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代表委员呼吁:加强网络游戏监管,拯救网瘾少年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北京3月5日讯(记者 焦以璇)某初中生沉迷网络游戏离家出走、“熊孩子”偷拿父母手机充值数万元游戏币……近年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新闻不时见诸媒体。如何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加强网络游戏监管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超过2亿,占青少年网民的66.5%。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年龄呈日趋低龄化,6-14岁是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主要时期。

“由于长期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往往会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其思想和情感都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在心理上则表现出各种人格发展障碍,如言语能力下降、自我封闭、抑郁性神经症。”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担忧地说。

为此,今年两会上,张志勇带来了《关于加强未成年游戏产品准入监管的建议》。他建议,全面加强儿童游戏产品市场准入监管。改变当前单纯把游戏产品作为一般文化产品单独文化宣传网信部门负责准入监管的做法,实行网信和教育部门两次监审机制,网信部门负责首次监管,教育部门负责二次审查

与此同时,他建议尽快实施儿童游戏产品分级管理制度,建立由教育、心理、卫生、法学、儿童学、软件开发等专家组成的儿童游戏软件定级委员会,对网络游戏软件进行定级,划分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游戏级别。

加强网络游戏管理离不开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管。同样关注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还有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主席朱永新。对于现实中常遇到的“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账号绕过游戏限制”问题,朱永新认为,应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先行积极探索,尽快形成人脸识别技术运用的国家标准,明确规范适用范围及使用程度等。

未成年人在游戏中不仅充值要刷脸,每玩30分钟也要刷脸一次。”最近,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曼的建议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力挺。

快速发展的区块链技术为防范游戏沉迷提供了新的可能。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广州市委会主委于欣伟建议,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追踪预警平台。当上网游戏累计时长或者频率超出设定阈值,平台可以将预警信息发给家长进行提醒和监督,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一些未成年人动辄充值成千上万元的问题,朱永新建议有关部门要求企业提供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申诉与受理机制,及时受理并处理涉及未成年游戏的投诉和举报,并制定统一清晰的退费标准,要求所有企业按此执行。

张志勇认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通知关于充值金额的规定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建议进一步降低未成年人每月游戏消费金额。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代表委员呼吁:加强网络游戏监管,拯救网瘾少年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