系。乐观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事件,尤其是负性事件,对自身的发展形成乐观的预期,能够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形成坚韧乐观的品格。

(三)形成教育的环境:构建家庭、课堂的全方位心理健康体系

赋能机构是个体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也是构建个体积极人格、培养美德、提升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协调课堂、学校、家庭,为学生提供安全、一致、积极的支持性环境,将学校打造成积极的赋能机构。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家长教养建议,加强家长的理论学习,传授亲子沟通、正面管教等积极教养理念,帮助家长学习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唤起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深入理解,提升亲子关系,助力孩子幸福成长。同时,鼓励孩子将所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于家庭生活之中,增强实践能力,享受家庭幸福。未来,家庭辅导治疗师可能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王岩 张逸飞)

《人民教育》杂志2021年第23期,原题为《积极心理学:引导师生积极健康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积极评价方式和发展个性优势很重要!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