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在综合实践中学习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简说

语文综合学习及其基本特点

综合学习是新中国成立后第八轮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在2001年开始的这轮课程改革中,各学科都设置了综合学习内容。就语文综合学习来说,它是语文课程中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态,与传统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教学形态并立。在教材中,“相对独立”体现为独立安排内容序列和独立设置的教学板块;在教学中,“相对独立”体现为它有独立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间和教学方式。

语文综合学习并不是全新的事物,教师常常组织的语文知识竞赛、名人故事会等教学活动,包括一些主题班会,其实都带有语文综合学习的色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时也会围绕课文引入不同学科的知识、素材,做综合式的教学。广大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都与综合学习的某些教学方式有所接触,并不是毫无基础。

语文综合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合性。也就是说,与传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主要培养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不同,语文综合学习是要整体地、综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不可能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的“叠加”来实现,势必要设计一系列综合性的活动(围绕一定的主题,具体表现为成组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自然地、综合发展语文能力。既然活动是综合性的,在设计时就不太可能局限于语文学科内部,而是要在整合听说读写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等有所整合。既然要进行综合性的活动,那么就需要将多种学习方式整合在一起。因此,从多个方面来看,语文综合学习都必然带有很强的整合性。其中,语文学科内部能力的整合是基础,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的整合为两翼,落实这些整合的则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学习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具体而言,就是以多样综合学习方式完成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虽然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也可以视为某种实践活动,但综合学习往往要完成更加复杂、更有社会性和探究性的实践活动。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往往由某一主题或某一情境下的多个(组)学习任务组合而成,因此需要经历较长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分为准备、实践、表达交流等三个阶段,教师的教学也要因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而呈现出与一般的课堂教学不同的特点。与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过程性相匹配,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突出综合实践的特性,如组织文学活动(如办刊、演出、辩论、讨论等)、社会调查(如对学校、本地区、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和探究性学习(如对语言、文学、 文化话题或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等。由于这些学习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语文综合学习特别强调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需要学生互相合作,组成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学习共同体以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学习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语文性。教材编写也好,课堂设计也罢,都应该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过程,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当然,学生在语文综合学习的过程中会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也会发展一些“通用性”的能力(比如组织、合作、探究的能力),但是,学生首先应该在语文方面有所收获。这一点需要特别加以注意。语文综合学习需要整合,但这种整合是以语文学科为主,进行跨学科的、学科与社会生活的渗透,让语文学科成为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基础工具。其他学科或社会生活中的内容可以作为话题或“引子”,但学习的整体设计和每个环节的成果设计都要落到语文上。就好比学习中国石拱桥》,需要结合一些关于石拱桥的知识,但最终要学的还是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写法。

统编教材语文综合学习设计思路

统编教材在设计语文综合学习时,注意到了过去一些教材中综合学习内容范围过大、活动规定过死的问题,设计了“三·三”构架的内容体系,具体如下:

每册教材最多安排三个综合学习内容,缩减了活动数量,使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时间

每册教材的综合学习内容均分属三个序列:“传统文化”序列,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展开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语文生活”序列,让语文学习化身为一次次精彩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综合实践”序列,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为核心,指导学生综合处理各类文本,从中获取并筛选关键信息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各个综合学习的活动过程均由两到三个任务板块构成,简洁,集约,容易操作。有的活动的各任务板块之间有一定联系,如七年级上册“少年正是读书时”的“填写调查问卷”“同学之间找差距”“共同研讨促阅读”,呈现了综合学习的过程,形成一个活动的整体。有些活动的各任务板块之间主要是意脉上的联系,如七年级上册“有朋自远方来”的“交友之道”和“向朋友展示自我”,“文学部落”的“读书写作交流会”“布置文学角”“创立班刊”,板块之间相对独立,使用起来较有弹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统编教材在七年级框架设计中,没有将口语交际单列,而是将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学段要求融入课文学习综合性活动设计中(每个综合学习都有以口语交际为主的任务板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开展口语实践,培养口语能力。这样的编排方式体现了不过度重视口语表达技巧,首先强调言之有物的基本思路。

语文综合学习基本教学流程

语文综合学习的教学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也就是说,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方案的设计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直至学习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学生都应有更大的自主权。

当然,放手给学生自由的同时,也要避免出现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方面还是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关注也要涵盖活动全过程。需要明确的是,教师指导的目的不是将学生的活动、探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启发思路、提供信息、补充知识、介绍一些具体的方式和方法。只有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又提倡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综合学习的价值才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无定法,但又有一定之规,语文综合学习也有基本的教学流程。大致如下:

1.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应在综合学习开始之前至少提前一周布置准备工作,大致包括以下两项:(1)组织学生自由分组,小组讨论确定研究方向,进行分工。明确分工后,小组成员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准备相应的内容;(2)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后,小组成员一起汇集、整理材料,讨论研究的思路或活动的方式。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依托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与学生一起确定活动形式和过程,并对学生小组进行具体指导。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需要在准备阶段把帮助学生搜集资料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方面,教师要依托教材指引方向,提示线索;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提示、帮助学生搜集具有本民族、本地特色学习资料。以蒙古族地区的教学为例,“有朋自远方来”的“交友之道”需要搜集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搜集蒙古族有关交友的谚语、格言,如:

与其集一百头牛,不如交一百个友。

交友交个强的,拄棍拄个长的。

无瑕疵的珍珠是宝贝,无疑心的朋友是宝贝。

交友则交心,除垢则洁净。

山大招云彩,人和招朋友。

盼望时遇到的朋友,等待时遇到的坐骑。

(选自《胡尔查译文集》第二卷,远方出版社2009年版)

2.活动实践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过程实施,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预设的各项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师看起来不需要做什么工作,实际上最需要作细致的、个别化的指导。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开始之后,教师应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协助,并积极参与各组学生的活动。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教师要予以关注,大部分问题交由学生自己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或严重影响小组学习功能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介入。

3.表达交流阶段。这个阶段是成果展示阶段,主要是用口头或书面等多种形式(如小论文、调查报告、展板、演讲、辩论、活动设计等)展示活动的成果,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探讨不足。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既要指导、协助学生组织成果展示,又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评价量表,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学生进行展示时,教师要注意进行具体的点评,尽量从正面凸显学生在计划、方法、合作、成果等方面的长处,也要客观指出存在的缺陷,以利学生的进步。

语文综合学习的常见评价方式及量表

语文综合学习的评价要涵盖活动全过程,在活动准备阶段和活动实践阶段的评价,大多是讨论式的非正式评价,虽然看起来没有系统,更没有分数,但能起到引领、推进学生活动的作用,不可忽视。

当然,评价工作主要集中在表达交流阶段或整个活动结束后。但即使在这一阶段也不宜出张试卷一考了之,而是要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即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或作品的表现来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从而进行评价。在具体的操作中,一般通过“仔细观察+填写量表”的方式来实施。统编七年级上册教材“有朋自远方来”的后面所附的评价量表可供参考,以下的评价量表在评价角度上有所不同,也可参考。(见表1)

表1 《有朋自远方来》综合学习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评价

项目

评价指标

学生

自评

同伴

互评

教师

评价

 

 

知识

基础性知识

1.         掌握简单的活动方案设计的要素;

2.         掌握口头邀请或书面邀请的内容要点;

3.         了解并尝试按基本要素作自我介绍

方法性知识

1.          学会并明确按要求从不同渠道搜集信息

2.         根据任务需要,搜集到足够的学习资料。

 

 

 

 

能力

 

倾听

1.         听话时要有礼貌,不打断同伴的发言;

2.         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并听明白主要意思。

 

表达

1.         能按要求简洁地向他人介绍自己

2.         发言时要态度大方,声音洪亮;

3.         学习借用一定的形式来增强表达效果。

 

阅读

1.         阅读搜集到的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和故事;

2.         识记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6则。

写作

学习编写发言提纲

 

情感

态度

自主、合作、探究的态度

1.         认真参加活动;

2.         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         乐于合作,能与同学交流。

 

综合

我的

反思

(质性陈述)

老师

评语

(质性评价)

(选自孙志满《语文综合学习评价工具的建构》,《中学语文》2018年第2期)

综合学习的评价特别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为学生提供的评价量表要适应学生的评价能力,不宜过长、过于复杂,可以将需要评价的要素分列,用多个表进行评价。(见表2、表3、表4)

表2 成果展示评价量表

评价

内容

评分标准

评价结果

2

3-8

9-10

自评

友组1

友组2

友组3

友组4

总评

材料缺失,形式呆板,展示过程不流畅

材料丰富,形式有所设计,展示较为流畅

材料丰富新鲜,形式富有创意,展示流畅完满

友组

同学

补充

评价

友组1(排名)

友组2(排名)

              友组3(排名)

友组4(排名)

注:总评为自评(个人自评)与各友组评价的均分,满分10分。

表3 语文能力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评价结果

1-2分

    3-4分

     5分

自评

师评

 

词不达意,表达不流畅,对材料文字理解、运用有误

语言较为准确,表达较为流畅,较为准确地理解、运用材料文字

表达流畅从容,语言富有感染力,材料文字理解有深度、运用得当

没有形成明确观点(或没有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形成合理判断)

自己的观点(或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价值不大,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判断)

观点独到(或提出了有价值的疑问,形成了合理的判断)

教师补充评价

总评

注:总评=自评+师评,满分20分。

表4 合作参与程度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评价结果

1-2

3-4

      5

自评

组内评

不能完成分配的任务(或态度不积极,拖拉)

能够按时保质完成组里分配的任务

积极主动承担组里任务,能为小组出谋划策

不能与组员友好相处,态度冷漠,单打独干

能够与组员互帮互助,能有效沟通交流

能在组员间起组织协调作用,能主动询问组员困难,予以帮助

组内同学

补充评价

注:总评=自评+组内评,满分20分。

(选自徐溪《语文综合学习中师生评价的有效整合》,《七彩语文》2016年第1期)

教师可以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修改这些量表,用于本班的综合学习评价。但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将量表的使用建立在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没有了这个基础,量表再精细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

(作者:尤炜,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1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在综合实践中学习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简说
分享到: 更多 (0)
'); })();