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改革成效与改革空间
摘 要: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阶层、省际三个维度。通过实施面向农村的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明显提升了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但整体层面城乡学生平等竞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仍须在准确界定目标人群基础上扩大照顾范围。长期看...
摘 要: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阶层、省际三个维度。通过实施面向农村的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明显提升了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但整体层面城乡学生平等竞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仍须在准确界定目标人群基础上扩大照顾范围。长期看...
摘 要:专业知识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对北京两所高校709名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家庭背景仍处于分化状态,父辈的学历和职业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庭生活水...
摘 要: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必然会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促使教育本身发生变革。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梳理当前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指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深耕细作”的具体过程。而要在学科建设过程上...
摘 要:信息时代个体的社会交往同时发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在轻灵、流动的现代性背景下,拟剧理论逐渐被常识化,形成表现为“衣帽间式共同体”的网络社群。高校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采取切片行为,呈现完美切片与不完美倾向两个特征;在网络社会交往中对他...
摘 要:为让高校招生能够更好地照顾处境不利的学生,美国大学理事会于2019年发布了并将于2021年在全美普及的“环境背景指示表”,以为高校提供衡量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平衡标准化考试的客观依据。因此,指示表也被形象地称为“逆境分数”或“逆境补偿...
摘 要:推进高等学校分类评价是新时期加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需求,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我国建设高等学校分类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际社会上,高校皆存在着多种划分类型。评估目的不同,所需对高校进行的...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我国正式将集成电路设置成一级学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并于...
语文综合性学习及其基本特点 综合性学习是新中国成立后第八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在2001年开始的这轮课程改革中,各学科都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就语文综合性学习来说,它是语文课程中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态,与传统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
当前,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生活中缺少汉字学习环境,且家长无法提供足够的学习支持,是“三区三州”语文教师在工作中普遍面临的实际困难。教师不仅要解决语文课程将口语转换为书面语的问题,还要帮助学生实现由少数民族语言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思维的转化。...
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南开大学民族研究中心联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举办了以“教育现代化2035背景下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