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抓住实践活动课程契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学生所在地域的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设计不同主题的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当前,边疆民族地区既面临国际化的冲击,又面临文化多样性的挑战民族地区中小学应挖掘、利用丰富的特色教育资源,设计实践活动类课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培养学生价值体系、责任担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是对中华民族“共有身份”强烈认同的正向情感和积极的支持行为我们知道,中小学阶段是品德、规则与群体认同关键期,只有将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学生头脑、厚植于学生心理情感,外化于学生行为,才能实现民族大团结。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可以通过挖掘、利用丰富的特色教育资源,设计实践活动类课程,具体包括: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实践活动课程及特色资源开发。抽象的精神需要具象的实体来承载。在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有很多载入史册的拓疆英雄、守边卫士,他们高瞻远瞩、不后退一步、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与边疆安全、保障国家不受外敌入侵等英勇事迹,都是潜在的课程资源。学校教育进行目的、有计划的课程设计,把这些“红色教育”资源融入实践活动,增强体验、加深认知,强化国家历史记忆

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的实践活动课程及特色资源开发。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地方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等各个领域享有充分自主权,同时,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倾向性优惠政策。在这一制度保障下,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交流繁荣。学校要利用好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将内地支边干部的感人事迹、各民族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建设家园迈向小康社会的动人故事等内容融入学校实践活动。聘请各民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为顾问或校外辅导员,设计文本资源(如图书、报纸、杂志、照片等)和音像资源(如电影、电视节目和各类教育软件等)的利用策略。

文化多样性主题的实践活动课程与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优势资源,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各族人民共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不同形式,开展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内外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认知文化多样性,加强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与相互欣赏,以学校为阵地,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学生共知、共情、共忆、共思,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共育精神家园的能力

靳淑梅,延边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教育、教师教育、比较教育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4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抓住实践活动课程契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