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实践思政”的特点及有效实施策略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剖析实践思政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思政育人的有效实施策略,即营造“五位一体”的实践思政育人环境,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多途径丰富实践思政教育教学资源。

关键词]实践思政;显性教育;隐性教育;育人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途径与方式应做到适应学生特点,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渠道,还需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适应当下大学生群体,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功效。

实践思政及其内在属性

所谓实践思政是指一整套实践思政育人体系的建立,包括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的实践思政改革,在第一课堂(教学课堂)设置实践教学学分,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所学有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社会课堂)的实践思政育人优势,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激发内源性学习动力;整合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第三课堂(网络课堂)实践思政资源,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一体化实践思政育人体系。

实践思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和理性的反思才能真正将所受教育内化于认知结构,改变自身思维方式,从而纳入引导性的观念体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实践在创造客体价值和优化主体思想方面,既促进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发展,也促进个人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践是来源,也是最终目的

实践思政的探索是通过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新思想、新知识推动实践,又以新的实践启发思想认识,在理论与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不断增强专业技能思想认识,有效建立起“大思政课”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互融互通。

实践思政中的显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始终蕴藏在“教书育人”之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承担着育人的功效,在实践思政教育体系中承担着“铸魂”的重要作用。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以及校内外专家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以及专业课均具有显性教育的属性,蕴含着价值导向、内容融合、教育协同的意蕴。首先,在价值导向意蕴上,第一课堂作为实践思政育人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知识讲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统一的同时,更为重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方针的落实。价值引导的教育理念是核心内核,育人情怀是思政主体的基本要求,德育意蕴是所必备的政治要素。其次,在内容融合的价值意蕴上,第一课堂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引领之间的紧密融合、良性循环以及同频共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渗透价值引领的相关内容,在价值引领中积淀知识和技能底蕴。再次,在教育协同的意蕴上,第一课堂强调立德树人的精神实质,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设计符合学生人才成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鉴于以上意蕴,在第一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和宣传主旋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网络原住民”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在获取、理解以及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表现非常强劲,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思政相关的教学时,学生们非常清楚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及其潜在目的,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的教学实践环节中。

实践思政中的隐性教育

对隐性课程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此后,许多学者对此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自20世纪至今,隐性课程的含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逐渐从单一的“同时学习”“伴随学习”“班级生活氛围”发展成一个蕴含多项内容、具有精确含义的概念。当前,一般意义上的隐性教育是指教师运用间接的、内隐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受教育者往往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并内化教育内容的过程。

实践思政与隐性教育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实践思政彰显了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实践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符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其次,实践思政契合了隐性教育的渗透性、不易察觉性的特点。在实践思政育人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将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和个人五位一体融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中来,通过主体联动挖掘思政教育的实践属性,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场域协同互动,有意识地内隐化其思想政治教育意图,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最后,实践思政实现了隐性教育内容的有效构建。实践思政育人体系可以为各学科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通识课、公共基础课等课程之间的沟通和协同打通通道,创设了育人的重要桥梁。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思政的隐性教育体现在教学目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

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当前的教育热点,思政教学对于他们而言,早已了然于胸,不存在“隐”的问题。从这个方面上讲,课堂中的思政教育是可以“敲黑板”“划重点”的,这已经属于“显性教育”的范畴。而在实践思政育人体系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接受和认同,甚至建构思政教学内容,创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润物细无声”的场景,实现“大思政课”的教学目的

实践思政育人的实施策略

实践思政的实施过程绝不是一种或两种简单的教学策略的应用,而是需要一整套相对完整的育人体系作为支撑,配合精准有效的多方面推进策略,才能保证实践思政的顺利实施

一是重视实践思政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转化。实践思政的优势在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转化。教师应在遵循主体性、适应性、协调性以及实践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实践活动中。具体到操作层面,需要从推动健全“三个课堂”的实践性入手:首先,需要推动第一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思政改革,修订思想政治培养方案,探索混合式教学,积极推广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实践教学学分,让学生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课程思政的实践性,能够自主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效转化到实践行动之中;其次,挖掘第二课堂(社会课堂)实践思政育人优势,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激发内源性学习动力,切实做到“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打造学校特色的社会实践品牌;再次,借助第三课堂(网络课堂)的优势,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参与到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之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与自我超越。通过实践过程,“大思政课”变得生动、多元,实现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再到显性教育的转化过程。而这种转换是符合学生心理预期的,也将会收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是营造“五位一体”的实践思政育人环境。高校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体现出“育人无小事”,时时刻刻体现出“三全育人”的要义,努力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这种文化育人的精神所在,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实施实践思政。因此,建构实践思政育人体系,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和个人五个主体联动起来,形成五位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扎根校园、落到家庭、繁茂于社会,形成以大学生综合服务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平台、大学生资助援助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信息网络教育管理平台等多平台数据联通共享的一站式育人服务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随时随地接受实践思政的浸润。

三是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实践思政离不开教师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意识的引导。依托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才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实践思政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这对教师的实践思政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加强教师实践思政能力建设。“育人先育己”,在实施实践思政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注重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保证思政理论能够真正落到实践中。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学懂弄通做实,必须要真学、真信,坚持理想信念,不断锤炼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格,遵纪守法,遵守和履行道德规范,以身作则,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的言传身教胜过各种绞尽脑汁想出的“别人”的案例,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思政指导时才能具有感染力,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信服。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教师课下的言行也会深刻影响着学生,教师在努力做好自我,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言行如一、身体力行。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驾驭能力,能够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隐蔽点,凝练和整合相关教学内容,掌握教学主动权,根据不同学生、不同课程,甚至相同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表现,审时度势地开展实践思政。实践思政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教学互动,只有当学生能够积极地响应教师发出的教学信号,并且通过自身的思索与接收到的教学信息产生积极的良性互动,顺利完成行为实施和知识的自主建构的全过程之后,实践思政才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做实。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高水平专业教学的基础上,与学生产生互动以致达成共鸣。

四是多途径丰富实践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实践思政的教学资源作为开展“大思政课”的基础,对实践思政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不论是思政课还是课程思政,优质教学资源非常稀缺,许多老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难以找到与课程良好匹配的教学资源,往往为了设计一个教学案例而绞尽脑汁。实践思政在许多方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因此在教学资源和形式上也需要不断开拓思路。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深入开展思政教学改革,汇集各方专家开展思政实践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意识、道德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爱国主义情怀、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为基础构建并完善思政课程教学规程以及课程标准,建立蕴含多项资源的国家层面思政实践案例资源库。其次,要重视社会群体在丰富实践思政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联合社会群体建立实践思政教学资源实践项目、实践教学基地、讲授平台,将社会群体所掌握的学科资源、专业资源、行业以及企业资源转化为高校实施实践思政的教育教学资源。最后,要转变教师心中传统的“教材即教学内容”的刻板印象,提升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提升、善于运用的教学能力,将学生、教师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凝练、提升,打造出一个个能够真正引起师生共鸣的教学案例,从而丰富已有的实践思政教学资源。

[本文为山东教育厅2020年教改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实践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P2020043)的研究成果]

【作者王邵军: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1年第11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实践思政”的特点及有效实施策略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