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劳动教育文件解读材料

教育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做好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召开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经验交流会,通过设立劳动教育实验单位、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主题活动、宣传引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遴选命名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各地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当前,仍然部分存在劳动观念不正确、学校劳动教育削弱、家庭劳动教育缺失、社会劳动教育缺位的现象。《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对于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中小学校围绕贯彻落实《意见》,明确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求,抓好关键环节,完善工作机制,拓展资源渠道,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一是加强部署推动。指导各地各校切实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制定规划,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根据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并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每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要确保劳动教育的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接受系统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加强校内外统筹,充分调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积极性,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作用,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劳动教育。

二是创新落实途径。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指导实验单位统筹资源,创新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召开中小学劳动教育研讨会,邀请劳动教育专家、一线校长、教师等,研讨落实《意见》的创新举措,交流推广各地典型经验。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田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

三是注重考核记录。指导各地各校发挥考核评价的正面引导作用,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结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完善学生劳动评价制度,把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考核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实现劳动教育可记录、可追溯、可评价,并将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要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定期开展劳动教育督导。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指导各地积极通过微博微信、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电台等阵地,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深入宣传报道劳动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开展好新时代劳动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推广使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引导家长和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劳动教育文件解读材料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