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ofo小黄车撤离中关村

QQ截图20190723182019.png

编者按:本文来自投资家网 ,作者苏年;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他,一个北大毕业的经济学硕士;创建了中国首家以平台共享方式运营校园自行车业务的新型互联网科技公司ofo;他创下了在3年内,快速融资9次的记录,公司估值达100亿美元,成为共享经济的代名词,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却又因为与资本的理念不同,转入危机,浪潮退去,公司面临融资不顺、裁员、业务缩减、拖欠货款、官司缠身、拖欠押金……等等,最后黯然离场;他,就是ofo共享单车创始人,首次在国内提出了“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理念的戴威。

他曾经被成为是国内优秀的青年商业精英,却黯然落幕。

9月18日晚间信息,据媒体报道,ofo近日已经悄悄的搬离中关村,现公司只剩余200余员工,除了原有的业务外,公司还在尝试新的智能电动车等新业务,想要转型谋求新出路。据知情人士报,ofo要搬到中关村向东的5公里外的牡丹园附近,具体位置不便告知。对此报道,ofo不予置评。

曾是国内最火热的共享经济的代表,却一步步的滑落深渊,黯然失色。

而他的故事却是在一次西部支教开始的。

戴威,北京大学毕业后去了青海省大通县东峡镇支教当了一名数学老师,在支教的这段时间,因为路途偏僻,而且山路崎岖,在这里只能是山地自行车来回穿梭,而这个车就是陪伴他在青海支教一年的伙伴,作为一个重度骑行爱好者,他觉得骑行是一种最好的了解世界的方式。

2014年,戴威与4名伙伴成立了共享单车ofo,推出了他新的共享经济的理念,也是新型的以一个平台的方式来运营自行车业务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而成立公司,是需要资本的,在当时国内的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很多资本开始活跃起来,戴威也就想开始做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他刚开始想要将在青海自行车旅行做成一个新的旅游产品,这样可以带动年轻人对骑行的爱好,于是就拉上了舍友薛鼎等人,然而想做产品还需要资本的。于是就找了当时的北大校友肖常兴,当时一个学弟在肖常兴的唯猎资本实习,而唯猎资本刚募资了1.5亿美元,这样的状况下,他们就去见了肖常兴师兄,见面后大家互相都聊了很多,也聊了支教的话题,然而肖常兴师兄就因为“支教”这一点准备给他们投资100万元。

100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的情况下大家都很差异,都以为是遇到骗子了,然后在接连几次的访问后,才打消了疑虑,准备接受这100万,开始他们的创业之路,创办ofo旅游产品。

然而创业的梦想是美好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中途发生的事故后,让他们看不到这个产业的未来在哪。2015年4月,100万元很快就消耗干了,员工的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没办法戴威就去找了市面上几十家投资机构希望对方给他投资,然而对方认为他们的档次太低,全部都拒绝了,戴威这个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创业失败了,但是他又不甘心。

戴威思前想后后,准备再次寻找新的出路,他突然想到如果做一个校园自行车共享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在他上大学这四年丢了五辆自行车,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困扰,有的时候需要的时候自行车还不在自己的身边,这个时候他明白自行车的代步才是最基础的属性,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很多人都会喜欢这个项目的。

带着新的想法,准备再去忽悠自己的师兄一次,肖常兴虽然对这个项目不看好,但是他认为这个团队已经有过一次失败,有了成长,那么他的团队应该有新的东西了,就这样戴威又拿到了肖常兴师兄给的100万元,准备在北大这块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大干一场。

2015年6月17日,ofo发表了一篇微信文章后希望2000名北大师生贡献出自己的单车,让整个校园的人可以方便的随时有车骑,很快就有人开始写申请书,等到9月份的时候,ofo已经有1000多辆自行车了,于是他们为这些自行车上了车牌,刷了漆,挂了机械锁,并不需要钥匙,根据密码就可以打开,一切都准备好了。

2015年9月,这是历史的一刻,共享单车ofo正式上线运营,当开始平台就接到了200多个单子,让戴威激动不已,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被人认可的,是大家需要的东西。

而ofo开始的成功让戴威知道了这次真的是抓到用户需要的是什么,可以开始扩张了,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资金又不足了,公司没钱继续下去了,于是戴威又去找了自己的师兄肖常兴,然后又另外筹到了250万元,总共500万开始扩张ofo,然后又在北大孵化器路演的时候,获得了东方弘道的300万元投资,但是这一切的背后是戴威背负的600万元的债务。

戴威的ofo开始走向了持续不断的发展、扩张之路,在2016年的1月30日,对戴威最重要的事情来了,客服接到电话说,有人想投资ofo,希望可以进行一下对接。然而快到春节了,戴威不认为投资人还在忙项目,晚上的时候礼貌性的回了一句,没想到对方却很快的回答了,对方的短信写着:“明早十点,国贸三期56层见。”而这个人就是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

戴威经过与朱啸虎的一番对话和了解后,又与合伙人进行了一下讨论,决定接受对方1000万元的A论投资,拿到了自己的戴威将身上的债务转成了股份,又开始了对ofo的进一步扩张。此外,金沙江带给戴威的不只是这1000万投资,后续又给戴威带来了新的投资,与天使投资人王刚、真格基金相识,两个月后又拿到了对方投资的1000万元。

然而在五月份的时候,戴威又见了新的资本,而对方给了他较高估值,并且逼他趁早签约,面对这样的情况,戴威失眠了,但是他为了公司的发展,还是在两天后去了经纬中国的办公室签了协议,得到了经纬中国领投的B轮融资。

6月,ofo的校园单车计划已经扩张到了广州,广州有一座大学城,这里有十几所大学,占地18平方公里,在这里ofo很快的进行了扩张。在这里扩张成功后,戴威觉得自己可以进军城市市场了,因为他感觉自己的ofo已经是成熟的产品了。但是如果进军城市市场,那么将要开始面对摩拜这样对手了。

而在这时,朱啸虎又带领戴威认识了程维,双方又对共享出行的话题进行了洽谈。

11月17日,ofo在北京宣布正式进行城市市场,并公布了他们的“大城市计划”,这次他们这边跟全球的自行车品牌进行合作,而700Bike则是ofo的第一个合作伙伴。

而到此刻,ofo已经有了大约300万高校和城市用户,单车数量达到将近16万辆,总订单近4000多万。然而进入城市的ofo,从学生走向了更广泛的人群,但是进入城市的却遇到了更多的难题,很多地方对ofo进行了破坏和私自占用。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戴威以为是大家对ofo的需要太高,用户觉得不够用才会这样做,于是开始加大投放力度,不停地到处奔波,希望年底可以投放100万辆自行车。

而在这其中,ofo刚刚不久获得了1.3亿美元的C轮融资,拿到融资的那一刻起,他们都不再是一个学生的创业团队了,而是一个要混战互联网的高手了。2周后,ofo的日订单达到了150万单,成为国内第九家日订单过百万的平台;12月,ofo进军海外市场,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开设运营起来,一个又一个的数字在表明了ofo的快速扩张,短短几个月的时间,ofo的单车比刚开始多了100倍。

作为国内见得最多投资机构的90后创业者,戴威喜欢刁钻但不冷酷的投资者。“好的投资者,可以明确的指出你企业发展中缺少的东西,你需要什么样的东西,不会上来就跟你对赌,也不会这抠一点那抠一点,只要大家能聊的好,哪怕打折都可以让你进来。”

很多ofo搬到了国内知名的地方中关村的写字楼里,附件都是国内知名的老牌互联网企业,跟他们做起了邻居,公司开始进入了正规划进程,不再是原来只有十几个人的时候,大家吃个串喝个酒就能把会开掉了,一切都步入正轨,不再是原来的凭借热情和感情随意运转了,因为只有严明的制度才能把一个好的公司真正的带起来。

戴威在公司不光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还要面对投资人各种各样的提问,如此年轻化的团队能否带的起这么庞大的公司,你能否应对如此多的难题?你有没有这么高的抗压力和执行力,如何和团队协同合作,等等。

而在这里戴威又开始了他新的计划,但是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虽然ofo比摩拜进入的城市时间晚半年,但是在2016年11月的时候戴威带领ofo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迅猛追赶,很多市场份额就追了上来。这个时候C轮融资拿到的资金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需要重新找到新的融资来给ofo带来新的发展。

2017年3月1日,戴威宣布ofo拿到了4.5亿美元D轮融资,公司估值破百亿,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给ofo带来的不止是资金还有人脉,但是这个时候投资人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了,公司不能一直亏钱赚吆喝,如何让你的公司赚取收益才是重要的。戴威现在就是在悬崖边上与巨头共舞,如何才能衡量这个问题呢?

矛盾终究会出现,2017年7月,戴威再次拿到7亿美元E轮融资,在这3年一系列快速融资的背后就是戴威用掉的很多不该用的钱,而用钱则跟资本产生了矛盾。细数一下朱啸虎给戴威创造的风口后这几年戴威拿到的融资:

2016年1月,A轮,1000万元;

2016年8月,A+轮,1100万元;

2016年9月,B轮,1200万美元;

2016年9月,B+轮,数千万美元;

2016年10月,C轮,1.3亿美元;

2017年3月,D轮,4.5亿美元;

2017年7月,E轮,7亿美元。

从刚开始只是负债累累的小企业,到变成被资本追着投资的火热项目,这一切的原因都始于共享单车的门槛是低端的,只要有钱大家都可以做,当时为了追求速度戴威把很多不该消费的钱都砸到了各种并不是很需要的广告上。又各种玩命的投放单车,覆盖各个城市,为了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变成了当时ofo的唯一目标,而把别的全部都略过了。

ofo仅仅用了1年零9个月,做到了当年淘宝8年才做到的事情,日订单突破了1000万。而这时戴威的名声也到了高峰,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百富榜2017》显示,戴威以35亿元的财富成为第一个上榜的白手起家的“90后”,从一个学生变成了商业精英,这时戴威发声:“终有一天,我们今天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

这段时间也是ofo的员工最美好的时候,2017年初年会的时候,戴威给员工各种发奖品,发红包,各种礼物。

佛语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ofo的各种管理问题一步一步的浮出水面,光是采购的1200万辆自行车的背后,就是72亿元的负债,如此庞大的资金花销,从不考虑自己的资金是否够。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全部都暴露出来,管理问题、公司制度、贪污、作假、企业关系复杂等,最重要的是与投资方的管理变成了一切泡影的破灭开始。

2016年10月,滴滴首次通过C轮融资进入ofo,成为第一大股东,滴滴的出手,为ofo带来更多的投资人跟进,但是滴滴与戴威的矛盾也逐渐的浮出水面,2017年7月,原滴滴高级副总裁付强加入ofo小黄车担任执行总裁,直接向戴威汇报,原滴滴财务总监柳森森则负责财务部门。

因为有着滴滴的加入使得ofo的管理逐渐的正规,但是戴威觉得自己的权利被滴滴开始架空,ofo的各种项目被否决,财务被滴滴掌控,各种滴滴员工被安插进入ofo。最终11月,戴威发飙将滴滴的员工全部赶出ofo,滴滴高管被驱逐出局,关系破裂后,滴滴收购了收购了小蓝单车,同时上线了自己的单车品牌“青桔”单车。

ofo一度沉迷于快速扩张,不光是戴威,有些投资人都急于获得收益,不断的给戴威施压,然而造成的结果是随意投放,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海外市场的最终撤出。

朱啸虎致力于推行ofo和摩拜合并,但是戴威的不配合,以至于最后朱啸虎将手持ofo股份全部卖给了阿里,拂袖而去,套现离场。而戴威却希望:资本尊重创业者的理想。但是理想终归是理想,现实却是现实,不想出局的戴威失去了朱啸虎后,开始走投无路。

2018年2月,戴威用动产抵押的方式,先后两次将单车作为抵押物,换取了阿里巴巴17.7亿元人民币融资,3月后完成E2-1轮8.66亿美元融资后,开始了进入市场清退期。

戴威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从0将ofo做到100亿美元估值,又在巅峰滑落到不足10亿美元。像过山车似的让人唏嘘,ofo开始面临裁员、融资难、缩减海外业务、拖欠供应商货款、转投区块链、尝试卖身……等等一系列的背后是ofo仍旧在困兽犹斗。

2018年,尽管戴威在12月19日发出全员信,“为欠的每一分钱负责,勇敢地活下去。”但是资本不相信眼泪,戴威随后被法院下发“限制消费令”,变成了大家眼中的“老赖”。

直到现在,戴威的背后是ofo背负着60亿债务的账单,欠用户押金超过36亿,欠上海凤凰超过6800万,欠顺丰超过1300万……拖欠用户押金在当时一度成为网友见面的话题。

如今,ofo要正式的搬离中关村了,但是仍旧是拖欠着巨额的债务,不知道一直在想着开发新项目的戴威能否再次走入大众的眼中。

如今对于小黄车的现状,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参考资料:

《融资10亿,他的小黄车300万人在骑,ofo戴威讲述他的创业故事》 创业邦

《安徽小伙儿――戴威的创业故事》 经济日报

《一切化为泡影!ofo戴威,一个27岁官二代的悲喜创业史》 晓说通信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ofo小黄车撤离中关村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