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旧业态剧变、新物种丛生,2019国内泛传媒行业的进与退

编者按: 本文来源于全媒派,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19年,国内公认的5G商用元年,泛传媒业整体格局开始结构性的深度调整,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泛传媒业的结合应用方兴未艾,不断迭代的技术体系日渐成为信息传播的强大基础,泛传媒的秩序、边界与节奏都已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全新的图景中,“国家队”入局短视频;顶流网红掀起直播带货新浪潮;社交角力场风云再起;央媒全面探索智媒体;新商业媒体吹响上市号角……本期全媒派带你重温2019年国内泛传媒业的大开大合,例数那些体现了移动泛传媒时代转轨与变革的“最近一幕”。

新闻短视频战场上的旗帜

关键事件:《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人民日报+”“央视频”等接连上线;新京报“我们视频”三周年;浙报集团推出“天目新闻”app……

一般认为,国内的短视频产业萌生于2004年,崛起于2016年,成熟于2018年。这种媒介形态的兴盛丰富了信息消费的模式,也延伸了新闻传播的轨迹,持续性地改写了新闻传播生态的演化场景。

在短视频的风潮下,主流媒体也逐渐意识到,“如何做好视频新闻”这道选答题实则是一道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答题。

2019年8月24日,《新闻联播》正式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一天内涨粉超千万。李梓萌在第一个视频中非常接地气地直呼用户为“老铁”,康辉则号召大家“一起抖起来,一起上热搜”。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是很互联网了。

此外,央视新闻等媒体也接连入驻了B站等平台。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合作媒体部制片人李浙介绍,在短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主流媒体逐渐完成了长视频改短视频、横屏改竖屏的转化,“也比较好地掌握了电视新闻表达向短视频情感化表达的转变。”

更大的动态是,央媒自己打造的短视频平台在2019年浮出水面:9月19日,人民日报社推出短视频聚合平台“人民日报+”,成为中央媒体首个上线的短视频聚合平台;11月20日,国内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正式上线。“人民日报+”和“央视频”App的推出标志着国家队正式入局短视频领域。

可以预见,2020年央媒将在短视频领域充分发挥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规模化推出高质量、接地气的内容。

此外,在新闻视频领域具有标杆意义的新京报“我们视频”在2019年9月11日迎来三周年庆。在一个月后的某次活动中,新京报社总编辑李海表示,报社下一步将把新闻视频化推向全领域,同时推出双视频战略,即“我们视频”主打硬新闻、“动新闻”聚焦泛资讯内容。

截止去年10月,“我们视频”的全网流量已超过500亿。在“我们视频”之外,整个2019年,梨视频、时间视频等资讯类短视频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澎湃视频正式提出了“更快看见现场”的口号;浙报集团也推出了新闻短视频App “天目新闻”……这一领域已经构建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对5G赋能的普遍看好,更是强化了媒体机构深耕新闻短视频的决心。

越来越多的新闻热点正在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过渡到“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以《人民日报》、央视、《新京报》、澎湃新闻等为代表的专业化媒体已经构成了时政资讯类视频新闻行业一线梯队,在泛娱乐化的强需求环境里,尝试将新闻换一种呈现方式,转移到短视频的轨道上。

网红的换血与洗牌

关键事件:情感自媒体“HUGO”自主注销;乔碧罗殿下露脸引争议;李佳琦、薇娅成直播带货顶流;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

网红经济是泛传媒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顶级网红则是指那些在自媒体时代能够靠一己之力攀上流量高峰的佼佼者。

去年7月下旬,拥有560万粉丝的情感类大号“HUGO”自主注销。背后原因不外乎发布虚假内容、传播污文化和丧文化、过度贩卖焦虑情绪等。但一众哗众取宠者的退场,并不意味着自媒体草莽岁月的终结。那些刻意渲染情绪、挑拨冲突的文章,依然可能在某一热点事件背景下成为爆款。“发布低质内容―收割流量―引发争议―封号注销”的故事仍未完全终结。

7月23日,斗鱼主播“乔碧罗殿下”因在直播时操作失误,导致真实容貌暴露。“殿下”的人生就此转轨,不仅被网友控诉为“颜值诈骗”,还遭到平台封禁,并陷入到“1000万违约金”的官司中。

但在网红直播行业扶摇直上的当口,“乔碧罗”只是一个误入歧路的小角色,真正具有时代镜像意义的是站在带货风口上的李佳琦和薇娅。作为以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网红新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直接且深度地参与到商业化变现当中,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李子柒,这个90后女生以精致的乡村生活方式为主线,制作的短视频内容风靡海内外。

12月4日,一篇题为《李子柒怎么就不是文化输出了?》的文章在网上发酵,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的大讨论。2020年代的网红,不仅肩负出圈的使命,也被寄予了出海的厚望。

社交软件的抢滩登陆战

关键事件:马桶MT、多闪、聊天宝扎堆发布;飞聊悄然上线;搜狐推出狐友App;变脸软件“ZAO”引争议;“一罐”团队解散;新浪微博推出时尚社交软件“绿洲”;人人网App回归……

社交媒体的抢滩登陆战从2019年年初一直持续到年末,热闹非凡。怀揣社交梦的互联网人在这一年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首先吹响进攻号角的是一个组合,它们分别是王欣的匿名社交产品“马桶MT”、张一鸣的社交短视频产品“多闪”、罗永浩的能赚钱的社交产品“聊天宝”。三者整齐划一地选择了在去年1月15日这一天对外发布,在互联网圈掀起了一场关于新社交模式的讨论高潮,但随着热度的偃旗息鼓,2019年社交角力场上的首秀很快便告一段落。

5月20日凌晨,一款名为“飞聊”的社交软件在App Store上悄然上线;6月9日,不甘寂寞的搜狐推出自己的社交产品“狐友”App;6月30日,“即刻”软件更新6.0版本,努力“让有趣的人在一起碰撞”,埋植于4.0版本的社交幼芽展露无遗……

新一轮的角力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开始了,社交类App的垂直细分赛道已日渐明晰起来,兴趣社交、婚恋社交、熟人社交、匿名社交、地图社交等众多入口,均挤满了创业者。

但早在年中,社交软件就迎来了“水逆”:6月底,Soul、音遇、吱呀等社交产品因涉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涉黄等问题,遭到约谈、下架、关停服务等阶梯式处理;7月末,匿名社交App一罐的团队解散;7月30日,社交电商平台小红书因内容违规问题被全面下架整改。

更大的争议则来自于8月末面世的一款AI换脸软件――“ZAO”,这款自带社交基因且雄心勃勃的软件一经推出便爆火,但随即又陷入关于隐私和版权风险的巨大质疑中。ZAO的刷屏虽短促,却因触及AI技术应用的边界而成为经典案例。

8月29日,新浪微博出品的移动端生活时尚社交软件“绿洲”上线内测,主打图片、视频,不支持纯文字发布。在经历了logo抄袭风波之后,“绿洲”在9月6日重新上架。

此后数月,新上线或重启的社交产品依然很多,其中不乏互联网巨头的身影,但真正出彩的几乎没有。直到年底,一个上线一年多、长期专注于下沉市场的视频恋爱相亲App伊对完成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引起了更多用户的关注。

12月30日,也就是2019年的倒数第二天,一度退出公众视野的人人网宣布以App的形态回归,“记录我的青春”也在80后、90后群体中掀起了一股“回忆杀”。但是,8年蹉跎,物是人非,社交江湖里还能有“人人”的一席之地吗?

智媒体群舰进入深水区

关键事件:三大央媒全面探索智媒体;封面新闻打造智媒生态链……

“智媒体”这一概念最早由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在2016年10月提出。在2019年推出的新作《智媒体――新物种在生长》中,李鹏指出,“智媒体是媒体定义的新范式,”并将这一范式阐释为用人工智能媒体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

作为媒体行业的热词之一,“智媒体”这一概念已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并被视为新媒体、全媒体、融媒体之后的一个新阶段。对于智媒体的未来意义,李鹏提到了三个观点:

第一,媒介是人身体的延伸,什么能让人更方便、更快捷、更多样地获取信息,什么就可能是未来的媒介。

第二,人机协同将会成为时代的潮流,同时人也会成为媒介的一部分,所谓万物皆媒、人人皆媒。

第三,手机肯定不是媒介的最终形态和最终载体,依托于手机的媒体也不是最终的未来媒体,第六媒介、第七媒介肯定还将诞生。

2019年不仅是“智媒体”得到系统阐释的一年,更是“群舰试水”、大规模探索实践的一年。作为主流媒体的“领军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三大央媒全面探索“媒体+AI”的智能化建设,发挥了引领传媒变革方向的“头雁”效应。

3月3日,新华社推出的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正式上岗;5月25日,《人民日报》首款AI虚拟主播“果果”公开亮相;6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功实现我国首次8K超高清内容的5G远程传输;11月26日,新华智云发布“媒体大脑3.0融媒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12月12日,新华社首个智能化编辑部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12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人工智能编辑部”发布系列创新产品……

封面新闻在2019年也进一步推进了技术和模式创新创意,10月28日,在第四届“C+智媒体大会”上,封面传媒联合多个合作伙伴发布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共建智媒体生态。而包括上海报业集团、济南报业集团、南方传媒集团等也在2019年加快脚步,纷纷布局构建智媒体。一场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智慧革命已经进入深水区。

新商业媒体的资本化之路

关键事件:钛媒体融资1个亿;吴晓波频道15亿交易告败;罗辑思维准备科创板上市;36氪传媒上市……

“新商业媒体”是一个经常被使用的概念,尚没有一个经典的阐释,概指那些有一定的传媒属性,却不依赖于传统的广告业务且不能被“新媒体”所定义,在商业服务业态方面具有广阔外延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换句话说,是指那些在新媒体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经吃不开的背景下率先探索出新的服务业态的公司。2019年,新商业媒体在融资上市方面出现了以下几起影响深远的大事件。

7月13日,钛媒体完成新一轮近1亿元的融资,由兴开国际、盛大资本、北京华韫投资等多家机构联投。在拿到1亿融资的同时,创始人赵何娟宣布战略升级――集“新媒体、全球技术专家网络、科技IP与创意产品服务、科技股数据服务”四大业务板块和“钛媒体国际”全球业务布局为一体的全球战略发展蓝图,构建世界级的科技生态服务平台。钛媒体的这一逆市之举给了业界颇大的信心和想象空间:一个科技新媒体正试图从国内走向全球。

9月27日,全通教育经谨慎研究后决定终止以15亿收购巴九灵96%股权的行为,这意味着持续半年之久的并购以失败告终。在万众瞩目下,吴晓波借道上市梦碎。

然而,仅半个月后,隔壁罗辑思维的上市却有了实质性进展,并将目标市场确定为科创板。若上市顺利,罗辑思维将成为知识付费第一股。同作为知识付费的先行者,罗振宇与吴晓波二人在2019年的境遇反映了资本市场的魅惑与魔力。

而当大多数的传媒公司还在上市的路上摸爬滚打,36氪已经率先上岸。11月9日,36氪传媒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国内新经济服务海外上市第一股,1988年出生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成城也成为纳斯达克史上最年轻的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

回过头来看,无论是上市成功还是折戟,无论是李佳琦卖货刷屏还是乔碧萝揭开了遮羞布,无论是央媒的互联网化还是少数都市报的停刊,种种现象背后均体现出用户的更多意志。

2019年,国内泛传媒领域充斥着摘金的奇迹,也不乏整体性的溃败。旧的业态在发生剧变,新的物种在不断涌现,2020年,各家仍需继续摸索前行。

本文(含图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布,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旧业态剧变、新物种丛生,2019国内泛传媒行业的进与退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