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代中国的哲学教育:如何使我们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能力强起来

[摘  要]“新文科”建设中,哲学教育担负着重要使命。当代中国哲学教育的核心是使我们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能力强起来,首要起点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重点是创造更多的文明成果,难点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理性交流,支点是不断加强学习能力。哲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哲学家与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哲学教育;卓越育人

今年我们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明年我们将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的历史节点。在这样的时刻,中国高校哲学学科的一大使命,是通过研究和教学,使我们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能力强起来。

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起点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自己事情办好的前提是始终保持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就是通过其指导思想的传播、发展和实践,使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当代中国哲学教育的一大使命,是发挥哲学在任何民族的精神生活中都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澄清人与非人的精神边际,探索至真至美的精神境界,培育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哲学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好奇心”和“责任心”的双重培育。

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重点是创造更多文明成果。哲学既是人类精神生产的诸多领域之一,又因为其对整体性和文本问题的独特关注而与人类精神生产其他领域发生重要联系,因为其对概念问题和规范问题的独特关注而与知识创造和应用发生了特殊联系。哲学教育要使未来的哲学工作者始终有能力得益于他们在哲学系开始的“double competence”(双重能力)的扎实训练,要使学生们将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甚至是在哲学以外的专业领域,如教育、医疗、生态和遗传工程、信息技术等,都能贡献其出众的文本解读能力、概念分析能力和规范论证能力

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难点是做好文化交流。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哲学家往往都有一种“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的心态。相对来说,可能是受“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影响,一些中国学生在国际场合,包括在国际合作学校中,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不大愿意主动发言、不大善于慷慨陈词。作为一门以论证交往理性之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理性交往之主体能力和社会条件为己任的专门学科,作为一种对学生进行扎实系统的“针对问题的论辩能力训练”和“基于内容沟通方法训练”的专门教育,哲学在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比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都更加重要。

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支点是不断加强学习能力。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学为本、以教立国的民族。《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开篇,并非偶然。人是唯一通过有目的学习活动而获得成长的动物,无论就种群而言,还是就个体而言,人类生命的长度和高度说到底都取决于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哲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说到底就是集中体现在人的成长过程之中的那些基本关系。当代中国哲学教育不仅有责任通过对思维能力和交往能力的训练更好地实现教育学习的工具价值,而且有责任通过对教育学习过程之规律和规范的研究,通过对人的本性及其多样表现和人的尊严及其实现途径的阐发,更好地实现教育学习的内在价值。只有经过中国哲学工作者基于虚心学习的不断努力,中国哲学教育才真正有可能为中国人的“富而教之”作出更大贡献,进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新文科”建设中,哲学类专业如何发力?华东师范大学形成四条基本路径: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学科交叉、思维创新

一是守正创新,卓越育人。20世纪50年代,著名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冯契先生提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思想,其重要内涵是要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推动学术研究与发展学科建设融为一体。新时代,推进“新文科”建设,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哲学学科育人功能,坚持“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把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两个目标相统一,基于学术创新能力,提高育人育才质量。要将哲学学科的学术传统、重点研究领域以及哲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方向融入到人才培养中,通过学术卓越实现育人卓越。华东师范大学全面推进“冯契学堂”哲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依托学科优势,实施哲学“强基计划”,建设哲学拔尖人才培养高地,培养熟悉哲学传统、具备出色理论分析能力、在积极参与世界性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引领时代的未来哲学家。同时,学校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提高哲学人才竞争力。引入丰富的海外办学资源,深入落实现有国际交流协议,开拓新的海外交流平台,建设与海外高校合作的本科双学位项目

二是价值引领,“三全育人”。哲学教育兼具价值性与学术性,强化价值引领是哲学类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我们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学校哲学专业深度参与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哲学)领航团队建设,开展哲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比赛,组织编写《哲学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强化“六个协同”,推进“三全育人”,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学科交叉融合,协同育人。“新文科”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跨界、整合、创造”正成为未来人才的新标签。跨学科的教育方式满足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拥有跨学科思维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问题复杂化、知识应用综合化以及知识创新加快等新情况,将在未来获得更大竞争力。学校积极推动“哲学+”专业布局,提升国际化建设的内涵。联合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优势资源,构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新型PPE育人路径。对标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实践,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思想资源走向世界。积极开展海外研修访学、学术交流,开设全英文课程,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学校实施大类培养,完善全程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有效整合平台资源,文史哲三个专业一年级大类联合培养,后三年进阶式培养。科研导师学业导师的“双导师”制贯穿全程,强化学业指导与科研引领。大夏书院担负第二课堂使命,形成“院系+书院+社团+导师+朋辈”五位一体的联合培养路径。

四是思维创新,课程育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哲学类专业培养时代新人,迫切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一批超越知识点的传授、强化思维训练和能力教育的一流课程。近年来,学校突破以二级学科为依据的课程设置传统,确立以哲学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增加思维训练与逻辑分析类课程的比重,努力解决哲学人才培养中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应用,重文本、轻方法,重抽象、轻分析的问题。学校着力完善哲学专业“名师-名课-名教材”教学体系一体化建设,着手启动哲学实验室建设,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面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着力建设面向数字未来的哲学课程。同时,强化课程建设的质量导向与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实施“荣誉课程”计划,打造“金课”群。开展“四个一”能力训练,即每生每年写一篇读书报告、做一次读书演讲进行一次社会调查、从事一项科创研究,培养学生“做哲学”的能力

【作者单位: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潘斌,华东师范大学】

原载2020年第24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当代中国的哲学教育:如何使我们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能力强起来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