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通过情感德育让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代,永不过时。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由于距离革命年代久远,让现在的中学生理解井冈山精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在对井冈山精神进行课程开发时,我突出情感德育的力量,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培育,从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整合多学科德育力量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最后回到思政课主渠道,以议题式教学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飞跃,让井冈山精神真正抵达心灵、铸魂润心。

一、社会实践,以情化人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利用一定的情境,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进行积极影响,使其情感产生共鸣,心灵受到感化。

井冈山是革命圣地,安排井冈山研学旅行,让学生在光荣的革命之旅中感受情感的激荡。同时布置研学旅行任务:一是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思考中国革命最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革命道路的。二是收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人物故事,开展红色故事讲演会。

组织学生参观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亲自去挑粮小道、黄洋界炮所、小井红军医院等红色旅游景点。学生身心沉浸其中,眼前是充满情感记忆历史画面,耳边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红色故事。高度的情感投入、强烈的情感体验,拓展了学生的情感想象,当年斗争的壮烈、红军生活的艰苦仿佛就在眼前,从而让学生真切认识到,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变的初心使命,才让中国共产党人在黑暗中冲破迷雾,杀出一条光明的新路。开展故事会,让故事启迪心灵,帮助学生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没有研学旅行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参观井冈山网上博物馆,通过播放相关视频了解人物故事和斗争历史,增强感性认识。

二、学科德育,协同育人

今年1月,教育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简称《指南》),明确要求革命传统教育要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挖掘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综合实践课程中蕴含的道德教育资源,在多学科育人过程中,充分利用情绪、情感的特殊机理:动力——发动机制,传递——感染机制,让学生在与情感他者、情感环境氛围中相互影响、相互形塑与改造。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育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

如在地理学科中,通过教师对井冈山地理环境的介绍,学生理解了为什么选择井冈山进行游击战和创建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四县之交界处。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井冈山距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通过研学旅行和对中国现代史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党寻求革命道路过程的艰难曲折,对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有更清晰的理解。历史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收集研学旅行途中或者其他渠道了解的革命斗争中的历史故事,如时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坚贞不屈的故事,女中豪杰曾志一生忠诚为革命的故事,伍若兰身怀六甲却宁死不屈的故事……学生在故事的分享中、在相互交流中更深入认识到革命者坚定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敢于斗争的英勇气概。

语文课、音乐课上,通过开展井冈山诗词朗诵会、大合唱,仿佛穿越到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深处,生动讲述革命斗争故事;走进现代生活,深入挖掘新时代故事,激发学生对红军、对党、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多学科“搭台”,思政课“唱戏”。通过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及意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探究井冈山精神与新时代抗疫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以及对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三、议题教学,初心育人

心理学研究认为:无论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统一过程。浅表的形式主义德育收效甚微,只有情感与理性共同工作,也就是深度学习的过程才能使道德抵达学生真实个体内心。为此,我开展了议题式教学,在教学设计重点强调了“以境育情”“以理育情”“以情激情”。

以境育情。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我运用直观的视频、文字等形式,选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真实的历史及现实情境,让学生情感受到熏陶,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同时设计一定难度的议题,让学生的思想情感都处于活跃状态,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议学活动中,不断放大强化正面情感,适时澄清和转化负面情感,使红色教育抵达学生心灵。

以理育情。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发展,妥善处理好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引导学生回望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在持续学习探究井冈山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等核心知识中,提升道德情感。在道德认知基础上产生的积极道德情感,又会反过来对道德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弘扬井冈山精神,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从而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以情激情。在课堂导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情绪情感对于学生学习价值观形成以及人格个性形成的深刻关系,用心呵护和促进学生情感健康发展。善于并适时表达教师情感,以教师的积极情感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正面情感,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教师激情创设的课堂氛围中逐渐萌发。

指南》指出,思想政治课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核心课程。下面具体介绍思政课议题教学部分的课例设计

总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第一部分:深刻理解“初心”,知其本源

创设情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两年零四个月时间,国民党的频繁围剿和严密封锁使红军非常疲惫,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有人开始动摇,有人逃跑,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却在井冈山站住了脚,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是任何“本本”上没有的新思想、新结论。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文,探究:

子议题一:中国革命这条独特的道路是怎样开辟的?星星之火何以形成燎原之势?

设计意图:之前的研学旅行和历史学习,学生对井冈山斗争史已有初步了解。通过议题探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到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后作出的科学判断。通过思考星星之火何以燎原,归纳总结出:共产主义必胜坚定信念、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纪律严明官兵一致、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群众支持等因素是使中国共产党从革命低潮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着极为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

教师点拨: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面对反动势力频繁“进剿”“会剿”不屈不挠,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遭遇“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后,一次次挺起革命的脊梁。理想信念是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处在危难之时播下的革命火种,在严酷残暴的白色恐怖中燃起的“星星之火”,照亮了革命前进的方向,指引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前进。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态度,是井冈山精神的鲜明特征。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实事求是地对形势客观分析研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特道路。这条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革命新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是胜利之路。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在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研学旅行时听到的红色故事:朱德扁担的故事,黄洋界保卫战以少胜多的故事,土地革命时期农民群众组织赤卫队、工会、青年团、妇女会、少先队协助红军开展工作的故事等。教师总结道: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第二部分:准确把握“初心”,履道坦坦

创设情境:2020年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时间节点,而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战疫情、抗洪涝,促改革、推开放,抓脱贫、惠民生,保增长、稳大局,在世界上率先控制疫情蔓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子议题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共产党何以能迅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百年奋斗留下来的财富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2020年的抗疫历程,有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引导学生分享抗疫人物故事,感受伟大抗疫精神。通过中外抗疫对比,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跟党走的决心。通过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通过纵向比较,明白井冈山精神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基础,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它与新时代抗疫精神一样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最具号召力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百年奋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之后,播放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春节团拜会讲话视频:“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14亿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植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站在”深刻总结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政治逻辑。至此,学生对井冈山精神、对伟大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三部分:牢牢守住“初心”,永志不忘

创设情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同学们到2035年时约30岁,到2049年时约45岁,正是建设国家的栋梁。作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见证者和亲历者,何其有幸!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作为和担当?

议学活动:作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见证者和亲历者,请你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写出200字的演讲提纲。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情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教师结语: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好井冈山精神,坚定地跟党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永葆初心,艰苦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担负起青年人的使命责任

〔周卫华 作者系江西省赣县第三中学思政课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杂志2021年第6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通过情感德育让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